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板块的一路上涨吸引力市场绝大数投资者的目光,从化工产业转型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化工产业加速发展的方向为: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及新材料,所以,今天就为大伙介绍介绍这家化工行业中新材料的优质企业--万华化学。
还没开始分析万华化学之前,我整理出来了一份化工行业龙头股名单,大家可以了解一下,戳下方链接领取:宝藏资料:化工行业龙头股名单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万华化学是一家跨国的化工新材料公司,主要从事聚氨酯、石化、新材料及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的产品范围有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及新材料。主要服务的行业包括生活家居、运动休闲、汽车交通、建筑工业和电子电器等。
在对万华化学的公司情况进行简单介绍了之后,我们来看看公司的好处到底在哪里?
优势一、世界级MDI龙头,国内聚氨酯市场领先企业
聚氨酯主要分为MDI和TDI和多元醇这三种类型。
与其他集团相比,万华在全球市场份额,产能,或者是产品质量方面,都是行业领先水平,在中国市场,万华的市场份额占比是很重的,超过了40%,在行业中处于龙头地位。目前,万华集团的多套MDI装置,在产品质量和单位消耗方面都有国际先进水平,是各国极其重要的MDI供应商之一,是行业的领头羊。
万华化学分别在烟台,欧洲BC公司拥有TDI装置产能,产能资源的布局真的十分合理,产品质量及一体化产业链竞争能力均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俨然已经是世界范围内超群的TDI生产者了。
聚醚多元醇是聚氨酯产业另一关键原料,万华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市场领先的聚醚多元醇制造商。
优势二、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一体化稳定发展
万华化学在这之前有1万吨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项目的基础之上,锂电池产业链进一步扩张到上游的磷酸铁和磷酸铁锂。
磷酸铁锂电池的至关重要一点就是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磷酸铁是制备磷酸铁锂的关键前驱体材料。因为磷酸铁锂需求逐渐变多,磷酸铁供应非常少,公司项目中有配备磷酸铁,可以确保原材料的供应稳定性,打造一条安全的电池材料供应链体系,为未来发展夯实了基础,
因为限制文章字数,与万华化学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相关的更多资料,我都综合写在在这篇研报当中,想要了解请点击链接:深度研报万华化学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聚氨酯行业:MDI 属于全球定价的品种,全球的增量需求保持在1.5倍GDP的增长速度,即年增量需求差不多是30万吨。供应端,产能投放区域都是亚太区,估计以聚合 MDI 为锚的价格会中长期保持在每吨12000元以上的水平。聚氨酯行业前景长期一片大好。
磷酸铁锂:当前新能源汽车主流电池是磷酸铁锂电池,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将会让磷酸铁锂行业越来越有好的发展前景。
三、总结
综上所述,我认为万华化学公司,作为化工行业中新材料的优秀企业,以行业上升的利润作为辅助手段,很有希望得到迅速的发展。可文章具有滞后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万华化学未来行情,点击链接即可,有专业的投顾会帮助你进行诊股,看下万华化学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万华化学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1-21,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一、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分析:
作为聚氨酯(PU)的主要原料,MDI 目前分为纯MDI 和聚合MDI 两个品种。在我国,纯MDI 主要用于PU浆料、PU鞋底原液(两方面需求合计约占到80%)等方面,近几年国内氨纶行业的迅速崛起对纯MDI 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聚合MDI 主要用来生产聚氨酯硬泡、半硬泡等,广泛应用于冰箱、保温材料、汽车及建筑等行业。因下游各个行业迅猛发展,带动MDI年需求增长率达20%以上, 2005 年需求量预计将突破50 万吨。由于MDI 应用广泛,下游需求增长强劲,买方集中度较低,并且部分新兴行业,如氨纶行业本身利润较高,对MDI 价格敏感度较低,因此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较弱。
二、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MDI 所需的生产原料是苯胺、硝酸、氯、烧碱等,其成本占制造成本60%以上,其中苯胺是最主要的原料。由于包括苯胺在内的所有原料均是大宗化工原物料,供应商集中度较低。可根据原料价格,在国内、外市场选择采购,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较差。
2003 年底开始,虽然因原油价格上涨带动苯胺价格上扬,但因MDI在聚氨酯产业链中的强势地位,可将成本完全转嫁下游,2004年MDI的价格更是一路上扬,9 月—10月期间达到有史以来的最高价50000元/吨。同比增长达到250%左右,远远超过苯胺的增长速度97%左右。
三、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由于MDI 高难度和复杂的制造工艺形成较高进入壁垒,目前全球仅有8 家公司(烟台万华、拜耳、巴斯夫、亨斯迈、陶氏、日本NPU、日本三井、锦湖三井)可以生产MDI,其中烟台万华是我国仅有的一家MDI 生产商。因此该行业处于典型的寡头垄断竞争状态。
尽管2004-2007年全球MDI的产能年均增长率达到7.6%,但仍然赶不上年需求9%的迅速增长。MDI行业还处于成长阶段,行业内竞争激烈程度较低。
就中国市场来讲,因为只有烟台万华一家,其直接竞争对手是世界上另外7家生产商,相较同行其竞争力毋庸置疑,2003年MDI销量达到8.4万吨,中国市场占有率28%,行业排名第一,2004年预计将达到10万吨。2006、2007年后,随着烟台万华和巴斯夫16万吨、23万吨新建MDI项目陆续投产运行,国内产能将达到50万吨。以20%的需求增长率测算,预计2007年国内需求量为72万吨。虽然国内自给率由目前的28%上升至72%,供需紧张局面会有所缓解,但仍然有部分缺口需进口补充,届时MDI行业竞争格局将有新的变化。
四、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
由于MDI采用液相光气法生产工艺,过程包括综合化反应、光气化反应等多道工序,不仅技术难度大,而且要有效控制所需的氯气与有毒光气,进入壁垒极高,除了上述生产商拥有该项技术外,很难再有新的生产商进入。
五、替代品的竞争
虽然TDI和MDI同为聚氨酯的主要原料,但因结构、性能差别,细分用途大不相同。聚合MDI主要用于聚氨酯硬泡、半硬泡,应用于保温材料、汽车饰件、建筑行业。而TDI主要用于聚氨酯软泡,应用于家具垫材、吸音材料和玩具等行业。同时因TDI的剧毒性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程度限制,远不如MDI广泛。因此,从目前情况来看,MDI作为聚氨酯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还没有理想替代品。
通过对MDI产业五种力量分析,可以看出MDI在产业链中,上下游议价能力都很强,而且存在极高技术壁垒,因此来自潜在进入者和替代品的威胁十分低。在需求远大于供给的情况下,竞争并不激烈,产品利润率较高,因此,可以预计未来两年这种高利润趋势仍将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