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增压技术,全称应该是TURBOCHARGER。目前国内可以买到的原装搭载涡轮增压系统引擎的车型并不多,基本上都是集中在几只牌子上,而且都属于中型级别以上,如VAG旗下,VW的PASSAT 1.8T、BORA 1.8T;国产AUDI的A6 1.8T、A4 1.8T,进口的TT、ALROAD QUATTRO 2.7T(V6 Biturbo);更高级的就有SAAB的9-3、9-5;至于顶级的非BENZ的S600(5.5L V12 TWIN-TURBO)莫属等等(当然还有一票柴油车,但将在另篇论述)。如果算上国外有量产的车型,则是多胜收:最为车迷们津津乐道的莫过于那一堆日本的高性能跑车,NISSAN SKYLINE GT-R(BNR34)、MITSUBISHI LANCEREVOLUTION(CX9A)、SUBARU IMPREZA WRX STi(GDB)、TOYOTA SUPRA(JZA80)、MAZDA RX-7(FD3S)等。而对于一般用户而言,买台“带T的”就是涡轮增压车型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比普通车的自然吸气引擎车动力强劲了不少!的确,涡轮增压引擎得益于它与众不同的工作原理,使其拥有优异的升功率表现,相对于同功率的NA车,在相同的动力输出数据和非极端使用条件下,油耗方面的未必会比NA车差。而且,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升级、改装的便利性和原厂就具备的性能提升潜力也非自然吸气发动机可以媲美的。对于普通人来说,涡轮增压引擎好像有点复杂,但是,只有理解了涡轮增压本身的原理的话,不论是单TURBO,或者双TURBO、甚至4TURBO的形式,其工作的目的、流程和原理都是一样的。简单地陈述其原理,无非就是利用引擎经过爆炸行程后产生的高温、高速废气,通过特殊形状的名为排气蕉(DOWN PIPE),流入废气侧涡轮,并推动废气侧内的涡轮叶片转动,同时,与废气侧涡轮叶片同轴相连的生气端压缩叶轮,会对流经风格后的生气进行压缩,压缩气体经过中央冷却器(INTERCOOLER)冷却后,成为带有一定压力的和高密度的新鲜空气,流经节气门和进气歧管后,进入气缸内燃烧。原理虽然简单,但是涡轮本体其实就是一件高科技产品。目前,世界上有相当多的涡轮增压器品牌,例如改装界广为人熟知的HKS、GREDDY、APEXi、 WETTERAUER、MTM、NEUSPEED,大部分都是由三大著名厂商:IHI、KKK、 GARETTE及MITSUBISHI、HITACHI等代工生产的。而国内改装界最知名的,莫过于KKK了,KKK其实规模不及GARETTE,但就因为国内保有量最多的汽油涡轮增压车:BORA 1.8T所使用的K03便是该厂的出品,所以如果一旦涉及VAG车系改装,首选的必然就是KKK的升级产品,例如K04或者K16。 涡轮增压车改装,不外呼果两招:改大涡轮,增加出风量;改大增压值,令进入气缸的混合气量更多。讲是很简单,但真正改起来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就拿目前最多人改的VAG 1.8T系列引擎而言(引擎型号有诸如AWT、BFB、AVJ、AUM、BAM、APX、AGU、AQA、ARZ等等),国内基本上可以选择既改装套件并不多,计有ABT、OETTINGER、APR、NEUSPEED、MTM几个,但如果讲到真正的行家里手,也就是既注重性能(微调)也注重耐用性的,就非ABT、OETTINGER这两家来自德国的殿堂级改装厂莫属,两家都是专门改装VAG车系的高手,产品形式相近,价钱轻微有差距,两部厂车都属于很讲究平衡性的那种改装方法,特别是OETTINGER,因为在1.8T这副引擎上,其与VAG同为系统开发商,所以在如何更好发挥该引擎上具有无所比拟的优越性。至于NEUSPEED、 MTM或者APR都是改装动力系统的个中老手,当然,作为几大改装界的世界级名厂,在改动涡轮增压系统时,都会运用到各自对动力性能的理念,简单点就是会在不同程度上对3号升级为4号涡轮的本体实施相应的修改,例如增大压缩腔、切削涡轮叶片等工序,以求涡轮在运作是可以达到原装KKK K04所不及的性能,例如减少涡轮迟滞现象等。改装涡轮,是一门相对复杂的工程,改装前的计划,安装及调试时的耐心和细致,足以影响日后使用的持久性和性能发挥。当中有几点真的要注意:首先,改装涡轮并非简单地更换涡轮
奥迪A4 1.8T BFB发动机号码位置在哪里呢?
