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王朝是刘知远的同父异母兄弟。他曾以颜为姓,因脸黑麻木,故称颜昆仑。早年在晚唐李思远的一所军校任职,后被调到中书令。坐下后,他就死了。因为刘知远救了他,他才免于死亡,并被流放到周舫。
契丹灭亡后,刘知远起兵太原,慕容燕朝叛出周舫,被拜为镇宁军。他曾与田萍的军队合作,使高杭州攻击杜仲威。两个人都各有各的看法,慕容燕超几次侮辱欢乐岛。刘知远得知此事后,送了一份礼物给周,并勒令慕容燕朝赔礼道歉。杜仲伟走后,刘知远以周为天雄军节度使,慕容延超为泰宁军节度使。
甘_三年,石等人被杀,郭威起义。刘成友让慕容燕超等人在北京镇守。郭威大军攻打京城,慕容燕朝和开封尹厚义在北郊抵抗,刘成友外出打工。结果后羿投降,慕容燕朝打败兖州,遇到刘成友。
郭威称帝后,诏令安慰慕容燕朝,称其为弟。慕容超非常害怕。不久,刘敏在太原称帝,建立了北汉,并建立了自己的军队来攻击周。慕容朝借此机会,与南唐李_接触,揭竿而起反抗周朝。很快,北汉和唐都被打败了。
公元952年,第二年,郭威派行军护卫,命令河科省使臣前往荀子攻打慕容延超,慕容延超封城自卫。同年五月,郭威亲侵,兖州破。慕容燕超夫妇下井而死。
奇奇开了一家当铺。
慕容朝是五代汉武帝刘知远的同门兄弟。当他成为我们在兖州的朋友时,他以政府的名义建立了一个兵库。每天穷人来典当货物的络绎不绝,生意兴隆。慕容超获利颇丰。贪婪的蛇吞下了大象,但慕容燕超并不满足。他希望天上有银子,银行里的银子堆积如山。
不知道天上地下的钱终于到了。
皇室家族开始了伪钞生意。
原来有一天,当铺掌柜意外收到一锭假银,是那种表面黑铁胎的“铁胎银”,和真银没多大区别。慕容超没有责怪店主,而是抓住了制造“铁胎银”的人,掌握了制造“铁胎银”的技术。
此后,“铁胎银”源源不断地送到慕容燕超的典当行。穷人被骗被剥削,我们慕容燕超大人的银库却堆积如山,赚的是老百姓的血汗钱。
不久,周太祖郭威率军南下,后汉的小朝廷岌岌可危。慕容朝被围困在兖州城,守城将士怨声载道,士气低落。慕容超部下祝曰:“今日有仇。你不应该沮丧。我会奖励那些努力杀敌的人。我在密室里藏了几千块银子,我全给你!”士兵们相视一笑,锐利的目光如冷箭一般射向慕容燕超。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句“留着你的铁银,谁在乎?”“没有人会为他工作”。结果兖州城被攻破后,慕容燕超夫妇下井而死,在银库里留下了大量的“铁胎银”。
贪婪就像一块磁铁。每一步都是山沟。越陷越深,最后难以自拔。
第二十二回原文_翻译及赏析
核心提示:从杜甫晚年写的带有这些回忆的诗中可以看出,他这段时间过得相当轻松自在,仿佛是在打猎和歌唱中度过的。
1972年春天,像往常一样,河南省珙县一户人家生了一个男孩。鲁迅老师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一户人家生了男孩,人们都来祝贺。这个,这个孩子以后会升职;这么说,这个孩子以后会很有钱毕竟谁也无法预测一个孩子的未来,他会有怎样的生死。
看着这个孩子出生的父母家人,远亲近邻,甚至不知道,这个叫杜甫的婴儿长大后,将经历战乱饥荒,尝尽人间辛酸。所有这些经历,都会融化成一颗诗意的心,送进不朽的篇章,为他赢得后人的希望。
1300年后,杜甫的名字仍然活着,就像他的诗一样。然而,人们所熟悉的诗人杜甫,只是他人生的一个片段。
生活在狩猎和歌唱中。
其实杜甫59年的人生并不像现在人们想的那么穷、那么苦、那么苦,至少他和千年里其他公子哥儿一样度过了前半生。
杜甫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官的官僚家庭。祖先是晋代将军杜预,也是一位著名的学者。祖父杜沈燕是武则天时期的著名诗人,所以杜甫曾自豪地说“诗是我的家”。其父杜宪在兖州任司马,在奉天县任县令。富裕的家庭为杜甫提供了良好的教育和良好的成长环境。
杜甫两岁多的时候,母亲去世了,但是杜甫在襁褓中并不缺少母爱。他的父亲忙于做官,把他留给了洛阳的姑姑,姑姑待她比亲生的还要好。杜甫3岁左右的时候,他和姑姑的孩子同时感染了流行性疾病。这位阿姨尽了最大努力照顾他,但她自己的儿子却失去了生命。长大后,杜甫与人交谈时常常泪流满面。
杜甫6岁时随父亲观看了公孙大娘的剑舞,印象深刻。当时著名的舞蹈家、书法家张旭看了她的表演,草书大有长进。后来佛被称为“”,杜甫最终被称为“诗人盛”。
杜甫7岁时就会写诗。他曾在诗中说:“七岁思强,张口吟凤凰。”十四五岁开始与文士、官员交往,出入书法场所,受到前辈的称赞。不过,那时的杜甫也不是只会摇头背诗的“书呆子”。他自己写了一首诗,说:“我记得我十五岁的时候还是个孩子,健康得像头黄牛犊。梨子和枣子在宫廷的前八个月就成熟了,树一天能长上千倍。”可见他当时是多么的调皮好动!
