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线北起海口,途经文昌、琼海、万宁、陵水至三亚,全长大约420公里,一路上大多依着海岸线走,集中了椰风海韵的精魂,荟萃了海南悠信的人文胜迹。沿途有较多景点,旅游设施也开发得比较完善。
西线北起海口,经儋州、昌江、东方、崖城到三亚。全长大约450公里。途经地区稍荒凉一些,但其自然风光比起东线毫不逊色,未经修饰的原始风味给人另外一番感受,也能领略到更多当地的人文风俗。
中线途经五指山,跨保亭、通什、琼中、屯昌四市县,经济相对较落后,主要聚居黎族、苗族同胞,基本上没有被汉化,保留着本民放的风情和生活习惯。全长约300公里,山区路段体力消耗经较大。较少人选择骑行这条线路。以上三条线路每条需要4-7天时间。
环岛骑行
D1 海口——灵山——三江——大致坡——潭牛——文昌——清澜镇(117公里)
11:00到海口,下船立即购买回程票,然后开始骑行。今天的目的地是高隆湾,海口经琼山至灵山,是通往美兰机场的干道(属223国道)地形平坦,路况较好,水泥路面,有专门的慢车道。刚刚出发,要注意控制速度,不要骑得太快。灵山——三江——大致坡——潭牛——文昌段是15省道,双车道沥青路,地形略有起伏,一路都是林荫道。在文昌路分为去往西南方向的迈号和去往东南方向的清澜两条,走去往东南方向的路。从文昌到清澜镇约11公里,路况很好,有路灯。清澜镇离高隆湾很近,晚上可以去高隆湾露营,路的尽头就是细细的沙滩,旁边是高耸的椰子树,混着轻拍的海浪声入睡。清澜附近的景点有东郊椰林和红树林保护区。以20~25公里时速骑行,骑行时间约6小时。
游玩、食宿:东郊椰林门18票元,从清澜渡口乘轮到东椰林,价格是8元/人,快艇则是40元。
今天行程比较紧张,中午饭可以在路边小镇上随便解决一下。晚上就可以在海边吃海鲜大餐了。住宿方面,如果不露营,当地的私旅馆很便宜,20~30元就能住下。推荐在沙滩上露营,感受大海的气息,尤其是对面东郊椰林风景区的日出,一定会谋杀你的胶卷和存储卡的。红树林保护区:清澜渡口附近有一大片看不到尽头的红树林保护区,渡船在红树林外缓缓行驶,各种飞鸟在树林内翩然起舞、自由飞翔沿红树林边放养着整齐的渔排,连绵不糨,一派自然和谐的景象,令人赏心悦目。
东郊椰林:位于文昌市东郊镇,与著名的清澜港相邻,这里是椰树的王国,身处其中时,不管把视线投到哪里,都能看到高矮不等、斜直各异、婆娑多姿的树林。这里有50多万株椰树,有红椰、青椰、良种矮椰、高椰、水椰等。椰子水被当地人称为天水,清甜甘美。
D2 清澜——迈号——会文——长坡——琼海——博鳌(85公里)
从清澜出来不必原路返回到文昌,往回骑行大概5公里有路口左转可到迈号镇,路上不时可见到富有热带风光的河谷,会文到长坡一面路距离少边很近,可以看以一望无际的大海和海滨椰林,从琼海到博鳌约22公里,是很漂亮的沥青路面,某些路段会让人产生极品心车的赛道的感觉。
万泉河:是海南岛第三大河,发源于五指山,全长162公里。上游两岸峰峦起伏,河谷狭窄,水流湍急,下游河面开阔,两岸都是椰林和蕉园夹岸。河水流经琼海市境内81公里,在河心形成一个沙洲岛,附近还有著名的官塘温泉和负光秀丽的白石岭风景区。万泉河景色最美的地方是出海口,这里集江河、绿岛、海港、沙堤等景观于一地,被认为是世界上河流出海口中自然风景保存最好的地方之一。