一战爆发的时候,除了斯佩分舰队的舰只外,德国海军还有几艘巡洋舰(不包括辅助巡洋舰)在大洋上活动,这些战舰也都有着传奇的经历。
1914年战争爆发的时候,卡尔斯鲁厄号正好赶到加勒比海接替德累斯顿在当地的驻防任务(一说是前往墨西哥西海岸替换莱比锡号),战争爆发时,德累斯顿号已经离开了加勒比地区,但是未能回到德国,中途逃过了追捕加入了斯佩分舰队。
当时 负责追捕这些德国巡洋舰的是英国海军少将克拉多克指挥的巡洋舰分舰队,这支分舰队当时由四艘巡洋舰组成,其中任何一艘舰都要比卡尔斯鲁厄号强大,但是它的管辖范围却包括了从哈利法克斯到巴西海岸的整个美洲东海岸,要以这点兵力在这么大的范围内抓住一艘小小的巡洋舰,无疑是一件十分困难的工作。
1914年8月6日,卡尔斯鲁厄号奉命同德国邮船“威廉王子”号会合,将一些武器和人员让渡给“威廉王子”号,将其改装为辅助巡洋舰,同时从“威廉王子”号上获得了煤炭补给。但是在加煤的时候,两舰与克拉多克的旗舰巡洋舰“萨福克”号突然遭遇,两艘德舰慌忙夺路而逃,萨福克号对威廉王子号显然兴趣不大,只是咬住向北逃逸的卡尔斯鲁厄号不放,同时给附近的“布里斯托尔”号和“贝里克”号巡洋舰发电,要求它们协助堵截。“布里斯托尔”号直接拦在了卡尔斯鲁厄号的去路上,当夜20时15分,布里斯托尔号在7000码距离上发现了卡尔斯鲁厄号,而卡尔斯鲁厄号却瞢然不知,布里斯托尔号却没有沉住气,几乎在发现德舰的同时就开始射击,卡尔斯鲁厄号一边还击,一边加速逃走,由于夜暗,双方射击距离太远,都没能击中对方。22时30分,卡尔斯鲁厄号甩掉了布里斯托尔号,减速前往波多黎各加煤。
8月9日,卡尔斯鲁厄号抵达波多黎各,这个时候它只剩下12吨煤了!在波多黎各加煤后,它又驶往荷属安得列斯群岛首府威廉斯塔德,在动身前往巴西海岸前又加了一次煤。8月18日,从补给船巴塔哥尼亚号上加煤后第二天,卡尔斯鲁厄号击沉了它的第一个猎物——货船Bowes Castle,8月28日它抵达Fernando de Noronha,在那里与三艘补给船会合。在其后的六天里它击沉了商船Mapple Bridge号并俘获了运煤船Strathoy。
从9月10日后,卡尔斯鲁厄号开始与一艘补给船间隔20英里伴随航行以增大搜索半径,在整个战争中只有一艘德国巡洋舰采取这种战术。9月14日它击沉Highland Hope,但是被一艘西班牙商船发现,西班牙商船向其发电询问,卡尔斯鲁厄号回电称自己是英国护航舰,但是该电报被英舰卡诺帕斯号截听,卡诺帕斯号对此表示怀疑,并向西班牙船只询问它的位置,这个时候卡尔斯鲁厄号已然逃之夭夭。9月17日,它捕获了运煤船Indrani,21日到22日间,又连续击沉三艘商船Maria,Cornish City和Rio Iguassa,但是它被迫释放一艘中立的意大利商船,这艘船回港后报告了遭遇卡尔斯鲁厄号的情况。
9月的最后一周卡尔斯鲁厄号基本上都花在加煤和检修锅炉上了,10月上旬,它又击沉了商船Farn, Niceto di Larrinagu, Lynrowam, Crevantes和Pruth,10月的剩余时间中商船Glanton, Hurstdale和新邮船Van Dyck又成了卡尔斯鲁厄的刀下冤魂,而一些中立国船只则被释放了。
10月底11月初卡尔斯鲁厄号前往巴巴多斯群岛进行袭击,但是11月4号大约18时30分,该舰在巴巴多斯附近海面放生大爆炸,仅半个小时即宣告沉没全舰只有129名幸存者被补给船Rio Negro和Indrani-Hoffnung救起。
