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线骑行第十八天:八宿县到然乌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15:55:06
字号:

时间:2019.04.24

川藏线骑行第十八天:八宿县到然乌

事件:川藏线骑行第十八天

始发地:八宿县(早上七点半左右出发)

目的地:然乌(下午四点左右抵达)

备注:总计89.2公里,入住舒馨精品客栈...

正文:

接下来的行程可以不用看攻略了,攻略的描述很多地方都不太准确,路还是自己去走,方知其深浅,遇山翻山,遇坡爬坡,坡爬完了,山也就翻尽了...,

在一个短隧道里走过两个前往拉萨朝圣的喇嘛,各拄着一个木棍,身上穿着喇嘛服,背着一些包裹,突然吟唱起来,歌声嘹亮,在隧道里回音萦绕,我听不懂唱的是什么,但是很好听,这声音让我想起笑傲江湖里深山里的高人,而此时此刻,是信仰所在,纵使朝圣之路多有艰难险阻,却散发着一种迷之自在和魅力...,

出八宿县城五公里内的风景很漂亮(图一),八宿县的乡村也特别,好像都是在318国道的两边,跟八宿县城的城建一个模子...,

珠巴村没见到牦牛群,却多了一种动物,是骡子?还是驴?我傻傻分不清...,

路过巴东村,想着起伏路该是下坡了,不远处两只黑灰色德牧在追着几只不知道是骡子还是驴的动物玩耍,此时的我不知是该刹车还是该加速,我家养过德牧,我多少知道德牧的性情,于是我把车骑到马路的另一面停下,接下来的流程是:我在原地等,然后德牧回家,最后我继续赶路...,

到王排村前,有一个"心灵乐园"的地方,有点像度假、休闲的场所,植物很多,绿化自然不错,只是比较冷清,没什么人...,

从扎西则村开始,藏民的房租出现了一种新的风格,在道路两边的杨柳的衬托之下,一座接着一座以**为主,深红色为辅的房屋,只是屋檐还保留着梯形凸出的图案,其他的焕然一新,让我眼前一亮,起初以为是寺庙,走近之后发现是民屋...,

登上安久拉山垭口,有一家四口的藏民,穿着很厚,但也是缝缝补补的旧衣裳裹着身体,夫妻俩在垭口附近席地而坐,两个孩子就蜷缩在他们的怀里,海拔四千四百多,雪山随处可见,天很冷,山顶上是没有房屋的,他们怎么会在这里?我上前朝他们招手,男主人也向我招手并微笑...,随着骑友一个个陆续登上垭口,他们见人越来越多,夫妻俩就带着两个孩子向大山的方向去了...,

到达然乌镇前会经过一个类似水帘洞的桥,桥上两边是柱子,柱子上面又盖了一层封顶,但又有缝隙,经过的时候有雨水往下滴,我以为是去见美猴王...,

据说然乌湖是川藏线上最美丽的地方,从客栈出发一去一回16公里,如果今天的行程难度是五颗星,加上这16公里就是七颗星了,可是因为美(图二图三),所以值了...,

下一站:波密,晚安,明天见...

那一年关于川藏线骑行的故事

川藏公路陡峭的南线——川藏公路,东起四川省成都市,经康定、理塘、芒康、波密、林芝,到达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一路翻越折叠山、剪刀弯山、耶拉山、东大山、米拉山等。4000-5000米。

陡峭的川藏公路

川藏公路南线东起四川省成都市,经康定、理塘、芒康、波密、林芝至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一路翻越了折多山、尖子湾山、耶拉山、东达山、米拉山等十几座4000-5000米的高山,先后跨越了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十几条河流。一路上山峦起伏,高原气候往往是东多雨西少晴,山下春秋,山上风、雨、雪、雹,可以让人在一天之内体验四季。壮丽的自然美景一定会让你惊叹不已,陶醉其中。

