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胭脂水粉是如何制作的?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14:35:21
字号:

胭脂是面脂和口脂的统称,是和妆粉配套的主要化妆品。古时胭脂又称作燕脂、焉支或燕支,关于胭脂的起源,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胭脂起于自商纣时期,是燕地妇女采用红蓝花叶汁凝结为脂而成,因为是燕国所产得名。

古代胭脂水粉是如何制作的?

胭脂的做法是把红蓝花在花开之时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红蓝花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淘去**后,即成鲜艳的胭脂。此外我国古医书中记载可用于制作胭脂的原料,还有蜀葵花、重绛,黑豆皮、石榴、山花及苏方木等,从这些中药可以提取天然的红色素来制胭脂,当然这时的胭脂不再是最早意义上的胭脂了,已经是一切红妆的指代。《御香飘渺录》中说慈禧用的胭脂,是采集了上好的玫瑰花瓣,用干净的石臼慢慢地把花瓣舂成厚浆后,用细纱过滤取汁,再把当年新缫就的蚕丝剪成胭脂缸口大小,放到花汁中浸泡,等完全浸透取出晒干,就成了上好的胭脂。?

古代女性化妆用的胭脂得名于汉朝时期的匈奴领域的焉支山,还有一种说法是五代马缟在《中华古今注》中记载的用红蓝花花汁凝结而成的脂状类物质,而红蓝花产自燕国,所以被称为燕脂。古代女性化妆用的胭脂做法是用红蓝花的花瓣为主要原料,用纱布包裹压出汁液,用粟饭浆吸取凝结后制成的。

胭脂得名

根据古代文献记载胭脂一词有汉代时期和五代时秦,燕等国就已经在使用了。而最早的胭脂在商朝时期就有了,只是当时还没有用胭脂一词,主要原料都是红蓝花。在商朝时就有商纣王为了宠妃妲己,不惜花费人力物力去深山采摘红蓝花制作胭脂了。并且在五代时期文献中《中华古今注》有明确的记载,用红蓝花的花汁凝结成为脂状物质使用,又因为红蓝花的原产地是燕国,所以后来得名燕脂。还有一种说法是汉朝时期的名将霍去病大败匈奴后带回的战利品中就有胭脂,而当时匈奴人就有丢失了焉支山,他们就没有办法给新娘化妆了。由此来看胭脂一说来源于匈奴,而在文献《西河旧事》中记载在匈奴领域的焉支山上生长着一种植物红蓝花,匈奴人就将红蓝花的花瓣捣烂取汁液制成了红色颜料使用,然后传到汉朝,汉人们就称为焉支,再后来就写成燕支和胭脂了,这也是胭脂得名的缘由。

制作胭脂

古代用的胭脂可以说是样式多多,而主要的原料都是红蓝花。人们用红蓝花的花瓣捣烂成汁,将**的汁液过滤出去,留下红色的汁液,然后汁液凝固一天后用来使用,可以说是天然的化妆品。还有后来的改进,通过在汁液中加入牛髓,猪胰等物来化妆面部的同时也能起到防止风吹皲裂和防冻的作用,还有加入桃花,杏花,朱砂等制作颜色样式更多的胭脂。

胭脂在古代化妆

胭脂可以说是古代人们的发明创作,也是比较有价值的用品。从刚开始的官宦人家才有财力买到使用,也可以说是古代身份地位的象征,再到后来流入民间的使用,可以说是使用广泛,再有后来各种朝代具有特色的化妆妆容的使用,胭脂一直都是不可或缺的。可以说胭脂是古代女性化妆的主要用品,而各个朝代的妆容特色也是让胭脂物尽其用。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074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