1914年,德国轻巡洋舰柯尼斯堡号在舰长马克思.鲁夫指挥下驻泊于德属东非的首府达累斯萨拉姆港,与皇家海军少将金.赫尔指挥的英国舰队对峙,这里的英国舰队主力是三艘老久的19世纪巡洋舰阿斯特里亚号,风信子号和帕加索斯号。
1914年8月6日,战 争爆发后第二天,柯尼斯堡号在亚丁湾捕获了英国商船温彻斯特城号,在花了5天将英国船上的燃煤和补给品掠夺一空后,德国人将英国商船凿沉——该船成为英国在一战中损失的第一条商船。
但是好景不长,两天后,英国巡洋舰帕加索斯号袭击了达累斯萨拉姆港,摧毁了无线电台,破坏了港口设施。但是,英舰造成的损害却远远小于惊慌失措的港口监督,为了避免英舰冲进港口,他下令将一个浮船坞凿沉在港口入口的航道上,这样一来,柯尼斯堡号就无法返回达累斯萨拉姆,而港口中的船只除了早先出航的运煤船索马里号外都被堵在港内,无法出港为柯尼斯堡号提供补给。
柯尼斯堡号从索马里号上加了煤,在补给耗尽之前在Rufiji河三角洲上游5英里处找到了避难所,这期间,英国巡洋舰帕加索斯号前往桑给巴尔去检修锅炉,这个情报很快传到柯尼斯堡号上,9月19日,它离开驻泊地并于第二天清晨感到桑给巴尔。柯尼斯堡号开了两炮赶走了在港口巡逻的武装拖船赫尔姆瑟号,并在11000码距离上把火力转向了动弹不得的帕加索斯号。经过45分钟炮战,老旧的帕加索斯号起火,随后沉没,全舰共有38人阵亡,55人受伤。
袭击桑给巴尔后柯尼斯堡号打算设法返回德国,但是严重的发动机故障迫使其返回了Rufiji河进行维修,德国人在河口周围修筑了了望台和炮兵掩体,并在各处安装了有线通讯设施。以防从陆地和海上来的袭击。
英国人派出三艘比较新的巡洋舰Chatham号,达特茅斯号和维茅斯号来捕捉柯尼斯堡号,10月30日,Chatham号确定柯尼斯堡号和索马里号在Rufiji河口三角洲。11月1日,Chatham号在14500码距离上对索马里号进行炮击,并很快把它打得烈火熊熊,不久就沉没了,柯尼斯堡号很快向上游躲避。英国人对河口的海图资料极其贫乏,吃水较深的Chatham号如果贸然闯入会有搁浅的危险,两天后达特茅斯号和维茅斯号抵达,维茅斯号减少了存煤减小吃水试图靠近海岸,但是躲藏专家柯尼斯堡号仍然在射程之外。
于是英国人决定将运煤船新桥号凿沉在三角洲主航道上,把柯尼斯堡号堵在河里慢慢收拾,11月10日,在巡洋舰的掩护下,新桥号在主航道自沉。这一下柯尼斯堡号成了瓮中之鳖,但是要抓住这只鳖还要花费一番气力。
不久,英国人从南非德班找来了一架民用的寇蒂斯水上飞机和一个叫丹尼斯.卡特勒的民间飞行员,来对柯尼斯堡号进行定位,以及为炮击的舰只校射。11月19日的第一次飞行便出师不利,飞机摔到地面,摔坏了发动机散热器,英国海军狐狸号战舰不得不跑了一趟蒙巴萨,找到了一个福特汽车的散热器换上。11月22日的第二次飞行总算发现了柯尼斯堡号,这个时候它又向上游移动了,多灾多难的寇蒂斯这次在溅落(除了这个词我实在想不出其他词汇了)的时候又摔了个七零八落,不过10天之后它又被修好,在12月3日又重新上天了,一周后,这架寇蒂斯的霉运总算到了头,它在侦察飞行中被德国人击落,彻底摔了个稀烂,卡特勒也被德国人抓住做了俘虏。
尽管寇蒂斯出师不利,但是英国人仍然坚持用飞机侦察,海军部运来了两架索普威斯920水上飞机和12名空地勤人员,这种飞机理论上可以携带炸弹,英国人希望它们除了侦察和校射外还能进行轰炸。飞行队于1915年2月抵达,但是在测试中发现,这种飞机在热带气候下功率不足,根本不能携带炸弹,测试中还摔掉了一架飞机。