食宿:中午可以在琼海“昌隆饭店”吃加积鸭、文昌鸡、胡椒猪肚汤,品尝真正的海南风味。晚上一定要在博鳌旁边找一个可以露营的涨鲜档吃海鲜。镇子东边有大片适合扎营的海滩,如果吃饭的时候和海鲜
档的经理搞好关系的话,直接在海鲜档旁边的沙滩上露营也是可以的。晚上在海滩上数星星,看月亮。个人认为这是海南骑行的独特乐趣。
D3 博鳌——龙滚——万宁——兴隆温泉(93公里)
从博鳌到龙滚可以先原路返回20公里到琼海,再沿223国道向龙滚方向骑行。也不两条近路可走:第一是在博鳌过桥,跨过万泉河,到九曲江镇上223国道,再往龙滚方向骑;第二是乘坐渡轮过万泉河口到对面小镇上,然后骑上223国道。前一条路是新修的路,路面情况很好;后一条路可以把万泉河看个透,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亲手抚摩一下温柔的万泉河水。过了渡,直接往山根镇方向限制,码头就在博鳌会展中心旁边,和游船是一个码头,开船时间是大概9:30~10:00,人满即开。但是游客特别多的时候,可能就不能准时,要临时调渡。从龙滚经山根、乐来、万宁、牛漏、兴隆,到兴隆温泉走223国道,路况比15国省稍好一点。主要是冲积平原,地势平坦,途经良田万亩,以田园风光为主。
兴隆温泉:地处万宁东郊的兴隆华侨农场内,那里风景秀丽,侨乡风情浓郁。该温泉共有十几个泉眼,水温长年保白云在60度左右,水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蒸腾的水气带有淡淡的清香。沐浴其中,对皮肤病、关节炎和神经衰弱症等有治疗作用。在兴隆和温泉齐名的还有咖啡,该咖啡是归侨从国外引进的小粒种,冲出来的咖啡浓香扑鼻。
兴隆热带植物园:占地有600多亩,种有咖啡、胡椒、香草兰、可可等热带经济作物以及榴莲、山竹子等热事水果1200多种,还保存着不少珍稀的野生植物资源,在里面可以识到许多闻所未的奇花异树,建议看看去!
D4 兴隆——陵水——英州——亚龙湾(120公里)
从温泉出来要先回到兴隆镇,继续沿223国道骑行,从兴隆到陵水之间要翻越一个名为牛岭的山口。盘山路下坡时要注意安全,进入弯道前先减速,不能急刹。陵水——英州——藤桥——林旺。路况都比较好,平坦而宽阔,而且一路顺风,可以尽情飞驰。过了林旺又要翻过一个高差130米左右的山口,这段路四面环山,一丝一毫海的影子都看不着,实际上与亚龙湾仅隔一个山头而已。过山口再骑行5公里左右有一左手的路口可到亚龙湾,路口到亚龙湾还有15公里左右的路程。如里不去亚龙湾的话,直走就到三亚了。
食宿:兴隆的咖啡是海南最好的咖啡,早餐一定要在旧城区路边的咖啡店喝咖啡,全部是新鲜的咖啡豆刚磨出来的。当地人只喝纯咖啡,咖啡训也只提供糖,不过咖啡味道很浓,也很香,如果喝不惯的话只有自已加奶。当地有摩托车修理店,陵水是西瓜的集散地,如果是在收获的季节,在接近市区的路边很多西瓜档,骑行累了热了买个西瓜坐在路边吃,非常爽。亚龙湾酒店不和,沙滩的最东边有海鲜在排档,也呆参这里的沙滩上扎营。
提示:1、由于下天安排的路程并不长,可以中午以后再出发,上午就可以在亚龙湾感受下潜水。
2、如果时间充裕的话,这天的路可以分成两天来走,过了陵水、三才、新村之后有一个南湾猴岛与新村隔海相望,有索道连接两岸。这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惟一的岛屿型猕猴自然保护区,如果去看的话则当天晚上不能到达亚龙湾,岛上有酒店可当天晚上住宿,也可扎营。第五天再经林旺到亚龙湾,时间充裕,经过林旺的时候还可以顺便去蜈支洲岛看看。