20岁以后,杜甫过着浪迹天涯的生活,这是唐代文人的时尚。先在南方吴越等地,后在山东、河南结交名士,张扬自己的名声,对自己的才能相当自信。他说“醉了便见八极,世间万物皆无量”。此时的大唐社会欣欣向荣,年富力强。杜甫,一个雄心勃勃的年轻人,登上泰山,写下了这样的英雄句子:“登上顶峰,你就会看到,其他的山在天空下都显得矮小。”。
当时杜甫家境殷实。他虽然不做生意,也不做大官,却不为生计发愁。到了洛阳,他在祖坟所在的首阳山下建了庄园,与当地人学习交往。
1974年3月,被唐玄宗还钱的李白路过洛阳,见到了杜甫。闻一多老师有一句很有诗意的评语:“要做三路鼓点,然后提笔蘸金墨,写大书而特书。”因为在我们四千年的历史中,除了孔子和老子相遇,没有什么比这两个人的相遇更重要、更神圣、更难忘了。"
事实上,杜丽据说是杜甫去世多年后发生的事情。其实李白是当时举世闻名的诗人,比杜甫大11岁;杜甫只是一个鲜为人知的非常崇拜李白的后生少年。他和李白一起漫游,拜访道士,爬慈恩寺塔。后来高适也来了,三五好友一起,追鹰追兔,喝酒唱歌。“性,傲慢,酗酒,嫉妒,欲望.齐赵之间,秋妈相当狂。相户爱丛台上,冬猎青山旁。”从他晚年写的这些回忆的诗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他过得相当安逸,仿佛是在打猎和唱歌中度过的。
罕见的模范丈夫
在悠闲舒适的生活中,爱情也如期而至。杜甫29岁时,娶了弘农县农书记杨仪19岁的女儿为妻。农民掌管钱和粮食。一般来说,杜甫的岳父是县财政局的副局长。我们不知道杨的名字,但他们夫妻很恩爱。
在中国古代宗法专制的时代,男人纳妾是非常普遍的,所谓的忠贞爱情往往只是一时的甜蜜。杜甫可以和杨在一起一辈子。他们的爱就像潺潺的流水。虽然没有惊涛骇浪,也不轰轰烈烈,但从不停歇。
杜甫结婚没几年,父亲去世,经济来源突然消失,生活日益贫困。后来唐朝战乱,杜甫一家四处逃难,贫穷、疾病、频繁的分离、恐惧成为这个家庭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然而,无论他有多苦多穷,杜甫都没有离开过杨,而杨总是娇弱的肩膀上扛着锄头耕田,背上行囊就逃,跟在妻子和丈夫后面。
杜甫从来没有写过一首千古传唱的爱情诗,但在历代诗人中,他大概是作品中“妻”字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为妻子写的最著名最感人的一首诗是月夜。76年,杜甫在长安求官,将妻儿留在兖州与姐夫相依为命。一天晚上,杜甫写了一首诗月夜,其中最后四句专门用来表达他对妻子的思念:“她的云发带着薄雾,她的玉肩在月亮上是冷的。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再次躺在屏幕上,看着这明亮的光,不再流泪?"那时候杜甫已经44岁,已经结婚多年,但是他写的诗却像新婚夫妇写的一样。
1979年,关中大旱大荒,定居铜鼓的杜甫一家陷入了从未有过的饥寒交迫状态。他写了一首伤感的诗,让人落泪:“10岁拾一橡栗,必遭拘,黄昏山谷寒。”天寒地冻,杜甫不得不捡橡树果给老婆孩子当饭吃,不然就在地里挖野芋头。
还有一种说法,是杜甫晚年生活稍微稳定的时候说的。"老太太画纸下棋,小孩敲针做鱼钩。"每一个字都是朴素的幸福。