骑马的魅力

骑自行车是完成川藏线南段旅程的最好也是最特别的方式。进藏是靠自己的体力,就像轮子每转一圈离天堂更近,轮子每转一圈离拉萨更近。很多美丽的风景总是被汽车扫过。借助自行车的超强机动性,你可以带着轮子沿着川藏公路自由而缓慢地细细品味。有山有谷,有河有溪,有乡有镇,有日出日落,有雨有雾,有鸟语花香,只有你自己才能亲身体会。有了自行车的亲和力,你可以全方位地近距离接触更多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在不经意间带给你惊喜和感悟。

西藏是许多优秀游客的圣地。因为海拔高,地处偏僻,有一定的难度,让人心里痒痒的。西藏的基本注意点我就不重复了。但是,骑自行车去西藏和乘坐其他交通工具去西藏有很大的区别。所以要做特别的准备。在青藏高原骑行,海拔高,路途远,对身体要求比较好。如果身体不是很好,就不要冒险。你应该选择其他方式去西藏。

套用一句老话:一心,两手准备。

红心意味着愿意吃苦。川藏南线沿途困难很多,路线长,海拔高,陡坡多,土路多,气候多变。还有很多地方住宿条件不好,会影响你的休息和恢复。路上会有狗追你,绝对不是一次两次那么简单。而且车抛锚也是必然的。有必要对这么多困难做好心理准备。有了不怕困难却乐在其中的心,有了乐在其中的心,才有了奋进的精神力量。这颗红心也必须是一颗理性的心。安全绝对是旅途中的第一要务。计划和任务不一定要完成。你应该敢于尝试,同时学会放弃。你不应该被逼死,也不应该只求一时之快。

准备,体力,技巧。

骑自行车是一项体力活动。再次提醒你,高原骑行需要更好的身体,因为海拔高,路程长。如果身体不好,就不要冒险,要选择其他方式进藏。

建议先进行适应性训练。自行车新手可以通过远程和山地骑行训练来加强体能。

平时参加球类运动会有很大帮助。可以增强体质,增加肺活量,减少高原反应,增强身体协调能力,提高应急能力。

技术是指骑变速车和修自行车的技术。

通过长途和山地骑行训练,可以发现骑行中的一些问题,可以学习自行车的骑行技巧。这里的骑行技巧是健康安全的骑行技巧,不是能保持平衡的,以及如何更好的利用自己的变速车,做到上坡省力,下坡安全等等。由于川藏线南部路况复杂,需要掌握各种骑行技巧,可以从网上一些车友前辈的经验中学习。掌握自行车的基本修理和日常维护知识,如补胎、刹车系统调整、传动系统调整、链条加油等。

二,银子和时间。

我严重不同意这些说法:我骑行进藏花的钱最少,骑行进藏花的时间最少。

时间多了,可以慢慢前行,可以慢慢看风景,旅途会相对舒适,应对高原反应和身体小病也会更加灵活。

钱多了,可以吃得更好,住得更好,休息得更好,恢复得更好;可以买个好点的车,省力,安全,保养率低。它可以更好地装备,使旅程更安全、更舒适。另外,如果时间不多,要带够钱,部分路段用钱租车或坐班车。

有了心,有了准备,就好好计划吧。

川南线的总长度,因为有很多新的隧道在建,沿线有很多新的道路和改道,所以很难确定准确的公里数。以前是2100多公里,现在至少有2000公里。这样的长途旅行一定要好好计划。根据自己的能力,如果是团队成员,一定要清楚的知道每个团队成员的能力,规划好自己每天的行程和目的地。

要特别注意高度下降和波动幅度,以及天气变化。同样是上坡10公里,海拔3000米,4000米以上也用不了一会儿。但是10公里上升100米和上升500米,前者容易,后者会实现。最好自己做一个同样高度的地图,然后根据变化制定和修改计划,查询前方的路况、住宿、景点,及时修改调整计划,让行程顺畅。

1.季节和时间

第一个季节是从五一节到雨季前的七月。天气暖和了,基本上不再下雪了,所以你会带少一点,轻一点的装备(轻一点很重要,在高空运动的时候,负重的多少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你的体力),路上发生塌方和落石的可能性也小一些。

