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份的东海岸日出就是早上五点十分左右,越往北日出就越早,靠近东北的渤海岸日出时间就是早上三点半,越往南日出时间就越晚,南海岸日出就是早上五点五十五左右。
如果想要去海边看日出的话,和内陆就不同,墨迹天气里表明日出是几点就是几点,内陆有山遮挡,要晚五到十五分。
骑自行车旅游要注意哪些事
这是走吧网推送的第89个与众不同的旅者故事
本期嘉宾:老黄
老黄,网名荒野牛,广西桂林人,现居江西萍乡市。1954年出生,1969年初中毕业后下乡插队2年,回城后待业1年,然后进工厂当锅炉工6年,1978年恢复高考后考上大学学习4年,毕业后工作2年,考上研究生后读研2年,又在国内工作2年,然后自费留学并在国外工作20年,现已退休。
他热衷骑行、徒步、攀登、溯溪等户外活动,59岁以后,骑行5条进藏线路,攀登国内外诸多著名高峰,徒步尼泊尔ABC、EBC线路、墨脱、冈仁波齐等国内外著名路线,自虐程度连年轻人也自愧不如。
Q1:老黄哥您好,非常高兴您能够来到《走吧有约》,说起来知道您还真是机缘巧合,第84期我们采访了骑行京杭大运河的小丙别大姐,就有朋友留言说您的经历非同寻常,我们了解之后,发现您的经历确实太牛了,60多岁,依然骑行各条线路入藏,转神山、走墨脱,很多年轻人都望而生畏的线路,您独自一人完成……能不能先给大家做个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老黄,1954年出生,今年65岁,广西桂林人,我这个人平时的生活也比较简单,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去大自然中骑行和徒步,2012年以来我骑行和徒步了国内外很多著名路线,包括川藏、青藏、滇藏、丙察察、新藏五条进藏路线、完成墨脱徒步、冈仁波齐转山、众多知名高峰的攀爬等等,也骑行和徒步了一些境外线路,例如世界著名的尼泊尔ABC和EBC线路等等。
我热爱大自然,更热爱户外,退休以后我乐在其中,年龄已经被我逐渐忽略,我更关注的是下一个目的地,我希望能够不断挑战自我。
Q2:能不能介绍一下这些年您骑行和徒步走过的主要路线,您的骑行多是独自一人还是团队出发。
我是2012年买山地自行车的,当时59岁,目的是骑行川藏南线,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我进行了一次拉练,从江西萍乡骑往广西桂林,往返近1000公里,用了6天时间,平均每天骑行近150公里,自我感觉还不错,觉得自己还可以骑行入藏,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2013年5月,我用了28天骑行川藏南线从成都到拉萨,到拉萨后又飞往尼泊尔,徒步了世界著名路线ABC(鱼尾峰)线,回拉萨时又顺道去了海拔5200多米的珠峰北坡大本营。
2015年4月,我又从桂林开始,骑到广西百色后沿南昆线骑到昆明,坐火车到丽江后,又从丽江骑滇藏线到拉萨。
我在此次骑行的路途中,也完成了一些徒步,包括云南的金沙江虎跳峡和雨崩,西藏的墨脱徒步。
到拉萨后我没有停留,又沿着国道219新藏线骑往叶城,这条线路是海拔最高最辛苦的,我用了40天左右到达新疆叶城。
同样,在骑行新藏线的同时,经过普兰县时,我利用两天时间完成了转冈仁波齐神山。
2016年5月,我又从大理开始,经怒江骑到丙中洛后,走丙察察线到察隅,可惜因为自行车钢圈被刹车皮磨穿,而当地又无法修补,只能坐车到拉萨。
在拉萨休整了一两天,主要是修好车后,我又用了一个月时间从拉萨骑行青藏线到达西宁,这条线路海拔高,风大,骑行也比较困难。
2017年3月,我用11天时间环骑台湾岛西东海岸线,从淡水出发,经台中、台南、鹅銮鼻、台东、花莲,一路再回到淡水,行程1000多公里。
