肉牛都有什么知识点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20:39:28
字号:

1、牛的正常体温

肉牛都有什么知识点

体温是判断牛健康状况的一项重要数据,可很多新手却不知道牛的正常体温,这种情况下则没有办法较好的确定牛是否健康。给牛测量体温一般多采用兽用体温表插入牛肛门测量肛温,成年牛正常肛温为38~39℃,青年牛正常肛温为38~39.5℃,犊牛正常肛温为38.5~39.5℃。

通过给牛测量体温发现其体温超出正常范围,那么这头牛一定生病了吗?我们并不能这样说,体温只是判断牛健康状况的其中一项数据,有些牛体温可能超出正常范围,但精神、采食、呼吸及排泄等一切正常,那么我们便不用去管它,因为有些牛基础体温要稍高于其他牛,例如通过每天同一时间对该牛进行测量体温,发现该牛体温多在40℃±0.2℃,那么这一温度便有可能是该牛的基础体温。

2、牛的采食量

不少新手可能知道牛采食大,但要说具体每天应该吃多少却不知道了,这种情况下给牛喂料很可能饥一顿饱一顿,并不利于牛的正常生长和健康。正常情况下牛每天采食干物质量约占其体重的2.8%~3%左右,例如一头1000斤重的牛每天需要采食28~30斤食物。

保证牛每天采食干物质量的情况下,无论给牛喂什么都可以吗?这显然是不可以的,全喂秸秆或其他粗饲料牛会出现营养不良,全喂青草(含水量约在70%左右)需要100斤才能达到30斤干物质量牛吃了容易出现“草食性腹泻”,全喂精料则会出现瘤胃积食、瘤胃胀气等疾病。饲料应尽量做到多元化搭配使营养更加均衡,粗饲料可以选择2~3种搭配到一切,精饲料则需要将玉米、豆粕、麦麸及预混料等按比例搭配到一起,饲喂时再根据牛对营养需求合理对粗、精饲料进行搭配,例如育肥期粗、精饲料比例一般多为7:3~6:4。

3、牛舍环境控制

牛舍环境对牛的生长、生产及健康等尤为重要,然而不少新手却对此不重视,长时间不对粪污进行清理、不进行消毒,这种情况下牛的生长、生产及健康等势必会受到不小的影响。牛舍环境控制应做好卫生、消毒、通风及温度等几方面,其中并不存在技术难点,只需要人勤快一些就可以。

每天上午喂完牛便要对牛舍内的粪污进行清理,将粪污清理干净后对于潮湿的地方再撒一层沙土或草木灰,待其将水分吸干后再清扫起来。冬春季节7~10天对牛舍消毒一次,夏秋季节3~5天对牛舍消毒一次,消毒药物应定期更换,避免长期使用一种消毒药使致病菌产生耐性。根据气候条件等因素适时开窗通风,以降低牛舍内的湿度、氨气等。冬春季节天气寒冷的情况下,应想办法做好牛舍保温工作,到了夏秋季节天气炎热时,应想办法对牛舍进行遮阳降温。

4、牛的防疫驱虫

给牛进行防疫驱虫是避免牛病发生的重要手段,养牛户应根据当地牛病流行情况、引种情况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防疫驱虫计划,并且严格按照防疫程序计划给牛进行防疫驱虫。养牛户做好防疫驱虫的情况下,便可以避免绝大多数传染性疫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

当前对养牛业危害比较严重的传染性疫病主要有牛口蹄疫、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及牛巴氏杆菌病等,养牛户主要做好这三种疫病的防疫即可,第一次免疫可在引种后21天左右且牛没有问题的情况下进行,免疫一种疫病15天后再免疫另一种疫病,然后再根据疫苗保护期安排接下来的防疫,例如口蹄疫疫苗的免疫保护期为4~6个月,那么4~6个月后便需要重新免疫口蹄疫疫苗。驱虫可在引种后15天左右以及春秋两季进行,可以选择伊维菌素皮下注射+阿苯达唑(或左旋咪唑)内服联合驱虫,或者选择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或左旋咪唑)混合剂内服驱虫。

一、养牛行情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消费国家,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牛肉消费人群和消费量在逐渐增加,消费整体处于稳增态势。而由于牛养殖周期长,成本大等因素制约,我国牛肉供给至今仍处于偏紧状态。

根据2014年美国农业部公布的全球牛肉消费数据,我国人均牛肉消费5.2公斤,同世界其他国家平均水平8.6公斤相比还有3.4公斤差距。

当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时,我国牛肉消费量将突破1100万吨,牛肉消费额将达到7000多亿元,相比现在有近40%的增长,需求上升潜力巨大。