其次,八月雨季过后,冬天来临之前,秋天是无限美好的,但是当天气开始变冷的时候,就需要增加很多装备。

一些超能力的车友,从成都到拉萨,25-27天。我觉得不太好。即使受时间限制,完成骑行旅程也是浪费这条路线。建议规划35-40天,保证每天的行程不会太累,因为我们既不是职业赛车手,也不是苦力。我们应该平静地感受这段旅程,多拍些美景,多享受骑行的乐趣。如果时间真的很短,可以选择一些难度较大或者相对平庸的道路乘坐班车或者租车。

2.旅程

第一段:

成都邛崃雅安新沟泸定康定

30多公里,柏油路,过了名山县城,开始上坡下坡。过了二郎山、二郎山隧道、大渡河,这段路是适应期,肌肉会酸痛。在康定休息一天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因为前面还有艰难的路段。也可以在康定后走15公里,在哲多堂的温泉里休息,接下来的任务会轻一些。

第2款:

康定3800米,叠山4200米,新都桥3500米,高儿寺山4200米,雅江。

先上后下的两段路30多公里基本都是柏油路,新都桥段正在施工。这两座山是难点。这座折叠的山上山有35公里长。高耳寺的坡度很陡,到了关隘后还是要往上走。需要注意的是,刚到4000米的高度,高原反应就会很明显。新都桥是摄影天堂。早上和晚上都很美

30多公里,上坡下坡,全程艰难,100公里是海拔4000米以上,会有一定的高原反应。只有路班能住,住宿条件会差,雷达站和军站现在都住不下了。在人间高城理塘休息,附近有一些长青客寺等景点。

第4款:

理塘3900米海子山4600米义敦3630米米拉那山3400米巴塘

50多公里,前段是柏油路,后段是土路。那山修了三条隧道,但是可以通过汽车但是可以通过自行车,所以要自己点灯。这段路以前是抢劫多发路段,现在有巡警,应该问题不大,但是要注意。

第5款:

巴塘金沙江大桥苗圃温泉3100米,巴拉山中段芒康4100米

100公里,过了金沙江大桥,就正式进藏了。过桥前有一条很好的水泥路,过桥后有一条石子路。进藏后,公路班已经换成了公路警卫武警,没有4路班了。不过有苗圃温泉可以住,海通兵站也不能住。你必须安排好你的落脚点和行程。芒康是川藏线南线进藏后的第一个大镇,也是滇藏线进藏的切入点。附近有很多景点。

第6款:

芒康3800米拉乌山4300米珠卡2600米觉巴山3800米徐戎3500米东大山5090米左贡邦达

20多公里,山前是土路,左贡后面是平缓的上坡路,主要是柏油路。

难点:土路,东大山,东大山是川藏线南部的最高点,要骑到海拔5000米。当我们到达邦达时,我们基本上已经走了一半了。

第7段:

邦4100米业,腊山4600米,巴苏3250米,安久拉山4100米,然乌

90多公里的叶腊山,又名怒江山,上山时柏油路,下山时尘土飞扬。八宿前后20公里的路基本都是沥青铺的。

难点:怒江山72弯下山。晴天灰尘很厚,一下雨就变成泥。容易摔倒的时候要注意。

然乌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有美丽的湖光山色和雪峰。可以从然乌转到兰查公路,沿着然乌湖走,看古老的冰川。

第8段:

冉仲巴松宗波密古镇通迈

20多公里,上坡下坡,一般下坡慢,路况挺好的。不过出来的时候湖光山色很美,然后山如黄山水如九寨,还有冰川瀑布。松总出来,山脚下是雨林,群山环绕,松柏怪石云雾低雾。米谷乡,穿越龚毅国家地质公园,在树林中骑马,鸟语花香。整段路的风景丰富多彩,就像走过一个大公园,值得慢慢看。

第9段:

麦排龙2100米东久2500米鲁朗3400米色季拉山4600米工布江达林芝八一镇

80多公里,只有通麦、排龙路是土路。这条路以前是天险,现在对汽车来说还是天险,但对自行车来说问题不大。过了排龙,上坡到色季拉山口,下山后比较平坦,一直到工布江达。

鲁朗林场有漂亮的房子和农田广场,和林场的雪峰一起美如油画。塞拉山可能要到秋天才好看,下去之后是一条比较平坦的路。我们已经到了有藏南之称的林芝,首府八一镇是一座规模较大的藏族城市。