2017年6月到9月我从齐齐哈尔骑行经海拉尔、满州里后到漠河,再沿着黑龙江国境过大小兴安岭上长白山,最后骑到大连完成环骑东北。
2017年12月中旬到2018年2月底从云南勐腊开始,我用两个月时间环骑东南亚四国: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
2018年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去尼泊尔徒步EBC线,沿途上到海拔5550米的丘昆利峰观景台、海拔5545米的卡拉帕塔尔观景台和海拔5364米的珠峰南坡登山大本营。
2019年3月我又用10天,从海南岛的西海岸到东海岸,途经海口、临高、东方、三亚、琼中、文昌等,完成海南岛环岛骑行。
以上是我大致的主要骑行经历,除了环骑东南亚四国、环骑台湾岛、环骑海南岛外,其余基本都是独自一人完成。
我除了上述几条著名线路外,还登过日本第一高峰富士山、日本第二高峰北岳、日本第三高峰穗高岳、日本第四高峰“百名山之首”枪岳。江西第一高峰黄岗山、第二高峰独竖尖、第三高峰齐云山、第四高峰南风面、第五高峰武功山、第八高峰三清山玉京峰、第九高峰九岭头,第十高峰军峰山。湖南的第一高峰酃峰,第二高峰号称“湖南K2”的韮菜岭。广东的丹霞山牛鼻、巴寨,广西号称“华南第一高峰”的猫儿山等等。
这就是我这7年以来主要的骑行和徒步经历吧,当然还有一些附近的户外活动,就不再详述了。
Q3:您今年65岁吧,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爱上骑行、徒步、攀登、溯溪这些貌似需要年龄和体力来支持的运动?
我今年65岁,从59岁骑行川藏线开始至今,可能的话我想争取骑长途到70岁吧。这些年我的户外活动经历告诉我,其实年龄不是拦路虎,只要身体 健康 ,有一颗年轻的心,敢想敢做,年龄上的问题不是问题。
体力也不是最重要的,体力差可以骑慢些,难骑的地方可以下车推,可以从慢到快,从平路到丘陵再骑山路,从短途到长途,从低海拔到高海拔,循序渐进让身体慢慢适应。攀登也是如此,大不了都是逐渐适应,不断挑战自我。
我觉得骑行和徒步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意志,就是要有坚定的信念,开弓没有回头箭,不达目的不罢休,当然这个也是建立在确保人生安全的基础上的,我们这代人吃的苦比较多,历经磨难的同时也练就了钢铁一般的意志,每一次骑行也好、徒步也好,就是有这么一个意念,不达目标不罢休。其实国内来说骑过过川藏线、新藏线、徒步过墨脱后,我觉得其余的路线基本上也都不在话下了。
Q4:骑行过这么多著名的路线,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条,路上有没有一些值得您永远铭记的故事?
印象最深刻的恐怕是要算新藏线,特别是从西藏日土县松西村到新疆大红柳滩这段250公里左右的路段,是新藏线上有名的无人区、高海拔区,从松西村出发后,整个无人区海拔都在5000米以上, 5000米以上的达坂(山口)就有4座:松西达坂、红土达坂、界山达坂和奇台达坂。
其中的红土达坂是全世界国道中海拔最高地方:海拔高度5378米,其次为新藏边界的界山达坂,海拔也有5340米,奇台达坂也有5130米,中间还有著名的死人沟(现叫泉水湖)。整个无人区内没有人家,也没有牧民,偶有探矿点的勘查队和车,骑行这段高海拔路段时,是我所有骑行经历中遭遇的最大挑战之一,确实十分地艰难,建议最好不要一人骑过,即使一定需要,也要准备好3天的干粮、饮水和帐篷。
Q5:您曾骑行川藏、新藏、滇藏、丙察察、青藏5条入藏线路,从难度上来讲,您觉得哪条最难,哪条最易,从精彩程度上来讲,您最推荐骑行哪条入藏线路?
