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习性:笋壳鱼为底栖穴居性鱼类,常栖息于水质较清或有微流水的江河、水库、池塘的底部沙泥或草丛中,也常栖息于岸边的沙石缝隙、洞穴及杂物中。游泳能力不强,不能快速和长距离游动。性温驯,对低氧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多在夜间活动,白天喜藏进泥里。适温范围15~35℃,最适温度25~30℃,10℃以下大量死亡。可适应pH值为5的酸性水体及15‰的咸淡水。在自然界捕捉它比较困难。
笋壳鱼为肉食性鱼类,但与其他肉食性鱼类如斑鳢和鳜鱼等相比,它生性并不凶猛。其食物组成随不同的生长阶段而不同,鱼苗阶段主要以轮虫类、枝角类、桡足类及底栖水生昆虫幼体和环节动物为食;成鱼主要以水中的各种小鱼、小虾、甲壳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及幼体为食,也食一些新鲜的动物肉碎屑等。对食物先窥视后吞食,不追逐捕饵。耐饥饿能力很强,一次饱食后可多天不摄食。 在人工培育条件下,1.5厘米以上鱼苗可摄食家鱼鱼苗和虾苗。
在东南亚,笋壳鱼当年的鱼苗经养殖可长至体长15~20厘米,体重50~100克;第二年养殖可达30厘米以上,体重400~700克。一般100克以下的笋壳鱼生长较慢,100克以上生长逐渐加快,100克的鱼种养殖一年有的体重可达900克。 笋壳鱼的养殖条件适宜,在饵料适口、充足的条件下,由全长 2~2.5cm的鱼苗生长到4~5cm以上的鱼苗约1个月,由全长4~5cm的鱼苗生长到全长12cm以上,体重30~50克的鱼苗约4~5个月,由30~50克的鱼苗生长到400克左右的商品规格约6~8个月。在温度适宜条件下,全程养殖周期约为12~16个月。笋壳鱼在我国长江、珠江流域均可采用塑料大棚越冬养殖,也可充分利用各地养殖甲鱼的温室内水泥池养殖。
笋壳鱼是淡水鱼,因为它们是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淡水之中的。
在一些水质比较清澈的淡水流域,笋壳鱼会比较多。
由于笋壳鱼的游泳能力并不是特别强,所以它们一般生活在水深不会超过2米的位置。
它们是底栖、穴居性的鱼。
在水域底部的淤泥、岸边的洞穴以及砂石的缝隙中,栖息着很多笋壳鱼。
一、笋壳鱼是淡水鱼吗笋壳鱼指的是尖塘鳢属鱼类的俗称,它们在东南亚的诸多国家以及澳洲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鱼。
从它们的生活环境来看,它们是生活在淡水之中的一种鱼,因此属于淡水鱼的一种。
淡水鱼跟海鱼是相对的,笋壳鱼不是生活在海洋之中的鱼,所以并非海鱼。
从具体的分布来看,笋壳鱼在水质比较清澈的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淡水之中都能生活。
由于笋壳鱼的游泳能力是不太好的,所以从分布的深度来看,笋壳鱼会生活在比较浅的水中,一般来说是不会超过2米的。
从习性特点来看,笋壳鱼又是一种喜欢底栖的鱼,所以它们在不太深的淡水流域之中比较常见。
尤其是在底部的淤泥附近,经常可以见到一些笋壳鱼栖息。
另外,在靠近岸边的一些洞穴或者砂石的缝隙之中,也可能找到一些笋壳鱼。
二、笋壳鱼能在鱼缸里养殖吗上面已经介绍过,笋壳鱼主要的分布地区就是东南亚以及澳洲。
除了生活在野外的笋壳鱼之外,它们也可以生活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
当养殖者养殖它们的时候,一般都是大范围进行的,会用到一个比较大的养殖池,然后放置很多鱼苗在里面,此时水深、水温都比较容易控制。
因此,一般来说不会将它们放在鱼缸里养殖。
若是一定要将它们放鱼缸里,则需要准备一个大一些的鱼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