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村的建设规划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15:38:13
字号:

本村为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深入贯彻落实“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针,加强本村的规划管理、科学、合理指导本村的发展和建设,结合当前村情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概况 一、地理位置 八一村地处祁门县城西,位于箬坑乡腹地,东与本县历口镇叶村接壤,南与闪里镇大仓相连,村委会设在伦坑,距祁门县城65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 二、自然条件 八一村系中低山丘陵区,地势北高南低,面积近20平方公里,农业资源和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境内气候温和,冬季均温3℃、夏季均温32℃,年降水量为1600毫米左右,雨集中在春夏之交,秋冬少雨。境内主要河流,流水河,源自流源,经潘村、禾沙、伦坑在历口叶村与郑水河汇合,注入大北河,境内长15公里。 三、社会经济概况 1、行政区划:八一村由潘村、金家山、金岗岭、禾沙、梅源,石旗、坦里、伦坑、下边、上伦、屋基里共11个村民组组成。 2、人口结构:全村2005年底总户数320户,总人口1227人,整半劳动力787,其中外出务工人员282人。 3 、农村经济:全村二00五年农村经济总收入为530万元,其中农业收入为280万元,第二产业为70万元,第三产业为180万元。村集体收入收1.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150元。 4、主要产业:农业主导产业为粮、茶并举。一、二、三产业间的比例约为5.5:1.5:3。

八一村的建设规划

5、建设现状: (1)土地利用现状:八一村区域面积近20平方公里。现有林业用地25316亩,耕地1232亩(其中水田1117亩、旱地115亩),茶园1737亩。 (2)产业发展现状:该村地处箬坑乡腹地,种植业以水稻、茶叶为主,养殖业以养猪为主,林业以毛竹发展和经果林为主。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了一批花卉苗木培育,袋料香菇木耳种植以及“金源”农庄养殖场专业户,有力地带动全村农业生产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3)村庄建设现状:全村辖11个村民组,其中金家山、金岗岭两组居住分散,居住在半山腰,交通极不方便。梅源、石旗、屋基里离中心村伦坑虽近,但车辆不通,仍靠板车、摩托车、自行车代替运输工具。农户居住质量不高,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农户生活不便。 (4)交通建设现状:箬历公路仅穿禾沙组而过。禾沙至伦坑1.9公里仍是一条坑坑洼洼的简易公路。通往历口叶村是羊肠小道,人们出行,交通十分不便。 (5)工业企业发展现状:本村工业、企业基础薄弱,在民营企业上目前仅有八一村联合林场,造林2000亩,珍稀苗木培育40亩,年创营业收入6万元;“金源”农庄综合养殖场,年创营业收入7万元。 (6)旅游资源建设现状:八一伦坑古时称南溪,自宋始迁以来,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村中至今仍保留完整的明末建筑,汪氏宗祠“敬敷堂”,2003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古祠前的月形池塘和青龙塍今已修葺一新。石碑刻、护栏杆、古树群保护完整,人文景观十分优美,还有尚待开发的“鬼门关”大峡谷,集休闲、垂钓观光为一体的多功能龙形水库。

第二章规划依据和目标一、规划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 2、黄山市委、市政府《关于“抓百村促千村”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 3、祁门县“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4、祁门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 5、《箬坑乡“十一五”发展规划》和《箬坑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基本思路》 二、规划目标 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具体目标是: (一)农村经济建设 到2007年底,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6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20元。村集体经济实力有一定发展,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到二0一0年村经济总收入达到9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00元,集体经济收入过8万元。 进一步发展壮大现有的工业企业和民营经济,整合资源,吸引外资,发展“公司+农户+基地”形式,发展旅游经济,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全村劳动力实行科技培训和转岗培训,使80%农户都能熟练掌握1—2门科学实用技术。转岗就业以劳务输出为主,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二)基层组织建设 完善巩固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做到村党支部坚强有力,达到县“双培双带”“五个好”村先进党支部标准。有设施较为完善的村党组织活动阵地,村级组织统一协调,村务管理民主规范,各项工作运转有序。

(三)精神文明建设 1、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健康发展 (1)以村委会办公地点为中心,建好集文化宣传、党员干部学习、图书报刊阅览和计生人口学校、农民科技夜校为一体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建立村文化广播室,并有1名村干部具体负责。 (2)利用农闲、传统节日,积极组织文艺演出、劳动技能竞赛、体育活动,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3)有计划开展村民文明、思想道德、法律知识等方面教育,提高村民政治素质。 2、村风民风淳朴文明,风尚良好 具有文明进步的村风民风,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尊老爱幼,家庭和睦;不赌博,不搞封建迷信,移风易俗;不乱砍滥伐,保护生态环境;树立新型婚育观念,无政策外生育;社会治安良好,无违规上访;社会稳定,做到“八荣八耻”有良好的社会风尚,达到县级以上文明村标准。

9家。

在大众点评上搜索到的弥渡县农家乐主要有以下9家:弥渡弥城老李草莓园、瑶涵养殖场、金源山庄、全民健身垂钓中心、董记农业生态庄园、德盛葡萄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芹坤泰蓝莓庄园、氧园生态农庄、清真马艳农家乐。

休闲农家乐主要以农户为单元,以农家院、农家饭、农产品等为吸引物,提供农家生活体验服务的经营形态。是休闲农业4个基本形态之一。农家乐是新兴的旅游休闲形式,一种回归自然从而获得身心放松、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087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