被朱列出来。
杜甫是个多情的人。他对亲朋好友、邻里路人、自然山川,甚至微小的花鸟植物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热爱,懂得欣赏美,懂得珍惜美。
关于,孔子说:“钓鱼不重要,但钓鱼不是为了住宿。”他认为无网捕鱼和射杀归巢的鸟是“仁”的表现。杜甫曾经在面对江上密网困住的鱼时,表达过“物以有限而物以蔽之,仁者心以慈悲为怀”的感慨。“山河若待,花柳更无私”。所以,杜甫是高尚的。
王安石曾在北宋写过一首名为杜甫画像的诗,说“惟公之心古,而少之,我愿走一趟从公到死的路。”我猜杜甫你的心是罕见的,连三代古圣都罕见。我多么渴望你从死亡中回来,和我成为朋友!
南宋理学家朱一生批判历史人物不计其数,曾列举历史上五大人物
当然,杜甫写的是战争民生,被称为“诗史”。但是,我们要知道,真实再现历史的不一定是好诗。描写穷人的悲惨和社会的黑暗并不总是一首好诗。为什么杜甫的诗会让那么多贵族文人仰望?归根结底是杜甫强大的内心和情感。
人们甚至忘了,他年轻时也有过“一棵树一天能长一千倍”的调皮瞬间;忘记他无拘无束的唱歌喝酒的生活;我也忘记了和老伴幼子在杜甫草堂下棋画画的平淡.他留给后人的标准形象,只是看着那个在秋风中瑟瑟发抖的可怜老人,有些可惜。
第二十二回
褚人获
驰令箭雄信传名 屈官刑叔宝受责
诗曰:
四海知交金石坚,何堪问别已经年。
相携一笑浑无语,却忆曾从梦里回。
人生只有朋友,没有君臣父子的尊严。有兄弟的友爱,更有妻子前亦说不得的,偏是朋友可以相商。故朋友最是难忘,最能起人记念。况在豪杰见豪杰,意气相投,彼此没有初相见的嫌疑,也没贫富贵贱的色相,若是知心义盟好友,偶然别去,真是一日三秋,常要寻着个机会相聚。时值三秋,九月天气,单雄信在家中督促庄客家僮经理秋收之事。正坐在厅上,只见门上人报王、李二位爷到。单雄信听了,欢然迎出门来,邀他二人下马进内,就拉在书房中,列下些现成酒肴,叙向来间阔。雄信道:“前岁底接兄华翰,正扫门下榻,怎直至今日方来?”伯当道:“前时自与兄相别,李玄邃因杨越公府上相招,自入长安,后弟又自他处迁延,要去长安会李见时,路经少华山,为齐国远所留,住彼日久,书达仁兄,到宝庄来过节盘桓。不期发书之后,就遇见齐州秦大哥。”雄信惊呼:“他在舍下回去,今闻得在总管标下为官,怎么在关中又与兄相会?”伯当道:“叔宝因本官差遣赍礼,到京中杨越公拜寿,就鼓起长安看灯的兴来,失信于仁兄。将到长安六十里远永福寺内,遇见太原唐公的令婿柴嗣昌。叔宝当初在植树岗,曾救他令岳一场大难,故此起个祠堂报德,叫做报德祠。叔宝因看祠言及,就被嗣昌晓得了,留住在彼处。过了残年,正月十四日进京,十五日就惹出泼天祸来,打死了宇文公子。”雄信吐舌惊张道:“吓杀我,我传闻有六个人在长安大乱,着忙得紧,不知何人。后来打听的实,说是太原李渊的家将,我到放心了。却是你们做的这一件事!”李玄邃道:“这节事也太猛浪,若不是唐公脚力大,宇文述拿不著实迹,几乎把一桩大祸葬在我族兄身上。”单雄信道:“这等叔宝已久在家中了。”伯当道:“当夜他即散去。”雄信道:“我几番要往山东去看他,没有个机会,今日闻贤弟之言,却又引起我往山东的兴头来。”伯当道:“小弟们一则因别久来看兄,二则要邀兄往山东去。”雄信道:“有什么事来?”伯当道:“今年九月二十三日,是叔宝令堂老夫人整寿六旬。叔宝是个孝子,京师大闹之后,分手匆匆,马上嘱咐:‘家母整寿,九月二十三日,兄如不弃,光降寒门。’故此我到长安寻了李兄,又偶然长安会了柴嗣昌,他在京中为岳翁构干甚事,谈起拜寿,他就欣然说岳翁有银数千两,要赠叔宝,他要回家取了送去。故我先与玄邃兄来,拉你同往。”正是:
纵联胶漆似陈雷,骨肉情浓又不回。
嵩祝好神犹子意,北堂齐进万年杯。
雄信道:“此事最好,只是一件:我的朋友多,知事的说,伯当邀雄信往齐州,与叔宝母亲拜寿。不知事的道,雄信为人待朋友自有厚薄,往山东与秦母拜寿,只邀了王伯当去,不携带我一走,却不怪到我身上来!”李玄邃道:“小弟有个愚见,使兄一举两得。”雄信道:“请教。”李玄邃道:“兄何不把相知的朋友,邀几个同往:一者替叔宝增辉,二者见兄不偏朋友。叔宝还在不足的时候,多带些礼物去,也表得我们相知的意思。”雄信道:“好却只是一件:都是潞州朋友,如今传贴邀他去,恐路有远近不同,在家与不在家,路途往返,误了寿期,反为不美。我也有个道理,二位且自饮酒。”雄信回内书房,取了二十两碎银,包做两包,拿两枝自己的令箭。雄信却又不是武弁官员,怎么用得令箭?这令箭原是做就的竹筹,有雄信字号花押,取信于江湖豪杰,朋友观了此筹,如君命召,不俟驾而行。把这两枝令箭,安在银包两处,用盘儿盛着,叫小童捧至席前,当王、李二友发付,叫两个走差的手下来。门下有许多去得的人,一齐应道:“小的们都在。”雄信指定两个人道:“你两个上来,听我吩咐。着你两个槽头认缰口,备两匹马,一个人拿十两银子,为路费草料之资,领一枝令箭分头走。一个从河北良乡涿州郡顺义村幽州,但是相知的,就把令箭与他哨,九月十五日二贤庄会齐,算就七八个日子,到齐州赶九月二十三日,与秦太太拜寿。九月十五到不得二贤庄,就赶出山东,直至兖州武南庄尤老爷庄上为止。这东路的老爷,却不要枉道,又请进潞州,收拾寿礼,在官路会齐,同进齐州拜寿。”二人答应,分头去了。正是:
羽檄飞如雨,良朋聚若云。
王伯当、李玄邃,在单员外庄上饮酒盘桓。十四日,北路的朋友就到了三位,良乡涿州顺义村幽州,是张公谨、史大奈、白显道。明日就要起身。雄信又叫手下拿两封柬帖,对伯当道:“童佩之、金国俊,昔年与叔宝也曾有一拜,不要偏了二人,拿帖请他山东走走。”童佩之、金国俊,相邀济南府,与叔宝母亲拜寿,却问来人,又知外日北路朋友皆到,随即收拾礼物,备马出城,到二贤庄会诸友,叙情饮酒。次日绝早起身,宾主八人,部下从者不止十余人,行囊礼物,随身兵器,用小车子车著,也有个打前路的骑马在前途,先寻下处,过汝南奔山东一路而来。
九月间,金风送,树叶飘黄,众豪杰拍鞍驰骤。正走之间,只见尘头乱起,打前站的发马来报:“众老爷,到山东界内,前有绿林老爷拦住,一位少年在前厮杀,不好前去。”这个手下人为何称呼绿林中叫老爷,要烧得这八个人里面,倒有好几个曾在绿林中吃茶饭的,因此碍口,只得叫老爷。雄信以为得意,马上笑道:“不知是那个兄弟,看了我的令箭,在中途伺候,随便觅些盘费了。著那个前去看看?”童佩之、金国俊二人只道是自己豪杰,不知绿林利害,便对雄信道:“小弟二人愿往。”纵马前去。雄信在鞍鞒上对伯当点头道:“这两个兄弟,虽是通家,不曾见他武艺,才闻绿林二字,他就奋勇当先。”伯当摇头:“单二哥,此二友去得不好。”雄信道:“为何?”