D5 亚龙湾——三亚——天涯(60公里)
今天上午可以尽情戏水,下午从亚龙湾出来,原路返回223国道路口,到三亚的路段是水泥路面,平整宽阔,而且一路下坡,很快就能到达三亚。三亚是海南最重要的旅游城市,各种设施都很完备,也是补充物资、休整的好地方。
如果继续骑行西线,可以不进三亚市区,往羊栏、天涯方向继续前进。介从三亚开始正式进入西线225国道路段。西线公路和铁路是交叉并行的,经过海岸线风景很漂亮,少了东线的喧闹和人为建筑。三亚到羊栏镇依然是宽阔的水泥路,有路灯,但过了羊栏之后就是普通的双车道沥青路面了。到达天涯镇之前会经过著我听天涯海角景区,俗是俗点,但可以试试。
食宿:天涯镇的住宿条件不太好,实际上西线的镇子住宿条件都不太好,都没有热水供应的,当地人没有洗热水澡的习惯。
D6 天涯——崖城——黄流——板桥(107公里)
这一天简直像乘坐悠闲的牛车和古老蒸气机车,抒写着缓慢古老的节奏。
一直沿着225国道骑行,虽然也是普通的沥青路面,但路面比较平整,地势平坦,骑得比较爽快。这一带是蔬果产区,镇子都是蔬菜集散地,相没繁忙。每个镇子都有各自的特产,有些是黄瓜、有些是茄子。路上可以见到不少牛车,拉着蔬菜一颠一颠地从眼前从容走过。
食宿:板桥是个非常小的镇子,住宿和饭馆都很少。春节期间要做好吃干粮的准备。
D7-8 板桥——东方——太坡——昌江(89公里)——雅星——儋州(79公里)
离开海岸线,进入山区丘陵地带,骑行比较辛苦。板桥到东方路段依然是沿着海岸行走,过了东方市,公路就转向东走,渐渐离开海岸线,进入山区丘陵地带了。从东方到昌江这段路可能是环线路途最累的,不断的上坡、下坡,虽然每个坡的高差不算很大,但骑上去都能把人累得够呛。山区路段的景色不错,山坡植被颜色富于变化,还有美丽的河流峡谷。这段路比较荒凉,最好多人结伴同行较为安全。
石碌是昌江的县城,离开国道向东约6公里。这个小小的县城十分整洁,感觉会与前边路上的小镇大为不同。从昌江到儋州依然是山路,有连续十几个上下坡,体力消耗比较大,但比起上一天的行程稍好一些。儋州是西线仅有的几个城市之一,城区不算小,但繁华的街道只有一小段。
信宿:午饭还是在路边小镇,第七天住宿可以在昌江宾馆,汽车站对面的宾馆条件也不错,第八天在儋州可往邮政宾馆。
D9 儋州——福山——海口(130公里)
过了儋州,地势也逐渐于平坦,一路林阴大道。
儋州——和舍——多文——福山,一路的林阴大道,骑行很舒服。过了福山,随着与海口距离的接近,路旁的房子也多起业了,白莲到海口一段,感觉都是在城市郊区似的,不再看到田野风光。
注意事项:
1、一路上都是沿海,环境很潮湿。特别是晚上,停下来一两小时,自行车、装备上就会小一层水雾,衣服晾在室外只会越晾越湿。
2、不要赶夜路,公路上都没有路灯,夜行危险。
3、早些出发,趁清晨凉快多骑一些。中午12:00到14:30太阳辐射最强的时段最好停下休息,否则容易晒伤。
4、国道往往不进城市的市区,而是在郊外经过。在路口要注意路标,不要走错方向。
骑行海南装备:
1、头盔、手套、骑行短裤是必备的基本装备;
2、稍厚的外套、少滩鞋、游泳裤、太阳镜;
3、气筒、简单的修车工具、防晒霜、车灯或头灯;
4、双层帐篷、薄或抓绒睡袋、防潮垫、充气枕等露或装备;
5、中暑药等常用药品;
6、软锁、捆物胶带,自行车后架。(没有驮包可用背包代替,捆紧就可以,只是骑车重就没有这么稳了,也不方便取东西)
