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实习方式:
1、自主创业(模拟人生)实习方式
是学生个人自主创业(模拟人生)体验性的仿真平台。在这里,学生是以“自然人”的身份展开实训、体验。
2、校际间“模拟公司”互动化实习方式
是由众多高校的“模拟公司”与“中国创业实习网”的“公共服务平台”共同组成。各院校组织学生创建若干个“模拟公司”,中国创业实习网架构一个公共服务平台,在各院校“模拟公司”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化商务环境,为各院校经管类专业毕业生提供一种新型的实习方式。
在这里,学生是以“企业法人”的身份展开实训、体验。
3、岗位技能自助式实习方式
是同“校际间‘模拟公司’互动化实习方式”相配套的、开展岗位技能自助式的实训实习平台。
在这里,学生是以“职业人”的身份展开实训、体验。
四个实习环节:
1、企业策划创建;
2、企业注册登记;
3、企业经营管理;
4、企业运营总结。
由四个实习环节完成对企业全部运营过程、业务流程以及相应岗位技能的实训。让学生们在创业、经营、管理的实习过程中,增长创业与就业的才干和技能。
九大实习岗位
在“中国创业实习网”的实训体系中,参照现代企业组织架构和岗位设置的一般规则,设计出九大高端岗位、高端职位,规范其职责与职能,要求每个学生选择一个岗位参与实习;同时还可以轮换岗位和在岗位技能自助式实习方式中进行多种管理身份的互动式的实战性操作、实训。
九大实习岗位是:
首席执行官(CEO); 首席运营官(COO); 首席信息官(CIO);
首席财务官(CFO); 首席技术官(CTO); 人力资源总监(CHD);
首席物流官(CLO); 首席营销官(CMO); 首席生产总监(CPD)
“中国创业实习网校际间互动化实习方式”的重要特色和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它利用互联网可以不受人数、时间、地点、条件的限制,能够大面积大规模的容纳学生在线实习,这不仅可以大大缓解学生实习难的问题,而且能让学生们真正地获得实习效果、提高就业能力;
另一方面,它开发出一个仿真的商务竞争环境,学生们可在这个环境中模拟创业、模拟经营,从而得到创业体验,熟悉创业流程,提高创业素质,这对鼓励大学生创业,促进大学生就业有着积极的作用。
“中国创业实习网” 的“校际间互动化实习方式”赢得了一大批院校的积极参与。抵到2009年年底,加盟院校包括上海交大、南大等已有700余所,在线实习人数累计已达100000余人次,创办了3500多个“模拟公司”。100多所院校已将“中国创业实习网”的实习内容纳入本校的教学计划,开设了相关课程,实施多种形式的实习实训,归纳起来大体上有六种形式:开必修课、开选项修课、项目教学、综合实训、专业实训、毕业实习,并已形成一整套创业教学实训的课程体系。清华大学出版社与中国创业实习网合作,出版配套实训指导教材:“中国创业实习网实习实训系列指书”,《创办公司与模拟公司互动化实习》等已由正式出版。
“中国创业实习网”的“校企间互动对接平台”,是广大企业发现人才、培训人才、选聘适用人才的大平台,是企业与院校多方面互动对接的大平台。
“中国创业实习网”从2009年9月1 日开始,联合数百所加盟院校和中国联通等一大批大中型企业,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正式启动院校与企业互动对接战略,实施了全面服务于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的“五个一工程”,即在三年内实现:“资助100万大学生接受网上创业与就业技能的培训;帮助10万大学生顺利就业;组织1万个企业在网上与院校和学生实现互动;扶持1000个学生(或团队)在网上创业,孵化100个大学生创业项目”。
在“中国创业实习网”的“校企间互动对接平台”上已经实现了四大功能、四大内容:
1、企业培训平台。数十上百家各种类型的品牌企业,将其对新员工的培训内容集聚到中国创业实习网上,接受大学生的了解、学习和实训。
2、大学生智力资源开发平台。由企业提出创意、设计、策划、调研、项目开发、管理咨询等需求,采用企业出题,学生答题、企业奖励的方式。启迪开发大学生的智力。
3、大学生创业体验实训平台。由企业提出创业、营销项目内容,交由学生团队运营体验,企业给予指导、奖励,采用这样的方式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4、大学生就业推荐与撮合平台。经过在“中国创业实习网”上的实习、培训、体验、互动后,大学生能够选择到适合自已的企业,企业也能够选择到自已适用的大学生,从而实现最有效的就业。
作为已经实习过的大二学姐,有一些经验可以告诉你:
首先,自己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很重要。
在此基础上,我来说说怎么”找“
现实众所周知的、普遍的方式:
线下:校园招聘会、企业专场招聘会等
至于怎么找到这些招聘会呢?注意校园海报,可以时不时的微博搜索,现在微信公众平台也可以搜索了不是吗?
如果你的规划具体到了某家或者某几家公司,时不时的关注官网也是极好的!
线上:大街网(比较针对大学生和应届生)、智联招聘等途径,就不多说了。
再说说比较极(qi)致(pa)的方法,也是自己的经历——搜索引擎+微博搜索+微博找人。
我的2家500强,一个是通过百度找到了豆瓣发帖,根据帖子的邮箱,直接联系的,另一个是通过微博搜索公司,找人,然后邮件,再私信联系的。
最开始会甚至用上了微博,是因为在线上招聘网站没有看到这两家公司有实习生需求(前提是我已经盯上这两家了),加上原来在AIESEC做GIPi和ER部门工作的时候发现微博找人很效率,一旦被回复,成功率很高。
找实习也是,我一共在微博上发了近10封私信,只有1个回复,很快加了微信(加微信这个环节也很有意思,朋友圈有时也是个自我展示,当然,翻翻对方的朋友圈,知己知彼……),沟通顺畅,去上海面试。
再多说点儿感想,关于带你的老师
通过微博找人,找到的老师至少是热心的,初步认可你的,相对直接投简历,分配老师,遇到好老师的概率会大很多。
总之,自己明确目标和规划,发挥主观能动性。
温水煮青蛙的中国大学,只要你努力一点点,就很冒出来。冒出来的不一定优秀,只是比温水里的青蛙好一点点而已。
?
跳一跳,祝你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