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分是如何计算的?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16:59:05
字号:

学分,是用于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计量单位,按学期计算,每门课程及实践环节的具体学分数以专业教学计划的规定为准。部分学校也有按学分收费的制度。 大学的学分制度 大学里每一门课程都有一定的学分。只有通过这门课的考试,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只有学分积累到专业要求后才能毕业。如果提前修完所要求课程与学分,还可以提前毕业。学分制是一种更加灵活的弹性学制,为学生在校期间创造了更多的灵活性,包括在一段时间内申请休学、创业,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前毕业以及辅修、攻读其他专业和学位。 部分大学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最低要求学分数,每学期必须如此,如果达不到,会得到成绩警告。每学期最低学分一般计算方法为: 每学期最低学分=总学分/2×(标准学制+2) 同时,每学期修读学分一般不得超过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最高学分,经批准如有超选,超选部分按有关规定加收超选费。每学期最高学分一般计算方法为: 每学期最高学分=总学分/2×(标准学制-1) 1、什么是学分 ?学分(credit)是成功地完成某项科目(course)所获得的分值单位,用于表明学生获得某种证书、文凭或达到某个级别所需要的学习量。 ?对学分所代表的学习量各国都有不同的规定。如美国一些州学分的获得一般按“卡内基单位”计算,每单位代表1学年至少120小时的课堂教学。加拿大顺利修完最低110学时的课程学习就可以获得1学分,最低55学时获得1/2学分。日本文部省新高中课程标准规定,1课时或一节课为50分钟,受35课时的教学为1学分。 ?2、什么是学分制 ?学分制是一种以学分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并以修满规定的下限学分为学生获得毕业资格的基本条件的课程管理制度。它以量化的分值方式,通过学分来记录学生在相应的课程领域的成长经历,以及所达到的发展程度。 ?3、什么是学年制 ?学年制是学年学时制的简称,即学生必须读满规定的学年,修满各学年规定的科目和时数,且能考试合格达到既定标准,才可以毕业获颁证书的一种制度。我国普通高中目前实施的就是学年制。相对学分制,学年学时制是一种刚性课程管理制度。 ?4、什么是学年学分制? ?学年学分制是学年制与学分制的结合或学年制向学分制过渡的一种形式。学年学分制基本上保留普通高中三年的学习年限,但在课程设置上有必修课和选修课,并以学分来计量学生在规定学年中完成的学习量。 ?5、什么是弹性学制? ?许多国家在采用学分计量学生的学习量时,通常结合弹性学制。即学分统计打破学年界限,以整个学段(如本科、专科、高中阶段)为单位,统筹计算学生修习的学分。在规定的年限内,允许学生提前或推后毕业。致使高中没有年级之分,只有第几年之别。 ?弹性学制提供学生更大程度的学习自由,照顾到不同学习需要的学生。然而,考虑到目前我国许多普通中学学校规模大,班额大,加上没有丰富的经验。因此从大的范围来讲,大多数学校只可能尝试学年学分制。当然,在全国范围内,已有小部分学校开展了弹性学制的实验,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试验,不断总结经验。 ?6、课程的学分数如何计算? ?每一个学分等于一个学期内每周一课时(40-45)分钟的课堂学习,并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若单从课时来说,1学分=18课时。 ?7、谁来认定学分? ?学校是高中学生学分认定的主要权力机构。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思想,可以将课程分成学术性与非学术性两大类,由不同的主体认定不同的课程,如下表: ?表1 学分认定的主体及依据 ?学术性课程 非学术性课程 ?领域/科目 语言与文学、数学、外语、人文与社会、科学 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 综合实践活动 校本课程 ?研究性学习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学分认定主体及依据 由学校或教师根据校外统一考试成绩或校内考试成绩或国家课程标准来认定 由学校或教师依据国家课程标准或指南来认定 由校内、外机构或负责人依据学校的有关规定来认定 由教师依据学校的有关规定来认定 ?备注 技术领域暂列非学术性课程。 ?8、每学期的修课学分数有无限制? ?对于学年学分制来说,学生每学期所修习的学分数的上限和下限是有规定的。学生可以按照一定的选课顺序,根据学校课程计划和选课指导教师的建议,在每学期规定修读的学分范围内,允许多修、少修、免修某些课程。

大学学分是如何计算的?

大学里如何获得学分?

1.每学期最少学分=总学分/2×(规范学制+2),每学期最大学分一般计算方式为:每学期最大学分=总学分/2×(规范学制-1)。与此同时,每学期攻读学分一般不能超出专业教学工作计划要求的最大学分,经准许若有超选,超选一部分按相关要求另收超选费。

2.学分的定义:学分是高等院校测算学业时间的单位,学生读够要求的学分才可以大学毕业。高等教育自考考试各专业课程的学分,其测算方法统一要求为:参考全日制一般高等院校相对应课程的讲课时数,及其所需家庭作业时数和各课程在考试准备中的位置来确认的。

3.依照以上测算方法,自考考试要求:大专(基本科)大学毕业的总学分一般不少于70学分,大学本科总学分(不包括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的学分数)列入125至140学分。

4.课程学分要求:一门课程要求是多少学分,是依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该课程在专业总教学工作计划中占的比例所规定的课堂教学时数推算出来的。自考考试参考一般高等院校学分计算方式,来要求每门课程的学分是多少,因而,一个专业的不一样课程的学分可能是一样的,也可能是不一样的。比如计算机管理方法(大学本科)专业,中国革命史和哲学思想全是4学分,而高等数学二是9学分。

众所周知,大学毕业需要修满学分才能毕业 ,下面我作为一名大四学生 就给大家讲讲如何获得学分的几种小方法 :

1.考试成绩 不管是考察课,还是考试课 学习成绩也是有学分的。只不过学分的侧重点不一样。专业课相对来说,有的学校就会高一些,当然也会有特殊的门类,比如政治这门 课程,相对来说都是比较高 的,政治里面的,思想道德 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都是比较高的。除此之外,还有我们的考察课。学 分相对于上一类低,但也是有学分的,再往下面一类是选修课公共课。

2.其他纪律类的学分所获得的一些奖学金,三好学生等等也是增加学分的一种。

3.参加学校的活动比如运动会,比如学校组织的志愿者等。另外还有一些创业创新策划一些的活动,或者学校的文艺晚会。

4.社团类在社团任职,社长学分最多,其他部门部长,也会增加相应的学分。还有副部长等等。或者不任职,但是通过社团参加学校活动,如大型的晚会等等,会按照晚会的大小程度,学校的重视程度相应的给出一定的分数。

5.干部类在班级担任班干部,班长团支书最多,还有其他的班干部,都会增加。在学生会担任一些职务,越高级,越会增加学分的多少。校级和院级类相比,一般院系学生会干的活比较多,所以相对来说,一般学校院系的学分会多一些。

6.校报,新媒体宣传、论文、等写作类在校报发表文章,在省里发表文章,国家发表文章也会增加相应的学分,同理,国家级学分就会多一些,一级一级下降,省级,校级,院级。

7.毕业设计毕业时,会写一些毕业设计,或者毕业论文,根据论文的好坏,也会增加相应的学分。如果被省级看中并获得优秀设计奖,会累积式的增加学分。

总之,大家一定要在大学好好学习。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103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