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日本三菱重型火鸟轰炸机的详细参数是什么?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16:11:58
字号:

日本三菱重型火鸟轰炸机又名九六式陆上攻击机,是日本海军1930年代中期研制的远距离岸基轰炸机,有11型(G3M2A)、21型(G3M2B)、22型(G3M2C)、23型(G3M3)四种机型。x0d96式陆上中型攻击机 11型 G3M2A 的详细参数为x0d翼 面 积:75.00m2x0d自 重:4,770kgx0d最大重量:7,642kgx0d最大航速:350km/hx0d续航距离:4,000kmx0d上升限度:7,500mx0d螺 旋 桨:3叶定速螺旋桨x0d发 动 机:标称790马力 三菱 [ 金星 ] 3型复列星型气冷14缸发动机 ×2x0d乘 员:7名x0d武 装:7.7mm旋回机枪×3 航空鱼雷×1 或 航空炸弹 800kgx0d总生产数:1048架x0dx0d日本96式陆上攻击机的历史介绍x0d1930年代日本海军策划日后对英美开战的构想,日本海军认为,海军必需有一种远距离的岸基大型轰炸机,在开战时可以直飞敌人后方纵深重要基地,利用鱼雷与炸弹攻击对方舰艇,港口,工厂,机场等重要设施,力争在双方主力决战之前就大幅度削弱敌人的实力,使自己的主力舰队可以在决战中,顺利的击败已经被严重削弱的敌人。于是在1934年日本海军提出了9试中型陆上攻击机开发任务书,要求该机能够用炸弹与鱼雷轰炸1500公里以外的陆上与海上目标,并且具有当时战斗机的飞行速度。当时的日本航空工业还并不发达,日军的航空武器大多数都是由外国公司设计,发动机多数靠进口或仿制,而且国外发达国家也没有研制过这样性能的轰炸机,当时的战斗机与轰炸机多数都还是些双翼飞机,航程一般不过1000公里,这样高的性能指标对日本的航空制造工业与设计能力水平都是个考验。x0d而日本三菱公司奇迹般地完成了该机的设计任务,当时三菱公司研制成功了新型大功率航空发动机,所以设计9式中型陆上攻击机就有了一定的可行性,为了提高飞行速度,三菱公司果断的放弃了双翼机设计,使用了单翼设计,并且采用了可收放起落架减小飞行阻力,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可收放起落架的单翼飞机之一,机身则为全金属单壳式结构,公司编号G3M。G3M的试飞成功标志着1930年代中期,日本的航空设计制造技术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G3M试飞期间还曾到国外去展示了,当时欧美国家虽然觉得G3N的确水平很高,但又认为G3N肯定不是日本独立设计制造的。G3N在1936年正式被海军订购,海军称其为96式陆上中型攻击机。x0d1937年96式陆上中型攻击机开始投入实战,大肆轰炸中国内陆,1937年8月14日96式陆上中型攻击机首次作战,从台湾起飞对杭州笕桥空军基地和安徽广德基地进行轰炸,被中国空军第四大队的27架霍克-3战斗机拦截,被击落3架,另有3架被严重击伤。战争中96式中攻作为日本海军侵华轰炸机的主力,除对前线抗日国军阵地狂轰滥炸以外还对南京,南昌,武汉,成都,重庆等城市进行长期轰炸,造成中国军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x0d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96式陆攻机轰炸菲律宾、马来西亚,并在马来地区用鱼雷击沉了英国部署在远东地区的反击号战列巡洋舰与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重创英国远东舰队。太平洋战争初期日军96陆攻发挥了重大作用,对英军,美军,荷军都造成了重大损失,战争中期由于有速度更快,载弹量更大的1式陆上攻击机接替,96式陆攻就退出了第1线改装以后充当海上反潜巡逻机,一直使用到战争结束。

二战时期日本三菱重型火鸟轰炸机的详细参数是什么?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094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