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位于浙江省桐乡市北端,地处富饶的杭嘉湖平原中心。
历史上曾是两省(浙江、江苏)、三府(嘉兴、湖州、苏州)、七县(桐乡、石门、秀水、乌程、归安、吴江、震泽)错壤之地。
陆上交通有县级公路姚震线贯穿镇区,经姚震公路可与省道盐湖公路、国道320公路、318公路、沪杭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乍嘉苏高速公路相衔接。
乌镇距桐乡市区13公里,距周围嘉兴、湖州、吴江三市分别为27公里、45公里和60公里,距杭州、苏州均为80公里,距上海140公里。
镇域面积79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2.5平方公里。
乌镇地处东南沿海,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暖湿润,雨水丰沛,日照充足,具有冬冷夏热,春暖秋凉,四季分明的特点。
年平均气温16.1℃。
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3.6℃;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8.1℃。
乌镇年平均降水量1233.9毫米,全年有3个明显降水时段即4-5月(春雨),6-7月(梅雨),8-9月(秋雨),冬季会下雪。
乌镇年平均日照1842.3小时。
一年中春季为78天,夏季为90天,秋季为64天,冬季长达133天。
乌镇作为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和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素有“中国最后的枕水人家”之誉。
2003年,乌镇被联合国授予亚太地区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2006年,被列 *** 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预备清单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重设目录;2010年,乌镇旅游荣膺嘉兴市首个国家AAAAA旅游景区称号。
扩展资料
乌镇是一个有1300年建镇史的江南古镇。
十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块,当地人分别称之为“东栅、南栅、西栅、北栅”。
1998年乌镇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编制《乌镇古镇保护规划》,规划明确了乌镇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整体发展方向,并将整个古镇划分为绝对保护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区域控制区四个不同等级的保护区域,提出不同等级的保护措施和保护范围,缓冲面积达198公顷。
1999年,乌镇东栅区块保护开发工程经过周密调查,制订了《乌镇古镇首期整治保护总体规划》和详细的修复与整治方案,开始实施乌镇古镇保护与开发的东栅工程,简称“东栅景区”。
在规划的全面实施过程中,乌镇为了达到“四个最”(即保护最彻底、环境最优美、功能最齐全、管理最科学)的目标,具体实施了遗迹保护工程、文化保护工程 、环境保护工程等“三大工程”,在全国古镇、古城保护中,乌镇首创和成功运作了“管线地埋”、“改厕工程”、“清淤工程”、“泛光工程”、“智能化管理”等保护模式,昔日的江南明珠拂去了它的灰尘,重新焕发出动人的光彩。
2001年,乌镇保护开发一期工程东栅景区正式对外开放,以其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跃成为中国著名的古镇旅游胜地。
乌镇对古镇保护开发方式的有效探索,也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肯定,被联合国专家考察小组誉为中国古镇保护之“乌镇模式”。
乌镇在展示中国古老文化的非凡魅力和东方生活的传统精髓的同时,也成为了一个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中外文化的交流使。
推荐景点扎西扎西景区位于乌镇,占地三平方公里,毗邻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它由十二个岛屿组成,四周碧水环绕,需要渡船才能到达。历经三年磨砺,近十亿投资,乌镇扎西真实呈现了江南水乡古镇的原始历史风貌。扎西街区的名胜古迹、手工艺作坊、经典展览馆、宗教建筑、民俗风情、休闲场所让人流连忘返。自然风光很美,灯光夜景很壮观。东门2001年,乌镇东门保护开发工程东栅景区正式对外开放。一期景区占地约0.46平方公里,保护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以其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国著名的古镇旅游胜地。自开放以来,乌镇每年吸引国内外游客超过200万人次,成为浙江省每年接待外国客人最多的单一景区。矛盾故居位于乌镇观前街与新华路的拐角处,南北向。是我国南方常见的传统木结构民居建筑,总面积约600平方米。前后两间房子,前一间的三间平房是茅盾的卧室、书房和接待室。房子旁边有一个小花园,里面种着棕榈树、天竺葵、冬青、柏树和葡萄藤。它的书房虽然位于市区,但却是一个环境幽雅的地方。后者为二层小楼,作为厨房、餐厅、客厅使用。建于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的古戏台,是定真观的附属建筑。它和修复真相的概念一样经常被破坏。它最后一次重建是在1919年。舞台占地204平方米,北临修真寺对面的观前街,南临东石河,东临杏花桥。舞台为依山而建的屋顶,有飞檐和转角,庄重中透着优雅。梁柱间的麻雀是精美的木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