骑行海南安全守则:
1、不逆行、不上快车道及人行道、不闯红灯。
2、注意速度不要过快;
3、在平缓路面骑行中,前后车距1~2米;
4、若骑行队伍中有人离开或受伤,应通知其他队员,并把车放在路旁醒目的地方;
5、在队伍中骑行时遇有中面不平、有石头,前旗应及时向身后的队友依次传达;
6、骑行动作要照顾身后队友,尽量避免突然晃动、急刹车等行为;
7、下坡时呈单列骑行,保持足够前后车距,严禁下坡时超车;
还有个备用方案[广西大学生自行车队的很经典]
D1海口-三江-大致坡-文教-龙楼 112km
D2龙楼-铜鼓岭—东郊椰林(海边露营) 60km
D3东郊椰林-清澜-烟墩于-谭门 85km
D4 谭门-琼海-万宁-宝兴(看情况是住万宁还是宝兴) 110km
D5:宝兴-陵水(或黎安镇)(有10公里长坡) 90km
D6陵水-赤岭渔村-藤桥-三亚(海边露营) 100km
D7:三亚停留
D8: 亚龙湾-羊栏-天涯-崖城 80km
D9:崖城-保港-恒山-新庄-九所-冲波-黄硫-佛罗 70km
D10:佛罗-尖峰-板桥-感城-新龙-东方-抱板-昌江 100km
D11:昌江-太波-邦溪-雅星(八一农场)-儋州 68km
D12:儋州-和庆-和舍-跃锦-多文-福山-白莲-海口 98km
北京的秋天很短,就像回眸一笑的少女的脸颊,北京山里的秋天就更短了,就像惊鸿一瞥的明眸。
于是趁着秋未尽,我们再次出发,去骑早就计划好的延庆百里山水画廊。计划往往做得越早,成行的概率也就越大,大概正所谓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
我去接了表妹的行李,来到枯柳树集合点的时候,八点刚过,大家已经各自骑了三十多公里。但这只是一个开始,想到接下来二百多公里的未知, 一边是惶恐一边是期待,当然期待总是占据上风的。
山巍从学校食堂带来的烧饼还有余温,几口吃掉之后,甚是满足。自从和他开始骑车,才发现烧饼竟然是不错的路餐,香而不腻。
大概是久疏战阵,再加上集合之前的路上就耗费了不少力气,还没有到怀柔,表妹就有点儿体力不支,便第一次路边休息,吃些东西补充一下能量。
小伙伴儿们好食,我也沾了不少光,这次骑行还没有正式拉开帷幕,我们回忆着上次的旅途。
骑车运动比徒步爬山要机械得多,动作始终如一没有什么花样,如果是在平路上,身体功率也很少会忽上忽下的。这肚子的饥饿感和饱腹感,甚至是肉眼可见,如山巍所说,让他一直有东西可以吃的话,他就可以一直骑。
面对如此简单的有氧运动,底气是可以有的。
继续出发,虽说速度减缓了不少,计划的行程也不得不被拖延着,但是当我们看到雁栖湖的路牌的时候,还是突然兴奋起来。
表妹先开口了:“原来咱们还可以路过雁栖湖啊?”
表妹力气恢复了不少,我便回答:“咱们最多是擦肩而过,不一定能看到,你想去吗?”
“都行。”
我查看了一下地图,简单思考了一下,问山巍和文武:“咱们耽误半个小时,去看看雁栖湖,怎么样?”
“可以啊!”他们两个像是二重奏一样默契地回答到。
话音未落,大家就都笑了起来,于是我到前面带路。
北平之秋,灰霾未散,北风不兴,画面显现出成年人那般沉稳的安静感。
骑行自带360度全景天窗,它不那么快,你不用紧盯着路面和车流,也不用看仪表盘。你很难错过路上的风景,每一个细节总是不经意地引起你的注意,甚至改变你的行程和路线。
改变了那又如何?谁敢说前方一定就比眼下的美丽?