伯当道:“他二人在潞州当差,没有什么方情,闻绿林二字,他就有个薰莸不相容的意思。他没有方情,就不认得那拦路的人,拦路的却也不认得他。言语不妥,就厮杀起来,这童、金二友,倘有差池,兄却是拿帖邀他往山东来的,同行无疏伴,兄却推不得干系。他两个本领若好,拦路的朋友有失,却是奉兄令箭等候的,伤了江湖人信义。”雄信道:“贤弟说得有理,你就该去看看。”伯当道:“小弟却不敢辞劳。”取银矛纵马前来,见尘头起处,果然金、童败将下来,却是柴嗣昌与王伯当相期来贺叔宝。他带得行李沉重,衣装炫耀,撞了尤俊达、程咬金触他的眼,拦路要截他的。这柴嗣昌也有些本领,只是战他两个不下,恰好金、重两人赶来,便拔刀相助。不知这程咬金逞著膂力,那里怕你,留着尤俊达与柴嗣昌恋战,他自赶来,没上没下一顿斧,砍得金、童两个飞走,他直追下来,好似:
得霜鹰眼疾,觅窟兔奔忙。
金、童两个见王伯当道:“好一个狠响马!”伯当笑一笑,让过二人,接住后边,马上举枪,高叫:“朋友慢来,我和你都是道中。”咬金不通方语,举斧照伯当顶梁门就砍,道:“我又不是吃素的,怎么道中?”伯当暗笑:“好个粗人,我和你都是绿林中朋友。”咬金道:“就是七林中,也要留下买路钱来。”斧照伯当上三路,如瓢泼盆倾,疾风暴雨,砍剁下来。伯当手中的枪不回他手,只是钩撩磕拨,搪塞斜避,等他齐力尽了,斧法散乱,将左手枪杆一松,右手一串,就似银龙出海,玉蟒伸腰,奔咬金面门锁喉,刺将上来。伯当留情,刚到他喉下,枪就收回,不然挑落下马。咬金用斧来勾他的枪,勾便勾开了,连人带马都闪动招架不住,拍马落荒。伯当随后追赶,问其来历。咬金叫:“尤员外救我!”这时尤俊达又为柴嗣昌战住,不得脱身。到是伯当见了道:“柴郡马,尤员外,你两人不要战,都是一家人,往齐州去的。”此时三人惧下马来相见。程咬金气喘吁吁的,兜著马在那厢看。尤俊达也叫来相见。尤俊达对伯当道:“曾见单二哥否?”伯当望后边指道:“兀那来的不是雄信!”因金、童两个去道响马甚是了得,故此单雄信一行忙来策应。一到,彼此相叙。正是:
莫言萍梗随漂泊,喜见因风有聚时。
伯当对雄信道:“这便是柴郡马。”都序齿揖了。单雄信道:“还有适才大膂力的朋友呢?”尤俊达道:“是敝友程知节。”大家也都大笑,见了礼。尤俊达要留众人回庄歇马。雄信道:“今日是九月二十一日,若到宝庄,恐误寿期。拜寿之后,尊府多住几日。贤弟的礼物可曾带来?”俊达道:“不过是折干的意思。”
共十一友同进济南。离齐州有四十里地,已夕阳时候,到了义桑村,有三四百户人家。这个市镇,因遍地多种桑麻,且是官地,任凭民间采取,故叫做义桑村,春末夏初蚕忙时,也还热闹。九月间秋深天气,人家都关门闭户,只有一家大姓,起盖一带好楼,迎接往来客商。手下人都往义桑村投店。众豪杰至店门下马,店主著伙家搬行李进书房,马牵槽头上料,众豪杰邀上草楼饮酒。忽然官路上三骑马赶路而来。这三骑却是何人?乃幽州罗公差官,为雄信令箭,知会张公谨、史大奈、尉迟兄弟闻知,史大奈还是新旗牌,没有职任,打发他先行。尉迟兄弟打手本,进帅府知会公子罗成。公子与母亲讲,老夫人却也记得九月二十三日,是嫂嫂的整寿,商议差官送礼,尉迟托公子撺掇谋差山东,假公济私,就与秦母拜寿。这来的就是尉迟南、尉迟北,却还带一名背包袱的马夫,共是三骑马。恰好那日也到义桑村。主人柜里招呼二位老爷道:“齐州还有四十里路,途中没有宿头,在小店安歇了罢。”尉迟吩咐,叫手下把包接过,尉迟兄弟下马进店,主人出柜相迎道:“二位先前有几位老爷,一行楼上饮酒多时,言语想是醉了。二位老爷却是贵客,上楼恐有不便。楼下有一张干净的座头,就自在用晚饭罢。”尉迟甫道:“这主人着实知事,那酒后的人,我们不好和他相处,就在楼下罢。”主人吩咐摆上酒饭,兄弟二人自用。