从各国牛肉消费量来看,随人均收入上升及肉类消费结构升级,巴西、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消费量逐步上升,占全球总消费量的比例分别由 11%、9.4%、2.3%、1.6%上升至 2016 年的 14.7%、14.3%、4.4%、3.2%。

然而,近年来中国基础母牛每年的下滑幅度在15%-20%之间,有些地方甚至接近60%。全国牛肉产量从2010年的700多万吨下降到600多万吨,肉牛存出栏量近4年下降了1000多万头。养殖效益下降,2015年,出栏一头450公斤肉牛可盈利约1553元,同比减少334元。

肉牛存栏量不充裕,而消费需求量在逐渐增加,导致国内牛肉供应偏紧,价格居高,就促进了进口牛肉量的增加。

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16年1-7月中国进口牛肉34.8万吨,同比增加51%。预计今年中国牛肉进口量将增长24%,达到82.5万吨,是2013年牛肉进口量的两倍。2016年中国牛肉年消费量预计为759万吨,国内产量将为679万吨。

历史数据显示,牛肉价格的波动较小,并未经历过重大波动,而且呈现出向上波动幅度大,向下幅度小的特点。长期以来牛肉需求稳定,供给偏紧的格局导致牛肉价格的波动特征。但是2015 年以来,我国牛羊肉价格没有延续往年的大幅上涨态势,不涨反降。

从调查的情况看,目前国内生产的新鲜牛肉价格一般市场零售价格为30元/斤左右,但走私牛肉却只有十几元,如果这种廉价牛肉长期冲击国内市场,将会影响国内的肉牛产业。

一方面,国内居民对牛肉的需求在上升,另一方面,牛肉的生产周期长以及比较效益较低打击了养牛积极性。

我国是世界上第三大牛肉生产国,在品种上,专用肉牛品种较少,所养肉牛多为当地黄牛品种。肉牛养殖主要集中在农区,农区肉牛出栏占全国的80%以上,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河北等地;牧区肉牛养殖则主要集中在内蒙古、新疆和甘肃等地。

现阶段我国肉牛生产方式分为传统农牧户散养、专业户饲养、规模化饲养场饲养三种类型。今年肉牛养殖小散户处于退市、修复和观望的阶段,而规模养殖企业虽然有扩产布局,但需要一个周期。加之环保力度愈加严格,导致多数养殖主产区均出现限养、禁养,而且这个进程是全国范围内的,区域的重新布局导致生牛存栏恢复速度受到一定阻碍。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肉牛行业社会资本强势注入,海外并购加剧,“互联网+肉牛养殖”等各式各样具有时代特色的肉牛产业模式也应运而生。为应对不断升级的挑战与压力,国内牛业企业创新思路,强化品牌效应,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意识日渐增强。

因此,牛肉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下跌现象,未来牛肉行情整体将继续居高不下,以稳中小幅上涨为主,上涨空间有限。

二、未来肉牛发展趋势

1)规模养殖发展是趋势

实施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等项目,支持规模养殖场进行基础设施标准化改造,提高牛肉综合生产能力。以饲草料加工、规模饲养、废弃物处理为重点,研发推广牛羊设施养殖配套装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养殖效益。

2)高端产品前景看好

随着国内消费升级的影响,人们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口感,中国牛肉消费存在着巨大的潜力,高端牛肉有市场需求和购买力支撑,特别是在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的一、二线城市。

附:养殖新手应该怎么正确选择肉牛养殖?

很多初学者把钱花到养殖肉牛的圈舍上。极尽所能的将牛舍建的标准化,现代化。甚至为了以后方便管理,将牛舍建成了半自动化。这对初学养殖肉牛的朋友来讲,并不是好事。为什么呢?

我们国家耕地本身就紧张,为了保护退耕还林,为了保护环境和有效的耕地。圈养实际上是国家的一项强制性政策。不管是肉牛也好,肉羊肉驴等一些家畜也好,它们的本性本属于散养的动物,我们将牛舍建设的富丽堂皇没用,只能是强制性的改变了它们的生活习性,本身就已经将它们圈起来了,却又为了自己的省心方便而强加给它们更多的痛苦,如果技术掌握不到位,劝君莫乱花钱。

还有一点就是,要一步一步的学习探索才能掌握核心技术。你把牛舍都搞的自动化了,你如何在养殖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经过常年积累了丰富养殖肉牛技术的人才会这样去做。所以,脚踏实地的去积累经验才是正确的第一步,牛舍简易就好,把钱省下来多买几头牛,多买几车料更实惠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144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