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主要大学
双一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浙江大学
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宁波大学、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浙江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宁波大学
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民办高校:西湖大学
省教育厅和有关市共建高校:中国计量大学、浙江海洋大学、温州大学
筹建中的中外合作大学:中法航空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
1928年,定名国立浙江大学。抗战期间,浙大举校西迁,在贵州遵义、湄潭等地办学七年,1946年秋回迁杭州。
宁波大学
宁波大学是一所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浙江省、教育部、宁波市共建高校,国家海洋局与宁波市共建高校,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
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邓小平同志题写校名。建校之初,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杭州大学五校对口援建,高起点地开始了办学历程。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前身是杭州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设立,1958年升格为杭州师范学院。1962年,杭州师范学院与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合并,更名为浙江师范学院。
1965年,浙江师范学院从杭州搬迁至金华,1985年更名为浙江师范大学。2000年、2001年、2004年浙江财政学校、浙江幼儿师范学校和金华铁路司机学校相继并入。2015年,学校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现由金华、杭州、兰溪3个校区,19个学院组成。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简称浙工大,位于杭州市,是教育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浙江省首批“省重点建设高校”、国家“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是综合性的浙江省属重点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
浙江理工大学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浙江理工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学校前身——蚕学馆,是杭州知府林启为实现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宏愿于1897年创办的,是我国最早创办的新学教育机构之一。1908年,因办学成绩卓著,被清政府御批升格为“高等蚕桑学堂”。
浙江省大学有:浙江大学、宁波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中国计量大学等。
浙江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交叉学科等13个门类,设有7个学部、39个专业学院(系)、1个工程师学院、2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7家直属附属医院。
学校现有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舟山、海宁等7个校区,总占地面积6890108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797.1万册。截至2021年底,学校有全日制学生63136人、国际学生5609人、教职工9778人,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含双聘)3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31人、文科资深教授15人。
浙江大学注重精研学术和科技创新,主动服务重大战略需求,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了一批开放性、国际化的高端学术平台,汇聚了各学科的学者大师和高水平研究团队,产出了以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势头强劲,《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中华礼藏》、敦煌学等文化传承创新成果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浙江省:
浙江省,简称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杭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界于东经118°01'~123°10',北纬27°02'~31°11'之间,东临东海,南接福建省,西与安徽省、江西省相连,北与上海市、江苏省、安徽省接壤,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
浙江省总面积10.55万平方千米,下辖11个地级市,37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33个县(其中一个自治县)。2021年末,浙江省常住人口为6540万人。浙江全省陆域面积中,山地占74.6%,水面占5.1%,平坦地占20.3%,故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说。浙江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有2878个,大于10平方公里的海岛有26个,是全国岛屿最多的省份。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浙江省生产总值(GDP)为777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1%。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3.2%、3.4%和2.8%,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0%、42.7%和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