3月初,前无畏级战列舰哥利亚号被派到了Rufiji河口,英国人想看看它的305炮能不能够到躲得远远的柯尼斯堡号,但是柯尼斯堡号早已逃出了射程。但是同时抵达的三架老旧的Short Folder水上飞机却使得英国人能够持续地对柯尼斯堡号进行监视。
为了尽快解决德舰,英国人决定弄几艘浅水炮舰闯进河口将其击沉(英国佬总算开窍了),他们从马耳他拖来了两艘浅水炮舰塞莫恩号和莫西号,两艘舰于6月初抵达,进行了一个月的准备之后,7月6日,两艘浅水炮舰在巡洋舰的掩护下杀进了河口。天亮后,德国岸方部队进行了猛烈抵抗,但是没有对两艘装甲浅水炮舰造成什么威胁,半个小时后,两艘舰抵达了柯尼斯堡号下游5英里的指定位置,柯尼斯堡号在岸上观察哨的引导下首先开火,英舰也在水上飞机的引导下还击,互相炮击一个小时后,柯尼斯堡号击中了莫西号,打坏了舰艏的6英寸炮,迫使莫西号改变位置以躲避[炮火。但是15分钟后,英国人也打中了德舰,摧毁了一门舰炮,在其后15分钟内英国人又命中了6发炮弹。
这个时候德舰将目标转向了塞莫恩号,并迫使其移动以躲避炮火,但是塞莫恩号在它的新位置上发现了德军设在树上的校射哨并将其摧毁,这一下打瞎了德舰的眼睛,其炮火变得毫无目的,但是英国人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天上的校射飞机很难引导两艘因为为躲避炮火而分开很远的战舰射击,僵局持续了两个小时,英国人终于放弃了这次行动,柯尼斯堡号又侥幸逃过一劫。
7月11日英国人又发动了一次攻击,这次攻击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莫西号在上次的位置抛锚,吸引德舰的火力,而塞莫恩号则再上驶1000码,但是柯尼斯堡号没有上当,它很快把火力转向接近的塞莫恩号,但是却没有命中。12分钟后,塞莫恩号的炮弹接二连三地命中柯尼斯堡号,在炮战中一架英国水上飞机被榴霰弹击落,但是乘员被莫西号救起。
炮战进行一个小时后,莫西号启动超过塞莫恩号进行射击,柯尼斯堡号很快被打得千创百孔,所有火炮都无法使用,鲁夫决定弃船,全舰共有23人阵亡35人受伤,剩余舰员在岸边将船凿沉,所有能够修复的火炮都被拆卸下来用于陆战,柯尼斯堡号的残骸直到1962年才被拆卸掉。
涡轮增压技术,全称应该是TURBOCHARGER。目前国内可以买到的原装搭载涡轮增压系统引擎的车型并不多,基本上都是集中在几只牌子上,而且都属于中型级别以上,如VAG旗下,VW的PASSAT 1.8T、BORA 1.8T;国产AUDI的A6 1.8T、A4 1.8T,进口的TT、ALROAD QUATTRO 2.7T(V6 Biturbo);更高级的就有SAAB的9-3、9-5;至于顶级的非BENZ的S600(5.5L V12 TWIN-TURBO)莫属等等(当然还有一票柴油车,但将在另篇论述)。如果算上国外有量产的车型,则是多胜收:最为车迷们津津乐道的莫过于那一堆日本的高性能跑车,NISSAN SKYLINE GT-R(BNR34)、MITSUBISHI LANCEREVOLUTION(CX9A)、SUBARU IMPREZA WRX STi(GDB)、TOYOTA SUPRA(JZA80)、MAZDA RX-7(FD3S)等。而对于一般用户而言,买台“带T的”就是涡轮增压车型后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比普通车的自然吸气引擎车动力强劲了不少!