况且,骑行的路上,总是数不清细节刺激着你的五官六感,既然终点不是目标,又怎么有偏离的说法呢。
有去有回就好,过程都是景。
早上的雾气稍稍散开了一些,雁栖湖的大眼睛远远地就可以看到了。只是阳光依然黯淡,山水并不明媚,就像一副水墨山水画一样。
逗留十数分钟后,心满意足,重新开始了专心的赶路。
刚出怀柔县城,路面突然就有了一些起伏。路边的景观树似乎是刚刚栽种的,大概根基还不够扎实,这才入秋不久,树叶便纷纷地簌簌而落了。
前几日的北风一吹,就像一把扫帚一样,把干枯的落叶堆积在路边,拥挤在马路牙子旁边。
脱离树干的秋叶在日光下逐渐脱水,呈现出深褐色,也变得干燥脆弱。
当我们的车轮飞速碾过路边的一片落叶时,只听那秋叶发出一声清脆的“刺啦”声,好像是发出了生命的最后一声呐喊,然后就瞬间粉身碎骨。车轮继续向前,每碾过一片落叶,就发出一声清脆的破碎声。
车速越快,那声音就越清脆利落,然后那声音就会连成一串,节奏单一却又悦耳动听。 好像是一曲以车轮为弦,以秋天为谱演奏的秋日交响乐。
自然界的生离死别,可比我们这些愚蠢的人类,痛快多了。
河防口长城在路边银杏树和红叶的衬托下,显得高大巍峨,曾经的防御边塞,如今骑着自行车就轻松通关了。看着山顶的烽火台,随着车轮向前移步换景,我找到一个不错的角度,停下来给长城留影。
如今,它的巍峨早已没有了功能性,只剩下观赏性。 原来,风景这东西,换个历史的角度,或者近景的角度,往往反而显得有些狰狞。
美丽,也是一种想象罢了。
出怀柔的老国道是两条单行线,留出了一半的路宽作为非机动车道,骑车不必局限在车道的角落里,感觉甚好。
随着逐渐进入山区,两边的山峰越来越高,路面起伏也越来越大。虽然是起伏路面,但是整体上仍然逐渐爬升的,我们四人先后感觉到了疲惫和痛苦。
随着坡度超出意料之外,骑行的难度也慢慢超出了体力,计划的行程也不得不一再调整,不断推迟。
骑行速度之慢,让汤河口的午饭,显得愈加遥远。气温在上升,时间在流逝,时速在下降,路途似乎变得越来越远。 登顶的过程遇到这种身心俱疲的困难,几乎是骑行的标配了。
但是我们并非有意寻求痛苦,只不过痛苦往往是快乐的前奏。就像,从来没有一支生活的歌,总是快乐的。
而且,往往是愈加痛苦的过程,才能衬托着快乐更加令人陶醉。人生正反的道理,诚不欺我。
上坡时,沉重的呼吸伴随着汗涔涔的脸颊,勾画着努力的原始模样。 骑行者就像其他运动者一样,都会时不时地感谢自己的身体,也切实地感受到生命的力量,这是借助非人力的辅助工具,难以企及的效果。
爬上坡顶,迎来一段3.5公里的隧道,这是我们骑过的最长隧道。看着隧道长度的提示路牌,一边是迫不及待想去体验想去穿越,一边是有些担忧。
本来就是一条单调的隧道公路,再加上它缓上的坡度、昏暗的灯光,还有车辆驶过的时候留下的嘈杂噪音,让这段路显得愈加漫长。
有些东西值得体验,却并不舒服。
出了隧道,时间早就过了正午,我们便决定提前在琉璃庙吃午饭。没想到很快迎接我们的就是一段长长的下坡路。
付出总有回报,上坡总会下坡,这一点,骑行和生活并不一样。
而且生活的快感往往来自于短暂的回报过程,高潮则是在回报的结尾;骑行的快感则始终如一,高潮往往在坡顶的过渡点上,回报刚开始的时候。
下坡的时候,雾气又散了一些。随着车速加快,耳边的风“呼啦啦”地咆哮着,脸颊的风并不刺骨,而是很明显地可以感受到风抚过皮肤,就像激流遇上礁石一样,绕过身体又急忙在身后汇合。而此时的骑士就是一艘迎风破浪的船一样,随着车轮的滚动刺入空气。
车回山转,弯曲的山路像是绸带一样顺滑,路边略显稀疏的秋色在速度的加持下,竟然也有了几分深秋意味。
心中方才爬坡的惆怅,此时也一笔勾销,只顾着享受速度。
路边的景色纷纷一闪而过,速度之下的时间和空间,似乎并不像惯常认识的那样凝滞,而是带着一闪而过,既往不恋的快感。
想来,若是恩仇也如此快意,又何不快哉?
在琉璃庙镇狂扫午饭之后,比预计的时候晚了将近两个小时,接下来的路只剩下缓慢地爬坡。转过汤河口,正式进入白河河谷地段。
下午的时光已经过半,但我们距离百里画廊仍然有一段距离。对于意外的迟到,我们还不知道怎么应对。
嗯,不过,有时候也不必应对,大家只是说着:“边走边看……”
我见到几棵大白杨挺立路边,便想着赶去前面也许有更漂亮的路段,不如找个好机位等大家吧。
不曾想,赶路几公里才发现,杨树要么稀稀拉拉,要么凋零殆尽,这里的风景已经谈不上是盛秋,似乎已经入冬了。
日头西斜,我们对风景的期待慢慢回调,偶尔停下来拍拍照片,也算当成是难得的休息。
一路的看不出坡度的缓上坡着实痛苦,漫漫长长不见终点,我们甚至开始打算着夜骑计划。
但当我们发现河边的木栈道的时候,依然一起兴奋起来:
“咱们能不能下去骑啊?”