第10段:

贡江大松多4300米米拉山5030米墨竹工卡拉萨布达拉宫

70多公里,基本都是好的柏油路。首先,它上山到米拉山口,然后下山到拉萨。

难点:海拔5030米的米拉山口,28公里上升700米。一直开到拉萨,直到布达拉宫前拍照,留下激动人心的瞬间。

在这里,旅程只分为十段,每一段路上花的日子都要计划好

在此,我向05年前骑行川藏线的前辈们致敬!从之前的攻略和游记可以看出,现在的路况比当年好了很多。让我们向一路骑行的车友们致敬!这需要体质、意志、时间、机遇、能力的配合。

3.住处

川藏线沿线的食物,两头便宜,中间贵。靠近成都、拉萨的地区相对价格较低,中部地区因为交通不便,交通成本较高。

早餐一定要吃好,淀粉类食物加鸡蛋。

一般午餐吃干粮,既省钱又省时间。早餐可以多买馒头、大饼、馒头、鸡蛋,还可以沿途供应高能压缩饼干(味道比以前好多了)。午饭时间不确定,可以分别在11点左右和3、4点吃饭,补充体力,吃点零食休息,喝水或者休息一下。

一般晚餐都是川菜,荤素搭配,蔬菜8-10元,肉炒10-20元,肉15-30元。

大陆运来的水果不便宜。当地的桃子、苹果、杏子和李子要到六月底才会成熟。路上有一些早熟的水果,可以尝尝。不要错过林芝的西瓜。你可以去每个镇的市场买些黄瓜,吃点水果保证身体健康。

城镇的住宿很充足,也很节俭,但是对于大运动量来说,更好的休息,更好的恢复是非常重要的。一张床的价格:不带淋浴的10元左右,带公共淋浴的15-30元,带淋浴马桶的20-40元。花洒多为桶式电热水器,一个人使用只需30分钟。如果是公共淋浴,要注意时间。也有很多热水器有问题,或者电压水压不够。一定要注意,不然你会一时冲动走开,生气。更何况会因为晚上温度低。

在一些小城镇,条件很差,要注意防蚊。我们在队列中和房间里发现了蝎子。

注意:

前面攻略里提到的兵站接待,基本已经不接待游客了。有传言说,招待会期间在兵站发生了一些事情。

道班住宿免费,但只是空房子,可能还挺通风的。一定要有睡袋和防潮垫,平时自带食物。

入藏后,道教班已被护路武警取代,有的被破坏,有的租给虫草采挖者和商人,有的可以住宿,也可能满员。

入住时,自行车一般直接放入房间,大一点的酒店可以放在行李房或餐厅。

4.设备配置

一路上在西藏遇到的自行车,最便宜的在1000元左右,最贵的也要4000-5000元。虽然有人骑28寸的自行车去西藏,但是一辆靠谱的品牌(阿米格尼、捷安特、美利达)变速自行车能让你安心,确实能把维修率降到最低。

虽然现在路况好了很多,但还是要选择山地车,主要是综合适应能力强。想省钱就选有点偏向于出行的山地车,体现在原有的承重后车架,前后沙块,前后反光板,不需要额外配置。这样经济耐用的全地形自行车性价比最高。如果钱不是问题,可以参考店员的推荐。

外胎应该是山地胎,中间细平纹,花纹一致,两边齿厚。在土路骑行时,侧面粗齿纹可以防止碎石切割,耐磨,而在柏油路上,则需要细素纹的迅捷。

想在成都买车,可以去西玉龙街,各大品牌的自行车店都在那里。竞争激烈,价格自然合理。

到达拉萨后,可以坐火车托运自行车回家。价格参考:到广州140多元。

自行车备件和维修工具

服务工具:

多用工具(包括活动扳手、十字螺丝刀、小刀、错钳等。),1把双头固定扳手和

备件:1个轮胎(3人左右备用一个)、1个内胎、1-2个刹车片、1根长2根短刹车线、1根换挡线、1把废牙刷(用于清洁链条)、一些缝纫机油(用于润滑链条)、铁丝或橡胶绳、一些电工3M胶带(用于固定)。