的确,涡轮增压引擎得益于它与众不同的工作原理,使其拥有优异的升功率表现,相对于同功率的NA车,在相同的动力输出数据和非极端使用条件下,油耗方面的未必会比NA车差。而且,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升级、改装的便利性和原厂就具备的性能提升潜力也非自然吸气发动机可以媲美的。对于普通人来说,涡轮增压引擎好像有点复杂,但是,只有理解了涡轮增压本身的原理的话,不论是单TURBO,或者双TURBO、甚至4TURBO的形式,其工作的目的、流程和原理都是一样的。简单地陈述其原理,无非就是利用引擎经过爆炸行程后产生的高温、高速废气,通过特殊形状的名为排气蕉(DOWN PIPE),流入废气侧涡轮,并推动废气侧内的涡轮叶片转动,同时,与废气侧涡轮叶片同轴相连的生气端压缩叶轮,会对流经风格后的生气进行压缩,压缩气体经过中央冷却器(INTERCOOLER)冷却后,成为带有一定压力的和高密度的新鲜空气,流经节气门和进气歧管后,进入气缸内燃烧。原理虽然简单,但是涡轮本体其实就是一件高科技产品。目前,世界上有相当多的涡轮增压器品牌,例如改装界广为人熟知的HKS、GREDDY、APEXi、 WETTERAUER、MTM、NEUSPEED,大部分都是由三大著名厂商:IHI、KKK、 GARETTE及MITSUBISHI、HITACHI等代工生产的。而国内改装界最知名的,莫过于KKK了,KKK其实规模不及GARETTE,但就因为国内保有量最多的汽油涡轮增压车:BORA 1.8T所使用的K03便是该厂的出品,所以如果一旦涉及VAG车系改装,首选的必然就是KKK的升级产品,例如K04或者K16。 涡轮增压车改装,不外呼果两招:改大涡轮,增加出风量;改大增压值,令进入气缸的混合气量更多。讲是很简单,但真正改起来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就拿目前最多人改的VAG 1.8T系列引擎而言(引擎型号有诸如AWT、BFB、AVJ、AUM、BAM、APX、AGU、AQA、ARZ等等),国内基本上可以选择既改装套件并不多,计有ABT、OETTINGER、APR、NEUSPEED、MTM几个,但如果讲到真正的行家里手,也就是既注重性能(微调)也注重耐用性的,就非ABT、OETTINGER这两家来自德国的殿堂级改装厂莫属,两家都是专门改装VAG车系的高手,产品形式相近,价钱轻微有差距,两部厂车都属于很讲究平衡性的那种改装方法,特别是OETTINGER,因为在1.8T这副引擎上,其与VAG同为系统开发商,所以在如何更好发挥该引擎上具有无所比拟的优越性。至于NEUSPEED、 MTM或者APR都是改装动力系统的个中老手,当然,作为几大改装界的世界级名厂,在改动涡轮增压系统时,都会运用到各自对动力性能的理念,简单点就是会在不同程度上对3号升级为4号涡轮的本体实施相应的修改,例如增大压缩腔、切削涡轮叶片等工序,以求涡轮在运作是可以达到原装KKK K04所不及的性能,例如减少涡轮迟滞现象等。改装涡轮,是一门相对复杂的工程,改装前的计划,安装及调试时的耐心和细致,足以影响日后使用的持久性和性能发挥。当中有几点真的要注意:首先,改装涡轮并非简单地更换涡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