且说楼上的那十一个豪杰,饮酒作乐。酒方半酣,独程咬金先醉。他好酒。遇了酒直等醉才住,拿这一杯酒在手中,又想那心上这些穷事:“在关外多年,何等苦恼。回家不久,遇尤员外相邀长叶林,做了这桩生意,今日结交天下豪杰,我也快活。”这些话在腹内踌躇,他胸里有这个念头,口里就叫将出来。吃干了这钟酒,把酒钟往桌上狠狠的一放,就像自己呼干的,叫一声:“我快活!”手放杯落,杯如粉碎,还不打紧,脚下一蹬,把楼板蹬折了一块。
量为欢中阔,言因醉后多。
山东地方人家起盖的草楼,楼板却都是杨柳木锯的薄板,上又有节头,怎么当得他那一脚?蹬折楼板,掉下灰尘,把尉迟兄弟酒席,都打坏了。尉迟南还尊重,袖拂灰尘道:“这个朋友,怎么这样村的!”尉迟北却是少年英雄,那里容得,仰面望楼上就骂:“上面是什么畜生,吃草料罢了,把蹄子怎么乱捣!”咬金是容不得人的,听见这人骂,坐近楼梯,将身一跃,就跳将下来,径奔尉迟北。尉迟北抓住程咬金,两个豪杰膂力无穷,罗缎衣服,都扯得粉碎,桌球劈拍,拳头乱打。还亏那草楼像生根柱棵,不然一霎儿就挨倒了。尉迟南不好动手帮兄弟,自展他的官腔,叫酒保:“这个地方是什么衙门管的?”觉道他就是个官了。雄信楼上闻言,也就动起气来,道:“列位,下边这个朋友,出言也自满。野店荒村,酒后斗殴相争,以强为胜,问什么衙门该管,管得着那一个?都下去打”那问甚什么衙门,该管地方的!却是幽州土音,上面张公谨,却是幽州朋友。公谨道:“兄且息怒,像是故乡里的声音。”雄信道:“贤弟快下去看。”
公谨下楼梯,还有几步,就看见尉迟南,转身上来对雄信道:“却是尉迟昆玉。”雄信大喜,叫速速下去。尉迟南看见公谨,同一班豪杰下来,料是雄信朋友,喝退尉迟北。尤俊达也喝回程咬金。咬金、尉迟,更换衣服,都来相见,彼此陪礼。主人叫酒保拿斧头上楼,把蹬坏的一块板,都敲打停当,又排一桌齐整酒上去。单雄信一干共十三等好汉,掌灯饮酒。这一番酒兴,都有些闹阑了,各人好恶不同,爱饮的,楼上灯下,残肴剩酒行令猜拳;受不得劳碌的,叫手下打了铺盖,客房中好去睡了;又有几个高兴的,出了酒店,夜深月色微明,携手在桑林里面,叙相逢间阔之情。楼上吃酒的张公谨、白显道、史大奈,原是酒友,因大奈打雷台,在幽州做官,间别久了,要吃酒叙话。那童佩之、金国俊,日间被程咬金杀败了一阵,骨软筋酥;柴嗣昌也是骄贵惯了的人,先去睡了。单雄信、尤员外、王伯当、李玄遂、尉迟南这五个人,在桑林中说话良久,也都先后睡了。
到五鼓起身进齐州。这义桑村离州四十里路,五鼓起身,行二十里路天明,到城中还有二十里路,就有许多人迎接住了。不是叔宝有人来迎,却是齐州城开牙行经纪人家接客的后生。各行人家口内招呼,有祟柴米粮,贩卖罗缎,西马北布,本植等行,乱扯行李。雄信在马上吩咐众人:“不要乱扯,我们自有旧主人家,西门外鞭杖行贾家店,是我们旧主。”原来贸润甫开鞭杖行,雄信西路有马,往山东来卖,都在贾家下,如今都也有两个后生在内。说起就认得是单员外:“呀,是单爷,小的就是贾家店来的了。”雄信道:“著一个引行李缓走,著一个通报你主人。”