行李放置:

包车头,装地图等常用小物件,方便取放;装载水壶、食物等重物,平衡前后负荷。行李包是降低重心,提高汽车稳定性的最佳方式。如果用大背包,一定要有安全宽大的架子。你要注意包包的平均放置,包包要扎牢。缺点是重心高,不稳。好处是旅途中可以很好的存放自行车,随时背着背包行走。

最好用市面上摩托车用的那种绑绳子。扭结的编织绳极难折断,有一定的弹性,系东西方便又结实。

车辆维护:

下雨天漫长的下坡路,刹车片磨损。检查刹车片是否应该更换。雨后链条的润滑会被冲走粘上泥沙,很容易生锈。有必要用水清洗,重新上油。在颠簸的土路上,每天都要检查两个车轮、胎面、尾袋的螺丝是否松动。

调整制动系统以达到灵敏和适当的状态。按照个人舒适的原则调节座椅高度,上坡和路况加大,下坡和路况减小。

骑行装备:头盔、钟表、骑行服、夜间照明工具、背包或背包的防水套、防晒用品。这些旅行将更加安全和方便。

旅行设备

服装:根据季节不同,速干衣裤、透气骑行服、轻便防水透气衣裤、保暖内衣、保暖外套等。路班住宿条件差,视季节而定,有-15到5的睡袋,防潮垫。

帐篷,因为川藏线沿线基本都有住宿点,可以不避而增载。也看到有骑手队伍配备帐篷和炊具,大群人扎营。

药物:防治高原反应的药物、治疗感冒发烧的药物、增强代谢的药物、维生素C、胃肠药等。

只要装备实用,够用,必要的话一定要有。当麻烦来临时,你可以及时自己解决。否则,你将不得不在川藏线荒芜的路段付出惨痛的代价。

5.旅途中注意环保。

我去过美丽的新都桥,看到农田的沟渠、小河上布满塑料袋、饮料瓶等难以分解的垃圾,我很沮丧。今年故地重游,大有改善和整改。然而,这种污染在西藏又出现了,美丽的然乌路边、湖边堆满了垃圾。

骑车本身就是一种环保的表现。即使我们可能无法促进环境保护,但我们必须自己保护环境。旅途中,不要改变当地原有的自然环境:尊重当地习俗;不吃东西的野生动物;旅途中产生的垃圾要进行保管和收集,然后投入镇上的垃圾处理收集点。

川藏公路南段逐渐成为国内外知名且广受欢迎的自行车出行路线。318国道这一段自然人文景观丰富多彩,沿途有乡镇提供住宿和物资。事实上,如果川藏南路管理得更好,它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好的骑行路线。

骑行川藏的第一天,早上八点准时从成都出发,总路程为155km。虽然全程都是非常平缓的路,但这样的距离也还是比较有难度的。天有不测风云,那天还下起了大雨,我们到很晚才到达目的地。当我们打算开怀畅饮,举杯欢庆的时候,发现车队少了两个人。因为天气原因,电话一直打不通,让我们所有人都心急如焚。最后,作为队长的我只好决定原路返回寻找他们。我们租了一辆轿车,在黑夜和大雨中展开搜寻。

第一天就发生这样的突发事故,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临时组织起来的队伍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大家都陷入了低谷。前去搜寻的路上,我们一直提心吊胆,祈祷着一切顺利。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们往回走了大约30km时,终于发现了他们。他们正在路边的屋檐下避雨,见到我们的那一刻,他们喜出望外、激动不已。

雨越下越大,我们打算把他们的单车装在车上,一起搭车返回。但没想到的是他们居然不肯跟我们一起走,要在这里留宿过夜。一直热心肠的我终于爆发了,大老远顶着黑夜与大雨来找你们,是为了你们的安全考虑,你们还这么多事,也太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了,也不遵守团队的纪律。我一股脑说了很多,还以为会说服他们一起走,但接下来的一席话,让我打消了劝说他们的打算,也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汗颜。

“才第一天,你就让我们搭车,这后边的两千多公里,我们还怎么能坚持的下去?”

