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蟹:稻田养蟹,稻蟹共生,互惠互利。实践说明,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一条途径。
稻田养蟹技术要点如下:
稻田养蟹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保水力强,无污染和较规则的田块为好。每块稻田面积一般以2000-2500平方米为宜。
养蟹稻田的田埂加高加固夯实,沿稻田四周的田埂要结实、宽大,一般埂面宽应在1-1.5米,高在50-60厘米左右。稻田四周要开挖环沟,以离开田埂1.5米左右为宜,以防河蟹直接将洞穴打在田埂上而造成田埂坍塌。沟深1米左右,宽2-3米,总的要求,沟渠水面面积不低于整块稻田面积的15%,环沟内每隔2.5-3米挖条畦沟,沟深、沟宽与环沟基本相似。沟开成田字形,具体可根据大小,形状而定。要求沟沟相通,根据稻田面积在稻田中部开挖一个至数个蟹塘,深1米以上,面积10平方米,蟹塘和沟相通,它作为夏季水温高时河蟹的栖息场所,畦面积种栽水稻,种养面积为7:3左右。开沟面积以占面积的10%-20%为宜。
河蟹苗种放养及管理,放苗前对蟹沟应暂养鱼试水,检验蟹沟水药性是否正消失。稻田培育成蟹一般在2-4月份,水温为5℃-10℃,选择一个晴天放养稻田养蟹,一般以放养每千克为60-150只的蟹种为宜。放养密度根据稻田情况灵活掌握,按总面积计,以666.66平方米放2.5-5千克为宜。同一块田应放养同一规格的品种,稻田培育幼蟹以每667平方米放250克左右大眼幼体为宜,稻田养蟹的饲养管理可参照池塘养蟹管理方法。养蟹的稻田一般养蟹期只施1-2次追肥,每次每667平方米用尿素2.5千克左右,注意不要施碳铵和农药,但可选用高效低毒农药,用药时改药液喷洒为喷雾,改高浓度喷雾为低浓度喷雾,以减少对河蟹的危害。
要做好防逃工作。河蟹很善于攀爬逃跑,可通过选择或模拟适合河蟹生活的生态条件,投入足够的适口饵料,加强水质管理,使河蟹安下家来,但也不能忽视防逃设施的建设,防逃设施种类很多,主要有塑料薄膜,玻璃钢板,玻璃板,水泥板等,其中以玻璃钢板防逃效果最佳,防逃墙一般以高60厘米左右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