这么说吧,五条进蔵线各有特点,不能一概而论。川藏线有14座高山,其中4000米以上12座, 5000米以上的2座。
新藏线海拔最高,要途经海拔5300多米的红土达坂,这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国道,还有最低海拔也在5000米以上,长达250多公里的无人区。
滇藏线山路长,白茫雪山连续40公里的上坡长且陡,红拉雪山50公里的连续上坡让人望而生畏,我当时从上午7点半一直骑到下午5点才到垭口,当然年轻人体力好些可能会快些。
丙察察道路塌方多、路况差,途中人家少,过往的车辆更少,一旦有情况求助非常困难。青藏线平均海拔高,过往大车多,顶头风大,骑行也很困难。
骑行五条进藏线路可以说各有各的难吧,所以从难易程度上来说,这五条进藏线路是不太好比较的,从精彩程度上来说,其实也是各有各的精彩,但作为首次骑行,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川藏南线,毕竟这是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沿途的风景非常丰富多样,确实值得一骑,只是现在隧道越来越多,很多垭口也随之消失了,挑战性减小的同时,精彩程度也有所下降了。
Q6:徒步过最艰难的的路线是哪一条,这条路线为什么最艰苦,途中有没有产生过放弃的念头?
徒步路线要说最艰难的恐怕还是要算墨脱,三到四天的行程中又要爬雪山,又要过原始森林,还要穿过塌方区、蚂蟥区和泥石流区,每天途中都是无人区,也没有补给,只有早晚两餐能在简陋的客栈里吃点热食,吃什么也没得选择。墨脱雨水多,沿途泥泞满路,原始森林中腐叶没脚,一踩就是一脚水,整个徒步过程中鞋子都是湿的。
在最危险的老虎口,我们经过前一周,就一个人摔到悬崖下的江中去了,这条江到了下游与雅鲁藏布江汇合,出境后流往印度,所以很可能连尸体都找不到,这可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啊,所以徒步墨脱也是十大中国徒步路线中排名第一的。
路线虽然艰苦,条件虽然恶劣,险况虽然频出,不过我倒是从没有产生过放弃的念头,毕竟我就是冲着挑战这条线路而来,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怎么能随便放弃呢。
Q7:您曾经转过神山冈仁波齐,这是很多户外爱好者心中的梦想,咱且不说转神山能够实现多少愿望,您能不能说说转神山对于您而言,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冈仁波齐是冈底斯山的主峰,是世界公认的神山,也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冈仁波齐转山对很多人来说,特别是西藏、印度和尼泊尔等地的朝圣者来说,那是极其神圣的,是他们一生的梦想,据说,在冈仁波齐转山一圈,可以洗尽一生的罪孽;转山十圈可以在五百轮回中免受地狱之苦;转山百圈今生可成佛。
不过对我而言,冈仁波齐转山没有太多的宗教意义,只是我徒步诸多线路中海拔最高的一条,不过我没太大的高原反应,所以感觉难度也还可以,所以两天就走下来了。转山冈仁波齐确实也是我徒步经历中难忘的一次,其中最大的收获是,途经海拔5580米的卓玛拉山是我所登的山中最高之处。
Q8:骑行与徒步都是需要极大体力和耐力的运动,您平时都参加哪些运动,是如何保持充沛的精力和体力的?
我没有什么别的什么爱好,就是喜好到大自然中去骑行和徒步,也没有特别去参加其它运动,寓玩于练吧,于我而言,主要就是要坚持吧,每一次骑行长途也好,徒步攀登也好,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缩,只要没有人身安全,既定的目标就算咬着牙也要达到。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Q9:关注走吧网的吧粉也有很多户外爱好者,如果让您给吧粉们各推荐一条骑行和徒步路线,既不那么自虐,沿途又有极佳的风景,您会推荐哪两条呢?
