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学》《中庸》属于四书,有属于《礼记》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18:17:21
字号: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礼记》亦称《小戴礼记》或《小戴记》,儒家经典之一,乃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之选集,相当于《仪礼》的“易传”,据说为西汉戴圣所编纂。戴圣,字次君,礼学博士,生平不详,曾任九江太守。《礼记》有《曲礼》、《檀弓》、《月令》、《礼运》、《学记》、《大学》、《中庸》、《经解》等四十九篇,大率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所记,内容庞杂,上至王室之制,下至民间之俗,无不涉及,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文化的重要参考资料。其中,《经解》一篇提倡六艺之教,即温柔敦厚的“诗教”,疏通知远的“书教”,广博易良的“乐教”,浩静精微的“易教”,恭俭庄重的“礼教”,属辞比事的“春秋之教”;《礼运》一篇提出了“小康世”和“大同世”的理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大学》、《中庸》两篇在南宋时更与《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同“五经”并列,成为蒙学必读的教科书。

为什么《大学》《中庸》属于四书,有属于《礼记》

谁把《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称为四书

四书之首的是《大学》。

《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

《大学》一书的意思,跟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无关。在古代,它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所谓“小学”就是一门研究字义、音韵、训诂的学科,是做学问的基础,《大学》是四书之首。而大学,是一门研究治国安邦的大学问,也可以说是“大人之学”。

简介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是朱熹,“四书五经”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名词,常用来代表儒家经典。其实,细究起来,“四书五经”包含两个部分:“四书”和“五经”。“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谈到“四书”,就不能不提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这部书被视为注解“四书”的儒家理学名著,受到后世学者的广泛重视。学习“四书”,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甚至研究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都离不开这部著作。《四书章句集注》的成书背景_史上,每一个思想理论的产生,都离不开时代的文化根源和思想根源。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成书,以及朱熹“四书”学的形成,与宋代的历史文化,宋代理学思潮的兴起、发展以及宋代的社会环境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来源:月读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119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