却说贾润甫原也是秦叔宝好友,侵晨起来,书房里收拾礼物,开礼单行款,明日与秦母拜寿。后生走将进来道:“启老爷,潞州单爷,同一二十位老爷,都到了。”贾润甫笑道:“单二哥同众朋友,今日赶到此间,也为明日拜寿来的,少不得我做主人。把这礼物且收过去,不得自家拜寿了,毕竟要随班行礼。”吩咐厨下庖人,客人众了,先摆十来桌下马饭,用家中便菜,叫管事的入城中去买时新果品,精致肴撰,正席的酒,也是十桌摆,手下人虽多,多把些酒与他们吃。叫班吹鼓手来,壮观壮观。自己换了衣服,出门降阶迎接。
雄信诸友,将入街头,都下马步行,车辆马匹俱随后。贾润甫在大街迎住。雄信让众友先行,进了三重门里,却是大厅。手下搬车辆行囊,进客房;马摘鞍辔,都槽头上料。若是第二个人家,人便容得,容不得这些大马。这马都有千里龙驹,缰口大,同不得槽。有一匹马,就要一间马房。亏他是个鞭杖行人家,容得这些马匹。众人大厅铺拜毡,故旧叙礼对拜,不曾相会的,引手通名,各致殷勤。坐下点茶,摆下马饭。雄信却等不得,叫道:“贾润甫,可好今日就将叔宝请到贵府来,先相会一会?不然明日倘然就去,使主人措办不及我们的酒食。”贾润甫想道:“今日却是个双日,叔宝为响马的事,府中该比较。他是个多情的人,闻雄信到此,把公事误了,少不得来相会。我不知道他有这件事,请他也罢了,我知道他有这件事,又去请他,教他事出两难。”人又多不便说话,只得含糊答应道:“我就叫人去请。”又向众人道:“单二哥一到合下,就叫小弟差人去请秦大哥,只怕就来了。”贾润甫为何说此一句?恐怕众朋友吃过饭,到街坊顽耍,晓得里面有两个不尴尬的人,故说秦大哥就来,使众人安心等候,摆酒吃就罢了。正是:
筵开玳瑁留知己,酒泛葡萄醉故人。
不说贾润甫盛设留宾。却说叔宝自当日被这干公人,攀了下来,樊建威也只说他有本领,会得捉贼,可以了得这件公事,也无意害他。不知叔宝若说马上一枪一刀的本领,果然没有敌手,若论缉听的事,也只平常。况且没天理的人,还去拿两个踪迹可疑的人,夹打他遮盖两卯,他又不肯干这样事,甘著与众人同比。就是樊建威心上,也甚过不去,要出脱他,那刘刺史也不肯放,除是代他赔这宗赃银,或者他心里欢喜,把这宗事懈了去。这干人也拿不出三千两银子,只得随卯去比较,挨板儿罢了。这番末限,叔宝同五十三人进府。刘知府着恼,升堂也退,巳牌时候才开门。秦琼带一干人进府,到仪门,禁子扛两捆竹片进去,仪门关了,问秦琼响马可有踪迹,答应没有踪迹。刘刺史便红涨了脸道:“岂有几个月中,挨不出两个响马的道理!分明你这干与他瓜分了。把这身子在这里挨,害我老爷,在这里措置赔他。”不由分说,拔签就打,五十四家亲戚朋友邻舍,都到府前来看,大门里外,都塞满了。他这比较,却不是打一个就放一个出来,他直等打完了,动笔转限,一齐发出五十四人,每人三十板。直到日已沉西,才打得完,一声开门出来,外边亲友,哭哭啼啼的迎接。那里面搀的扶的,驮的背的,都出来了。出了大门,各人相邀,也有往店中去的,也有归家饮酒暖痛的。只有叔宝他比别人不同,经得打,浑身是虬筋板助,把腿伸一伸,竹片震裂,行刑的虎口皆裂。叔宝不肯难为这些人,倒把气平将下来,让他打。皮便破了,不能动他的筋骨。出了府来,自己收拾杖疮。正是:
一部鼓吹喧白昼,几人冤恨泣黄昏。
上一章回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