这个不太好推荐,每人的身体情况、个人条件、出行时间和兴趣爱好都不同,我自己则是适应骑长途后先难后易,毕竟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会下降,先易后难恐怕难的以后就骑不动了。至于户外爱好者,我相信他们也有各种了解户外信息的途径,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路线,如果是菜鸟的话,最好先选择跟随有经验的团队出行。
Q10:非常感谢老黄哥接受《走吧有约》的访谈,也非常希望您能加入走吧网这个大家庭,大家都是热爱旅行、热爱自驾、热爱生活的一群人,最后给吧粉们说几句吧。
有人70岁跑马拉松,有人80岁当模特,有人90岁学跳伞,年龄不是障碍,体力不是问题,比年龄和体力更重要的是信念。毕竟有些事你现在不去做,以后就永远不会做了!
走吧有约·初哥说
大家好!我是走吧网联合创始人好梦成真
骑行入藏、徒步墨脱、攀登溯溪、转山冈仁波齐,当这些行为放在一起,没人想到会是60多岁的人......
65岁的荒野牛,果真如同一头倔强的牛,在荒野中任凭风吹雨打,任凭艰难困苦,他决不退缩。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1出行最主要的是要做好心理准备,确定好自己的骑行目的和目标,树立信心,相信"没有比脚还远的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坚持骑下去,就一定能到达目的地.
2路程的制定:首先看自己要看什么样的风景,然后按照自己的情况科学的选择好自己骑行路线。要对路上的情况有个大概的了解,这可以参考别人的一些游记,也可以向有经验的老驴请教。
如果是舒适腐败型的话就选择经济发达的东部(东海岸线)和中部地区(像两广、两湖、两河山),这一带一般路况都比较好,补给很充分,而且山路比较少,当然风景也没有办法跟西部的相媲美拉:(而如果为了美丽的自然风景可以忘记肉体所带来的痛苦的自虐族,强烈建议走川藏南北线、康藏线和滇藏线,后面两条线路都跟川藏连接,这是世界上最危险也是最美丽的路线。而新藏线则是在世界屋脊的的屋脊,荒芜的让人心寒,对人不紧是精神也是肉体上的考验,走过的人我想都会 永生难忘!!
一般来说在平原第一阶梯都一开始一天都可以计划在120KM左右;在高原上山路较多的话80KM左右,这要看自己的体力而定,适应以后能适当的加20~30KM天.还有路上的补给而定。千万不要到了晚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而去赶夜路,那是很痛苦也是很危险的哦:)
3气候的了解:江南的夏季阴雨连绵,披上个雨衣骑行也挺凉快的;高原气候多变,一天阳光明媚,转而多云下雨、冰雹、下雪的事情是很常见;川藏线上东边太阳西边雨,或者雨跟着你跑千万不要抱怨,因为这样的机会一生难得几回闻,路上遇到滑坡泥石流不必害怕,那是对司机大哥的考验,相信自己被滑下的石头击中的机率并不大,扛着车也就冲过去了!!多变的天气不会因为你的到达而改变,做好心理准备,记得带上感冒之类的药很重要哦.当然雨衣也别忘了.
4地域文化的了解:出门前要调好心态,多收集一些关于沿途地理'历史'文化'人文'名胜古迹,当然小吃是重点了哦.出门在外要和气,"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要常记心中(不能解决的事情最好打110) 了解尊重别人的风俗礼节!!!
以上可以归结为思想装备.
