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总则第一条 为了适应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提高海洋仪器的质量,促进海洋仪器的研制和生产工作,保证海洋调查观测等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搞好海洋仪器鉴定定型工作,为此,特制定本暂行规定。第二条 海洋仪器鉴定定型工作是海洋仪器研制和生产试制阶段结束时的一个必经步骤。凡属国家海洋局和海洋局下达的局外系统的海洋仪器科技成果,都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组织技术鉴定。其目的在于对这一阶段的工作作出全面的评价和正确的结论。同时提出改进意见,以便不断提高。第三条 海洋仪器鉴定定型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审查海洋仪器科研成果和试制产品的技术指标性能是否达到原任务书和技术要求中所规定的要求,各种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完整。第四条 鉴定定型工作必须严肃认真,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为鉴定提供的记录资料、数据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测试方法要科学,设备、仪器、工具、量具要预先校准,提供的正式样机应符合要求。第五条 鉴定定型工作通常分为“设计鉴定定型”和“生产鉴定定型”两种。
对研制的海洋仪器,在研制成正式样机后,鉴定其是否达到技术指标和性能要求,为“设计鉴定定型”。
对新试制生产出来的海洋仪器,鉴定其技术指标和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为“生产鉴定定型”。第六条 海洋局系统和由海洋局下达的研制、试制项目的鉴定定型工作由海洋局仪器鉴定委员会统一组织、领导实施。第二节 鉴定定型条件第七条 鉴定定型的仪器,其研制过程或生产过程,必须符合国家海洋局颁发的《海洋仪器研究程序》和《海洋仪器新产品试制和老产品整顿》暂行规定的要求。第八条 鉴定定型的仪器,必须经过环境试验,考核其可靠性。第九条 鉴定定型的仪器必须经过实际试用(试用要求按研制工作程序暂行规定第十五条执行)。第十条 鉴定定型的仪器必须具有在一定范围内推广或装备的可能性。第十一条 海洋仪器“设计鉴定定型”的标准是:
1.1~3台经试用的正式样机。
2.正式样机性能稳定、工作可靠。经过试验和诉用,达到技术指标要求。
3.配套产品齐全。
4.具备完整的技术资料,它包括:任务书或协议书,技术条件,技术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全套原理工艺图纸,调试细则,设计技术总结,研制报告,关键工艺,实验室试验报告,环境试验和海上试验报告,试用情况报告,成本分析报告,标准化审查报告,鉴定大纲等文件。第十二条 海洋仪器的生产鉴定定型”的标准是:
1.提供两台以上经试用过的正式样机。
2.样机经过试验和试用证明其达到设计技术指标和使用要求。
3.配套齐全。
4.产品性能稳定、工作可靠、工艺问题已经解决。
5.具备全套的技术资料,包括(技术条件,技术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全套原理结构工艺图纸,调试细则,生产技术总结,试制报告,关键工艺,实验室试验报告、环境试验和海上试验报告,试用情况报告,各种消耗定额及成本分析报告、标准化审查报告、鉴定大纲等文件)。第十三条 以上两种鉴定定型的技术资料份数应满足鉴定会议的使用要求,并向鉴定主持单位提供全套技术资料5份。第三节 技术资料的编写及内容第十四条 图纸和技术文件要符合国家规定制图标准,做到正确、完整、统一、清晰,要防止繁琐和形式主义。第十五条 技术资料编写的格式和内容
一、技术条件
1.总则
2.技术指标与性能
3.技术要求
4.验收规则
5.标志、包装、运输与保管要求
二、技术说明书
1.仪器的组成
2.仪器整机的工作原理
3.仪器各部分的结构
三、使用说明书
1.概述(仪器的用途)
2.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
3.使用前的准备工作
4.使用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5.常见故障检查和修理
四、调试细则
1.调试时使用的仪器设备及其精度要求
2.调试方法与步骤
五、设计技术总结
1.设计方案
2.技术论证
3.技术总结,经验与教训
生产技术总结可参考设计技术总结的方式编写。
六、研制报告
1.任务的提出
2.技术指标及性能要求
3.研制实施情况
试制报告可参考研制报告的方式编写。
七、关键工艺
1.本仪器的关键工艺
2.解决关键工艺的措施及方法
八、实验室试验报告
1.时间、地点、人员和条件、试验目的及项目。
2.试验所用仪器设备
3.试验的方法与步骤
4.试验结果(附原始记录)
5.结果分析
环境试验和海上试验报告可参考实验室试验报告的格式和内容编写。
九、试用情况报告(由试用单位提供)
1.时间、地点、人员、条件和试用目的及过程
2.试用结果(附原始记录)
3.试用结果分析
十、成本分析报告
1.研制费使用的情况
2.整机成本分析
十一、标准化审查报告
1.概述
2.设计文件的完整性
3.产品采用标准件情况
4.标准评定
十二、鉴定大纲
1.概述
2.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
3.鉴定内容
4.鉴定用的仪器和设备(都必须经过定期检定。并在有效期内)
5.鉴定方法和步骤
6.说明
十三、鉴定报告
1.前言
2.任务书或协议书及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指标和性能
3.资料审查和鉴定试验结果
4.鉴定结论
5.建议
附:与会代表签名
院校专业:
基本学制:四年 | 招生对象: | 学历:中专 | 专业代码:070702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较高的人文科学修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正 确的海洋观,掌握技术科学和海洋科学的基本知识,具备海洋高新技术应用、开发和研究能力,能 从事海洋观测、海洋资源勘探与开发、海洋信息传输与处理、海洋工程检测、海洋仪器设备研制等 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专门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海洋探测、海洋资源勘探与开发、海洋信息传输与处理、海洋 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根据技术应用领域和应用技术特点选择学习海洋物理 技术(海洋声学技术、海洋光学技术)、电子仿真技术、信号传感技术、海洋化学技术、海洋生物技 术、海洋遥感监测技术、海洋信息技术等,形成在特定领域应用、研究和开发海洋技术的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海洋意识科学精神、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科学 素养;
2.掌握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技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特定海洋技术 领域的专门化系统知识;
3.掌握海洋探测、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监测、海洋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 握特定领域海洋工程专门技术;
4.具有开展海洋领域高新技术开发应用研究的基本能力;
5.熟悉我国海洋领域科技研发、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 规,了解国际上海洋领域高新技术及知识产权情况,能够科学合法地应用国内外先进海洋技术开 展海洋探测和海洋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6.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了解海洋技术的发展动态,具有进行 海洋领域技术方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7.具有一定的海洋领域技术应用和技术更新设计能力、技术产品研发制造能力和论文撰写 与学术交流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海洋科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海洋学、海洋调查与观测技术、海洋物理技术、海洋化学技术、海洋生物技术、 海洋遥感监测技术、海洋信息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
设海洋声学技术、海洋光学与激光探测技术、海洋遥感与GIS技术3个课程模块,共同核心 课程为:数学物理方法(96学时)、海洋学Ⅱ(48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
(1)海洋声学技术课程模块:声学基础(80学时)、水声学原理(80学时)、声学测量(32学 时)、海洋探测与数据处理(64学时)、声学基础实验(48学时)、水声专业实验(48学时)。
(2)海洋光学与激光探测技术课程模块:光电技术(48学时)、光电技术专业实验(48学 时)、激光原理与技术(48学时)、海洋光学导论(48学时)、光谱学(48学时)、海洋光学专业实验 (48学时)。
(3)海洋遥感与GIS技术课程模块:数字图像处理(48学时)、海洋遥感(48学时)、地理信 息系统原理及其海洋应用(48学时)、海洋测绘(48学时)、海洋遥感专业实验(48学时)、海洋 GIS专业实验(48学时)。
2.示例二
设海洋声学与信息工程方向、海洋生物技术方向两个方向课程,共同核心课程为:海洋科学 导论(水文部分)(48学时)、无机化学(84学时)、海洋生物学基础(39学时)、海洋地质学(32学 时)、海洋生态学(48学时)、海洋科学导论(化学部分)(32学时)。
(1)海洋声学与信息工程方向:数学物理方法(94学时)、声学基础(48学时)、水声学(48 学时)、海洋信息实验l(单片机实验)(48学时)、海洋信息实验2(声学及水声学实验)(48学 时)、海洋水文调查原理与方法(含实验)(32学时)、信号与系统(48学时)、数字信号处理(64学 时)、数字信号处理实验(48学时)。
(2)生物技术方向:海洋生物分类学(48学时)、生物化学(48学时)、海洋生物分类学实验 (48学时)、生物化学实验(48学时)、有机化学实验(60学时)、海洋微生物学(32学时)、海洋微 生物学实验(48学时)、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48学时)、海洋生物技术专门化实验(112学 时)。
3.示例三
分为海洋技术和海洋技术(海洋测绘方向)。
(1)海洋技术专业:海洋科学导论(32学时)、空间测量与制图(48学时)、遥感原理(32学 时)、地理信息系统(32学时)、声学基础(48学时)、海洋要素计算及预报(48学时)、遥感数字图 像处理(32学时)。
(2)海洋技术(海洋测绘方向):空间测量与制图(48学时)、工程测量学(48学时)、海图学 (48学时)、海洋科学导论(32学时)、遥感原理(32学时)、海洋要素计算及预报(48学时)、声学 基础(48学时)、地理信息系统(32学时)、大地测量学(48学时)、海道测量学(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海洋学实习、电子(或信息)通用技术实习、特定领域海洋技术专门化 实习、毕业设计(论文)和科技创新性实验活动等。