“要不要下去看看?”
多番犹豫,终于还是选了一处入口,推车入谷地,天空变得阴沉,天色也开始显得有点儿黯淡。
只是这里一边是秋林刚好,一边是小溪潺潺,只管趁天色还未黯,停车又嬉戏,美景配美食,这人儿心里自然也美丽起来。
又流连一阵,拍了些照片,我们便纷纷决定放弃今晚的目标营地,只顾着边走边看吧。边走边看?天不遂人愿,我扎胎了。
换好车胎继续向前,终于来到滴水湖景区——百里画廊起点——的时候,刚好是日落时分。没想到边玩边骑,赶路到百里画廊,竟刚好是日落时分。
山谷的夜色来得快,车辆也逐渐稀疏,在河谷逆流而上,速度很难快起来。不大一会儿,眼睛里除了一片漆黑,只有灯光照亮的路面,耳边也只剩下白河那哗啦啦的流水声,还有飞轮偶尔空转的清脆响声。
无人小路的夜骑,感官变得单一,骑行开始变得纯粹,大腿有节奏的发力和脑海中的冥想交织着。原来,忘记风景和杂念,放弃目标的骑行,竟是这样一种空空荡荡、没着没落的轻松感觉。
夜骑真正的享受不在城市的灯光下,而是野外无人小路上。
前路?就在车轮的前面而已。
终于,在下德龙湾村,我们找到农家院的聚集地,准备就地打尖儿了。文武开始找地方入住,我们也早已在来时的路上看好了营地。
“不用空调,一百块,不住你们就接着走吧!”第一家老板的回应,很是干脆。
“走吧!走吧!走吧!”我和表妹有点儿气不过,轻声说着就打算掉头,竟没有留意到入住的人其实是文武。
我们离开时,文武说:“其实,一百块,我也能接受。”
“哎呀,不好意思……”
山巍接过表妹的道歉:“没事,没事,咱们给他找个二百块的去。”
换了一家农家院,还是100块,入住,吃饭。这家老板一直给我们屋里端茶倒水的,很是热情,不枉多跑一趟,餐中又是阵阵欢笑。
饭后洗漱完毕,我们三个便也找到一块安静的营地,准备休息了。今日白天的景色一般,但今晚的月色甚好,星星虽然稀疏,却也明亮。 天时甚好。
营地在杨树林下,秋叶早已飘落一地,脚踩上去沙沙作响,虽然并不柔软,却是难得的平整干净。营地一旁的白河,溪流潺潺,白噪音悦耳动听,刚好伴人入眠。 地利甚好。
三顶帐篷温暖又舒适,虽然扎营有些匆忙,但是大家都很满意。再加上可以在文武的住处得以洗漱干净,更加令人满足。 人和甚好。
于是,是夜安眠。
天还未亮,大家纷纷醒来,我和表妹晨跑之后,便各自收拾出发。今天本来计划要早点儿回家,便不敢多多耽误。
吃早饭的时候,邻桌的大姐说:“我真的很佩服你们,但是我真的不能理解。”然后,她说了一些骑行里不那么好的东西,比如危险和累、不值得、没意义……
我忽然想到,就像我也不能理解别人为什么追星追剧一样,其实大家本来就各有不同的,不必断言对错。
关键在于每个人赋予生命什么样的意义,如果你的意义是追星,我的意义是骑行,他的意义是成功,那便各自追求去吧。
生命本是没有意义的,只要你清楚自己的定义,并遵从它。
那么,人生便是完美的了。
恰恰相反,怕的是你赋予人生个人自由的意义,却不得不深陷羁绊,而不知所措。
如此的人生痛苦,十有四五。
百里画廊
百里画廊最美的树种,当属高大挺拔地立在路边的杨树,再加上树干上的无数“眼睛”,那神态精神极了,怪不得小时候的书本里形容它是哨兵,诚然诚然。
公路大白杨,也是此行最美的风景之一。树干都有一抱粗细,树高足有十几层楼高,整齐划一。
早上车流稀少,我们时而在路中横排,时而一字编队,看到花花草草,看到新奇鸟类,也都停下来逗留一阵。
骑行就是这样,美好的瞬间总是不容易错过。
而所有的美好都360度包围着你,让你深深陷入而不能自拔,好像我在画中行,又好像我就是那画中人。
我们边走边玩,早就忘了出发的时候说好的赶路。
后来,我问表妹为啥不着急了,她跟我说:“反正也都要晚了,那就干脆玩儿好呗?”语气倒不是无奈,而是一种坦然的接受和对今天的期待。
再向前,白河河谷变得越来越宽,昨天计划的目标——白河桥理想露营地,方才抵达。
阴霾中的秋日白河堡水库,笼罩着水雾,又勾勒出一幅古典美的水墨画。
从水库堤坝上骑过,又环绕水库东岸那起起伏伏的山峦,我们正式踏上返程。
不曾想,刚出库区就迎来了一个上坡,意料之外的上坡,不得不让今天的午饭继续推迟了。
5公里的上坡,我和文武查看了一下等高线,确认这里大概就是此行的最高点,来得有些意外。
大家准备一番,便先后出发了:“干吧!”