下面说说物质上的装备
1 人----用来骑车 ,体验生活,感受自然
2自行车-----你旅行的交通工具(骑行舒服结实耐用维修方便)装配上货架'码表'副把
3驮包-----装你路上用的装备.现在市场上的驮包品种选择还是比较多的,VOUDE是市面上口碑最好的驮包,价格不菲啊(大都在500以上).国内车友设计的一款性价比也不错(200元左右就搞定),主要是结实耐用就可以了.没钱的话随便帮个蛇皮袋走长途的人也有,只是取放东西不方便罢了!!记得要配备防雨罩的哦
4 衣服装备----我们没有国外车友裸奔的勇气,所以只好带上. 以下先说说去西藏带的衣服:(日平均气温20度,昼夜温差大,晚上只有几度,天气变化莫测) 探路者的东西是好大家是公认的,探路者的冲锋衣,全防水拉连,防雨效果一流,在雨衣丢失的情况下它会陪伴抵挡大雨和冰雹。
雨衣(上下分开的那种)是一定要带的,户外活动,天气变化莫测 ,再好的冲锋衣也比不上雨衣,有时候下山的时候可以挡挡风
抓绒衣,晚上或者下雨降温的时候穿
羽绒服
秋裤,天冷晚上睡觉的时候穿。
长袖T恤2件(高原紫外线很强)
短袖1件 快干裤1条(最好是可以拆成两半那种),
运动裤1条,
骑行裤1条(有的朋友基本上没有穿过,有些朋友可能比较喜欢)
内裤3条,有备无患。
袜子3双,不要用很厚的棉袜,骑车不象徒步要吸汗,保护脚什么的,普通的容易干的就好了.
5 帽子(最好是后面能遮住脖子的,像日本鬼子用的那种)要不然脖子会被晒得火辣辣的,但是晒多 了也就没感觉了:)
凉鞋,晚上洗澡、下雨或者过河的时候很有用。要不在高原湿鞋子是很难受的哦!
旅游鞋,探路者登山鞋,其实鞋子只要穿着舒服就好了,没有太多讲究。
长指骑行手套,没有的话2元的劳保手套也可以。保护手、手掌,还有不至于修车的时候弄脏手。
6 药品:包括治疗水土不服、肠胃不适、感冒发烧、消炎、外伤的。如诺氟沙星,保济丸、感冒灵、藿香正气水'活络油、眼药水、医药棉等。干燥的地方最好戴上凡士林和润唇膏。
7 露营装备:帐篷'睡袋'防潮垫(没有露营打算的可以省去)去西藏的话最好带上睡袋.除非你能抵挡那股浓郁的酥油味.
8 修车工具:打气筒撬胎棒补台胶组合工具扳手(轮子没有快拆的);再带一些螺丝螺帽,刹车线,变速线,辐条以备用。链条一般不会出什么问题,但如果旅途很长还是带一个截链器比较保险。
9 其他装备:
A\地图,指明道路的东西....懒的带一大本的朋友可以把要经过的路线图复印几张.
B\头盔,有时候他能保你的命,自己看吧.
C\骑行眼镜,(探路者有5副镜片的 非常不错.有色的可以白天抗紫外线,无色的阴天可以挡风,**的晚上可以增亮,括宽视野.)
D\工具刀或者小刀 ,有瑞士军刀当然最好,没有的话别的什么小刀也可以,路上经常要用.
E\军用水壶(里面还带饭盒的那种,既可以装水也可以装饭,一举两得,是户外的首选) 记得顺便放个勺子在里面.在路边买了西瓜可以挖了吃
F\一根3~5米的绳子,可以晾挂衣服.
G\小夹子和小登山扣各3个,路上很多不好放的东西能把他挂在包包上.
H\束脚带.除非你的牙盘有护盘,不然为了你的裤子的完整还是带上
I\ 水壶2个以上,没有专业的脉动的瓶子也很不错.
J\带一小瓶油和旧牙刷, 方便清洗链条和给链条上油.
K\相机,什么相机看自己喜好,带足电池,放在包里要作好防水和防避震的措施.
L\手机,方便与亲戚朋友保持联络.记得带上充电器哦
M\哨子,人多的时候在野外可以和队友传达信息,求救的时候也有用哦
N\手电筒或者车灯,走夜路或晚上休息,上厕所用的上
最后预祝旅程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