主要专业实验:声学技术系列课程实验、光学技术系列课程实验、遥感技术系列课程实验、电 子技术系列课程实验、生物技术系列课程实验、化工技术系列课程实验、海水养殖技术系列课程 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海洋科学导论》、《化学海洋学》、《物理海洋学》、《海洋测量学》、《海洋遥感应用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海洋管理信息系统》、《数字海洋工程》、《海洋要素计算及预报》
专业(技能)方向
专业(技能)方向
技术类企业:水产技术、环保技术、水利/港口工程技术、结构工程; 水产类企业:水产养殖、经营管理、技术开发与推广; 政府、事业类单位:海洋资源调查与开发,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资源管理、海洋探测、海洋信息处理技术。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海洋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海洋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水产、饲料、鱼药、生物技术等相关行业从事生产、经营管理、技术开发与推广等工作。海洋技术专业主要担任结构工程师、水产技术服务、机械工程师、销售工程师、电气工程师、技术支持、水产技术服务员、管线工程师、销售代表、销售经理、武汉区域经理、船舶结构工程师等。
海洋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海洋技术专业在面对陆地资源一步步枯竭的今天,成为了一门越来越热火的专业,就业前景也越来越好。毕业生可从事海洋资源调查与开发,海洋环境监测、海洋资源管理、海洋探测、海洋信息处理技术等工作或者可在水产、饲料、鱼药、生物技术等相关行业从事生产、经营管理、技术开发与推广等工作。
对应职业(岗位)
对应职业(岗位)
其他信息:海洋科学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海洋科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及技术工作,也可以继续深造学习,考研方向有物理海洋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海洋科学等。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石油、矿产、环保、食品、水利和医药卫生等行业。如国家石油企业、矿产企业、国土、水利等企事业单位;与海洋化学、环保有关的机关、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大型食品企业、医药公司、海洋局、海关、环境监管部门等。 海洋科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近几年,我国在海洋科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尤其是在海洋资源利用、海底石油勘测、海产品生产等方面,已经达到世界领先地位。今后,海洋科学领域的专业人才将存在持续的需求,特别是高级人才供不应求。海洋科学涉及的相关学科非常广泛,所以本专业学生的就业范围也非常广阔。 目前,很多热点问题亟待海洋科学专业的人才来解决,如:深海中的生物是否预示着生命起源,海洋污损生物如何防治,海洋沉积及油气储藏,海洋渔业如何发展,近海污染如何治理,海岸带如何管理,等等。我国的海洋科学发展较晚,客观来讲,如今的水平比起一些开发海洋较早的国家如俄罗斯等还有一段距离,为了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除了利用当下已有的空间技术、生物技术优势,继续保持和加强之外,在如今落后的领域,会增加研究和开发的资金和力量。 国家对于海洋科学采取积极支持发展的政策,也大力发展海洋科学的教育。当下随着行业的发展,如今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较佳。 海洋科学专业毕业以后能干什么 海洋科学专业的学生数理化基础扎实、海洋科学知识系统、计算机应用能力强、外语熟练,经受过海洋科学研究的训练,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工作的业务能力,主要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国家海洋局及其所属业务单位、地方海洋局、交通部、海军有关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毕业后从事一切与海洋相关的工作。 海洋科学专业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海洋科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管理及技术工作,也可以继续深造学习,考研方向有物理海洋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海洋科学等。 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石油、矿产、环保、食品、水利和医药卫生等行业。如国家石油企业、矿产企业、国土、水利等企事业单位;与海洋化学、环保有关的机关、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大型食品企业、医药公司、海洋局、海关、环境监管部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