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好种蝎,是发展人工养蝎的基础;而放养蝎子密度的大小,是直接关系到养蝎成败的关键。
因此,种蝎要挑选个体中等,健壮的公、母蝎,而蝎子属于冷血动物,没有互爱性它们之间生来就具有互相残杀的本性。
为了避开蝎子这种互相残杀的本性,就要限制蝎子的活功区域,采用密封、固定、限量的大棚式养殖方法,或是采用盆养、瓶繁、池育的“三分”模式,集盆、瓶和池于一体,这样便于管理,易于观察且清理方便。
饲料多样化:
蝎子为肉食性动物,喜吃质软多汁昆虫。投喂时应以肉食性饲料为主,饲喂的小昆虫的种类愈多愈好。种类不同的昆虫体内含有不同的氨基酸,而不同的氨基酸对蝎子的生长、发育、产仔及蜕皮等均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所以说饲料的种类愈多就能更全面的增加蝎子的营养,投食时间一般应放在天黑前1小时进行。每次投喂量应根据蝎群及蝎龄的大小适量供应。
总之在供料时要把握好以下两个原则:昆虫类饲料要以“满足供应、宁余勿欠”为原则,组合饲料要以“限量搭配、宁欠不余”为原则,供水时间应放在投食前两个小时进行。
1、环境:蝎子一般采用池养,池外壁可用少量灰浆堵塞砖缝,防止蝎子从缝隙中外逃。
2、温度:蝎子喜温暖,环境温度需要控制在28~38℃之间,冬季温度低,需要做好防冻措施,避免蝎子被冻死。
3、光照:每天给予适宜的散光照射,可以减少病害的产生。
蝎体内含水量约为体重的40%,一般情况不会因缺水出现生理性病变。
久雨久旱空气干燥季节,可向蝎垛上面的蓄水池内加水,使窝土湿润。
蝎子靠吸潮补充水分,不适宜直接喝水。
蝎子活动场地应稍偏于潮湿,空气相对湿度以80%为宜。
自然养蝎须在晚春、晚秋用塑料布加温缩短冬眠时间。
温度低于10℃时蝎子停止生长,进入冬眠,温度如在8~15℃之间,蝎子似睡非睡,时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