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如下:
1、经济类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问题研究;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内需与外需关系研究;后危机时期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研究;世界经济周期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当前防范金融风险问题研究;新形势下我国利用外资问题研究;中国对外贸易不平衡发展趋势研究。
2、管理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管理思想研究;中国近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研究;中国家族企业管理思想研究;管理学科学化和方法论问题研究;管理行为与机制及和谐管理理论研究;行为决策学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3、信息科学类
VB与MATLab混合编程讨论;计算机模拟在建模中的应用;Mat1ab在电子电路设计中的应用;网络信息安全状况研究;信息化新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和绩效评估调查;“信息孤岛”的危害;银行IT与操作风险调查;可视化电子地图的应用;信息网络的体系结构问题。
大学生参加科研训练项目好处:
1、本科毕业论文有了更多的素材。
2、对考研或保研的面试有帮助,如确定研究方向,导师资源,面试答辩等。
3、对于计划读研究生的朋友,因为有了这段履历,能够在硕博期间更快和高效的适应工作。
大学科研处是好部门吗
大学生科研项目申请理由如下:
一、 科研课题申报渠道
1.国家级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有重大课题、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和青年基金题、国家杰出人才科学基金等。“863”计划(新“863”);“十五”攻关计划;“973”基础研究计划
2.省部级课题:部基金(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教育部回国人员启动基金等)。
省自然科学基金、社会发展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重点科研基金等。
3.市、厅级课题。本单位科研基金。横向课题。自选题。
二、 科研申报书的格式
不同渠道,科研申报书不尽相同,但主要内容大体一致。下面,我们就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的格式为代表,作一说明:前置部分,封面,封二(填报说明)。
主体部分:简表
研究项目(包括名称、类别、申报学科、申请金额等);申请者(包括申请者的主要基本情况);项目组(包括主要成员基本情况);研究内容和意义摘要(160个字)
立题依据
项目研究的科学意义与应用前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主要参考文献。
研究方案
研究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本项目的创新之处;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预期研究成果。
研究基础
本项目有关的研究工作已积累和取得的研究工作成绩;已具备的实验条件,尚缺少的实验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申请者和项目组主要成员的学历、科研工作简历、近期发表与本项目有关的主要论著目录和获奖情况。
经费预算:包括支出科目、金额、计算根据及理由。
补充说明部分
申请者正在承担的其他研究项目;申请者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情况;申请者已结题的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完成情况;申请者承诺。
推荐与审批部分
不具高级职称申请者需2名高级职称同行专家推荐;申请者所在单位及合作单位的审查与论证。
书写申请书的基本要求
1.立题依据充分,国内外动态和信息了解清楚;课题科学意义重大,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起点高,学术构思新,有创见;与国内外同类工作相比,有自己的特色,避免重复。
2.课题研究范围不宜过大,内容过多,主攻方向明确、集中;技术路线清楚,设计方案合理可行,研究方法力求先进;充分说明已有研究的基础和技术条件,研究小组的优势和实力。
3.预期结果明确,充分展示预试验的结果,突出把握性和可行性;申报手续完备,各栏目填写完整、齐全、清楚、实是求是;认真选择申报学科专业,以便同行评议和终审顺利通过。
4.研究小组人员结构合理,实力较强,时间保证,符合规定;申请经费合理,恰当。
如何处理课题申报中的诸多关系
1.创新性与可行性的关系;课题大与小、研究内容丰富与精深的关系;形式与内容,科研构想与文字表达的关系
2.酝酿准备与形成标书的关系(厚积薄发,深思熟虑;文献调研要全面、新颖、充分;认真研究申报指南、项目指南;了解已被批准的项目情况;总结申报工作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精心选择学科门类;正确处理热门与冷门,熟悉与生疏之间的关系等。)
3.谦虚谨慎与充分展示自己的实力和已有工作基础的关系;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自身努力与公关工作的关系;利用院内、校内条件与院外、校外条件的关系。
4.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的关系(机遇、公关、宣传);科学思想(Idea)与科学方法的关系;申报本项基金与申报其他基金的关系;可以针对不同基金的要求、特点,适当变换,多渠道申报。
大学科研处是好部门吗如下:
科研处是主管全校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工作的职能部门,现设四个科室,分别为项目管理科、平台管理科、成果管理科、学科建设办公室。具体职责如下:
1、负责编制学校中长期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各项规章制度,部署、落实全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工作;
2、负责学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的资源配置、统筹协调工作;
3、负责组织各级各类学科建设、科研项目、科技平台、创新团队等的申报和推荐、验收和结题、考核和评估等工作。统筹跨学院跨学科各类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4、负责学科建设、科研资助经费、绩效经费的划拨,做好各类经费预算审定与调整,加强经费使用的管理和监督;
5、负责组织专利、软件著作、质量标准等各类知识产权的申报与审核、保护与管理工作;
6、负责各级各类科研成果认定、登记及统计上报工作;
7、负责组织各级各类科研成果的奖励申报工作;
8、负责组织校地科研合作和服务社会工作,推进科研成果转化;
9、负责学校学术交流活动和科普宣传工作,做好学校学术团体的宏观管理工作;
10、负责学校学术委员会秘书处、科协秘书处的相关工作;做好学校学术道德规范的监督工作;
11、负责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工作;
12、负责学报的策划、组稿、编辑、出版、发行、年检、统计等工作;
13、加强各类科研政策解读与指导,提高科研服务水平,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14、负责建立投入、评估和考核机制,提升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水平;
15、负责承办学校和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