随着峰回路转,坡度越来越大,气喘吁吁时,不断地有摩托车车队从我们身边疾驰而过。我大呼着:“好快,好快……”喘了一口气,继续说:“好累!好累!”
此时,我早已听不到来时那车轮碾过落叶的清脆声,只听到自己的呼吸逐渐沉重。
不知道有多少骑行者在物质条件成熟的时候,转向了摩旅和自驾。不再喜欢听清爽的胎噪,不再喜欢沉静的慢慢的精致,更不喜欢听沉重的呼吸声了,转而喜欢上了油门的轰鸣声和极致的速度感。
也不知道路上的骑行者们,是否都曾羡慕过这些巨大的铁家伙毫不费力日行千里的能力。
但我知道,每次骑行总是难免有这样身心都面临着挑战的时刻。我也知道,登顶那种苦尽甘来的时刻,是多么难以名状的兴奋感。
完成毫不费力的事情,总是有些寡淡;痛苦愈加深刻,在那之后的幸福才愈发甘甜。
这条路的山顶叫“燕山天池”,登顶之后,我们长舒一口气,又恶补了一些食物缓解疲乏。
只是,那三人还没有等我吃完他们给我的食物,便匆匆下山而去,于是我只好赶紧将头巾套在头上保温,立刻跟上。
山路下坡同昨天略有区别,因为弯道更多,刹车和行车线路的配合显得格外重要,适当的压弯也可以让你更快。
随着海拔迅速下降,势能一路倾泻,你只管细细体会那种风在耳边呼啸,车轮在脚下飞转的快感吧。 而且这都是你前面自己积攒的能量,你值得拥有它,踏实的享受就好。
如果你想象力比较丰富,你会觉得你和自行车有那么一瞬间,忽然静止不动了。脚下的柏油马路,却在摇摆着纷纷后撤,护路林也随之快速闪过。
放坡下到永宁镇的时候,吃到了心心念的豆腐宴,虽然并不惊艳你,却也足以满足猎奇之心。
骑行路上一点点口腹之欲的满足感,都可以开心好一阵子。然后你会发现, 其实开心这事儿,也是需要敏感度的。而敏感度的来源,往往是一定程度的痛苦和一定程度的认真。
不过,此时已经是午后两点,更痛苦的似乎还在后面——回到昌平之前,仍然有两座小山头需要爬呢。
就这样,又绕过大庄科和解字石,我很少拿出相机拍照了,等正式骑出山区的时候,已经是日落时分。
在山脚下的马路边,我花一块钱买了两个熟透的柿子,满足了秋天的一个小愿望,正式结束了两天的骑行。
聒噪的城市夜骑,有些乏味,到家的时候,刚好300公里。
其实写下这些字,主要想记录一下自己第二次难忘的骑行露营之旅。以及,尝试表达我能体会到的骑行这事儿的乐趣。
但是,对于一件事儿的乐趣,终归是一件个人主观的事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来年的平谷桃花或者密云梨花开放的时候,应该是我下一次骑行露营之旅,欢迎加入。
P.S.
望月尘 | Yann:
有时胡言曾经,有时乱语现在
千万不要信我,有思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