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养殖要注意哪些问题?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16:43:15
字号:

甲鱼的养殖技术 一、水温控制 水温20℃~30℃是甲鱼生长的最佳温度范围,水温高于20℃时甲鱼就开始摄食,摄食量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水温低于最佳温度时饲料转化率会降低;水温高于最佳温度时由于活动量增加,饲料转化率也会降低,所以应使水温保持在最佳的温度范围内,过高、过低都会造成饲料浪费。 二、饲料投喂 1.投喂方式。水下投喂适合甲鱼的摄食习性,能使甲鱼摄食速度加快,采用软颗粒饲料投喂比采取块状饲料投喂节省饲料。 2.投喂量控制。甲鱼摄食受环境因素变化的影响很大,当气温、水温发生变化及用药时,应考虑到对甲鱼的影响调整投喂量,一般水下投喂应控制在30分钟内吃完。 甲鱼过量摄食时生长过快,容易导致甲鱼生理负载增加或超负载,引起甲鱼内脏受损而诱发内脏疾病。 3.饲料选择。饲料成本在养殖成本中占40%左右,饲料的投喂方法与所选饲料品质的好坏,决定养殖成本控制的成败。通过最终的效益分析,比较优质饲料与劣质饲料的价格与综合养殖成本,我们就可以走出选择饲料光看价格的误区。 三、水质调控 甲鱼生性喜净怕脏,良好的水体环境是甲鱼稳定生长的重要条件,水质调控工作做得好坏,决定着养殖的成败。 1.充氧。水体充氧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水体中有害气体与有害有机质的含量,要保证充氧设施的畅通。但要选择在固定的时间段内充氧,使甲鱼形成习惯,减少充氧对甲鱼的惊扰。 2.合理使用微生物制剂。微生物制剂的合理使用可以大大节约水质调控及其他方面的投入。 3.排污与换水。定期排污是控制水质的有效手段,换水是调节水质最直接的方式,换水时应根据水质情况决定换水量。 四、病害控制 稚甲入池前要做好消毒工作,入池前用2‰的食盐水溶液浸泡稚甲30分钟。在甲鱼体重50克以前谨防霉菌病的发生,在这个阶段应增强稚甲体质,避免机械性损伤是预防工作的重点;甲鱼体重50~150克时谨防白点病的发生,日常消毒以溴氯制剂为主;体重50克至成甲,谨防疖疮病的发生。 五、添加高效甲鱼饲料配方海肽宝,加入海肽宝后,可以达到如下效果。第一、诱食性极佳。第二、促进消化提高饲料的利用率。第三、提高抗病能力。第四、改善水质。第五、促进生长,养殖的甲鱼肉肥味道鲜美,非常有卖相,降低养殖成本,促进养殖户的增收。

甲鱼养殖要注意哪些问题?

石头鱼也被叫做“玫瑰毒鲉”。它们外观奇特,总体来看像石头一样。它们的身体形状厚而圆,有很多凸起,没有鳞片,呈灰石色,眼睛很小,生长在它们的背部。石头鱼体型不大,体长在30厘米左右。石头鱼是海鱼,在我国主要生活在南方。石头鱼有毒,毒液集中在它们背鳍上棘刺中的毒腺里,在它们捕食的时候毒液就能发挥作用。

一、石头鱼是什么鱼石头鱼也被叫做“玫瑰毒鲉”,是我国的鱼种之一,属于鲉科。从外观来看,石头鱼十分奇特,总体来看就像是一块石头一样,因此才得名,伪装成石头也是它们保护自己的有效手段之一。它们的身体形状比较圆,也比较厚,上面有很多凸起。它们没有鳞片,是灰石色的,腹部的颜色则稍微淡一些。它们的眼睛比较特殊,生长在它们的背部,比较小,不容易观察到。这种鱼的体型并不是特别大,大部分集中在30厘米左右。

从生活环境来看,石头鱼是海鱼的一种,生活在海水之中,从世界范围来看分布较广,在很多国家之中都有。石头鱼在我国主要生活在南方,尤其是偏南的省份之中数量比较多,如台湾、广东、海南等。另外,它们在印度、日本、菲律宾等地方也有,分布较广。石头鱼是有毒的,毒液集中在它们背鳍棘刺的毒腺之中,而且毒性比较剧烈。在它们捕食的时候,这种毒液就能够发挥作用,将猎物麻痹,然后将它们吃掉。石头鱼还是一种可以食用的鱼种,将它们有毒的棘刺去掉,肉质还是比较好的。

二、石头鱼能养殖吗上文已经介绍过,石头鱼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海鱼。一般来说,这种鱼基本没有人工养殖的,都是天然生活在海水之中的。由于它们可以食用,且肉质比较好,因而在市场上对这种鱼也有一定的需求,不过这些基本都是直接从海洋中捕捞上来的,人工养殖的很少,基本见不到。由于这种鱼的背鳍棘刺之中有毒,且毒性相对来说比较剧烈,所以在接触它们的一定要注意,不要被它们的毒液伤到。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100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