是啊,一开始我们就都说好了,坚决不搭车,即便是路再烂、再险,哪怕是推着往前走也坚决不能搭车。

折多山是我们翻越的第一座高山,虽然都提前做了很多准备措施,红景天、维生素都补充了不少,但还真是怕什么来什么,从折多山下来,队友们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不过大部分是因为山上风太大吹的,只有轻微的头痛症状。唯一比较严重的是胖哥。他下了山之后,就开始出现昏迷症状。

那天我们在新都桥住宿,这里就是传说中的摄影天堂,我们打算在这里休整一天。胖哥休息了一会,感觉好了一些,我们剩下的人才放心地去吃晚饭。晚上,我们安排我们的队医王医生跟胖哥住一个房间,以免他出现问题。

凌晨刚过了零点,外边就传来了呼喊声。原来是胖哥的高原反应症状突然加重,人开始说起了胡话,几乎完全失去了意识。我们几个人一下子手忙脚乱,不知道该怎么办。新都桥连医院都没有,只有一个小诊所,只能往康定送了。

我们叫醒了店长,托他开车送我们去医院。那一夜,大家都脸色沉重、若有所思。我们选择的这条路似乎真的是风云变幻,说不定前边会遇到什么,也说不定下一个倒下的是谁。

胖哥到了海拔只有两千多米的康定后,就一下子恢复了好多。在医院里打了几瓶点滴,人就恢复了过来,总算是平安度过了难关。只是,他的川藏梦也就在这里停止。

我们这个临时组编的队伍也突然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闹不好就会出现生命危险。那天晚上,大家开会约定签订”生死状“,在一份免责声明书上签字,如果发生了意外,愿意独自承担责任。

我们都是幸运的,最终都历经重重磨难,到达了拉萨。但是这一路上是带着怎样的心境、经历过什么苦难、发生过什么故事,只有我们自己最清楚。

在然乌的那个晚上,我们很幸运地在一家湖心小旅馆找到了住处。因为第二天车队整顿休息,大家晚上聚到一起喝酒、聊天,玩的很开心。中途,乔帮主突然来了一句,大家都讲讲自己选择骑行川藏线的初衷吧。

他先讲了自己的故事:他来骑行川藏线的初衷就是想要告别大都市的喧闹生活。他毕业后当起了北漂,在北京三年,工作不如意、生活压力大,让他很想逃离。未来,他想留在拉萨,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在这里生活下去。

听着大家的故事,我们都陷入沉思,每个人都有着不一样的故事,但却有着同样的梦想。

轮到我了,我选择冒险骑行川藏线的目的是什么呢?

首先,应该是自从上次去海南环岛后,我就把骑行川藏线当成了自己骑行生涯中的终极目标。而实现这个梦想的最佳时机,正是毕业前的这段时间,以后怕是再也找不到这样的机会了。

其次,是我想到拉萨这个离天堂更近的地方缅怀一个人——我的二姨。骑行川藏线的2个多月前,二姨离开了我们,走的那么突然、那么平静。从6岁到二姨家寄宿,到18岁高中毕业,12年的时间,我一直都把她当作亲生母亲看待。也许,在拉萨这个圣洁的地方,我可以聆听到她在天堂的声音。

最后,是想通过这次旅行彻底忘记一个人——大学时的初恋。过了这么多年,却仍然对她念念不忘。对一个人痴情没错,但如果因为沉湎于过去,而不能正面面对未来的生活,就是一种错误。

川藏梦不是梦,而是与未来的自己相遇的最好方式。

4600里程碑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里程碑。这里离拉萨还有最后的32公里。

最后一天的早上,我们一个个还跟打了鸡血一样,为马上将要见到的布达拉宫兴奋不已。但当马上接近目的地的时候,突然有一种魔力拉住了我们。

将近一个月的旅行要结束了,这一段神圣之旅要结束了,伙伴们要各奔东西了。。。

4600里程碑附近是一个清静的河畔,我们在河边留恋不已。大家都静静地坐在河边,就那么静静地独自坐着,眺望着河中央,思索着什么。

也突然想起出发前朋友的那句感叹: ”到了萨拉,到了目的地,并没有感到兴奋,而是有些许的失落感“。

也许这就是在路上的意义。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090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