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要求
1
通风、向阳、环境僻静,冬暖夏凉。
2
交通方便,电力供应要有保障。
3
水源丰富,排灌方便,无工业污染源。
2
.土质
1
泥鳅养殖场最好建在黏质土壤(带腐殖质)上,这样建成的养殖池保水性能好,而且,带腐殖质的黏土中生长的泥鳅,体色黄,脂肪多,骨骼软,味鲜美,泥鳅的天然饵料易繁殖。沙土中生长的泥鳅,体乌黑,脂肪少,骨骼硬,肉质差。所以,养殖泥鳅时,最好使用含丰富腐殖质的黏土。
2
对渗水性较快的土壤,修建养殖池时,池底要铺垫厚的塑料布,上面垫
23~30
厘米厚的三合土。将三合土夯实后,上面垫
30~50
厘米厚的淤泥。池壁四周要防渗漏。
3
.水源水质和排灌条件
1
水源水质:江湖水、井水、地下水、水库水、山泉、溪水、自来水等均可。井水、地下水、自来水应在阳光下暴晒
3~4
天后,再引入养殖池。被农药或其他化学物质污染的水,不能用于养殖泥鳅。
2
排灌条件:养殖池池水更换、排灌要方便,水位应能控制自如。要求暴雨时不涝不淹,干旱时能及时供水。
4
.场地建设
泥鳅养殖场包括产卵池、种泥鳅池、孵化池、育苗池、商品泥鳅池、饲料加工场等。
1
产卵池。用于种泥鳅经人工催产后泥鳅产卵用。
2
孵化池。孵化池是受精卵专用孵化池,也可以用孵化网箱、孵化框、水缸、水盆、流水孵化槽等作为孵化工具。孵化网箱用
80
目的尼龙网制成,一般长
3
米,宽
2
米,高
30~40
厘米。
3
育苗池。又叫苗种培育池,供培育泥鳅幼苗用。
4
成泥鳅池。又叫商品泥鳅池,供泥鳅育成用。
5
排灌方便:
养殖池要做到旱能灌水。涝能及时排水,使水位控制在适宜的水平,良好而充足的水源是泥鳅养殖场必备的基本条件之一。
6.
具备各种配套设施:
泥鳅养殖场应具备工作用房、简易宿舍,存放用具的仓库、电力设施、水泵等。如无电力供应或经常停电,应备有发电机。
1、养殖黄鳝首先黄鳝池的建造:黄鳝对环境适应力强,一些不宜养殖其它鱼类的废弃水体及不宜种植农作物的水坑、水塘均可作为黄鳝池。也可选择水源充足、通风向阳的地方建造黄鳝池。黄鳝池以东西走向的长方形为佳,池深1米左右,面积视养殖规模而定,一般以20~50平方米为宜。鳝池的池底、池壁及四周缝隙均必须堵塞严实,以防黄鳝逃出。鳝池必须有进水口、排水口、溢水口,用来排污水、换水和防止大雨池水上涨时逃鳝,每个水口必须安装防逃设施。为利于黄鳝的生长,可人工仿造自然环境供黄鳝栖息,如在池内投放石头、树根或者在池内种植浮莲等水生植物。
2、鳝苗的选择和放养:目前人工养殖黄鳝,所选择放养的鳝苗必须无伤、无病、健壮,体表光滑,以体色金**为佳。一般选择每公斤80尾左右规格的鳝苗,若鳝苗规格过小,会影响其摄食和增重,不能当年收获,放养的鳝苗必须规格整齐,大小一致,切记大小混养,防止自相蚕食。放养密度,每平方米可放养10克重鳝苗100尾左右,早春放养鳝苗效果较好,有利于黄鳝提早开食,延长生长期。
3、人工投饵:黄鳝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饵料来源广泛。如小鱼虾、蚯蚓、动物内脏及下脚料、螺肉、米饭、瓜皮、菜屑等等。黄鳝的投喂要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地投喂。即:一般在黄昏以后投喂黄鳝,设立固定地点作黄鳝食场进行投喂,利于黄鳝定点吃食,便于我们观察黄鳝吃食情况和清扫残余饵料。投放的饵料需要以鲜、活为主。每日投喂饵料量约为黄鳝重量6%左右,投喂时要根据前一天黄鳝吃食情况作适当调整,以投喂后稍有剩余为宜。投喂黄鳝,切不能时多时少、时投时停,否则会影响黄鳝的生长。
4、日常管理:除了做好投饵工作外,重点是严防黄鳝逃走,搞好水质,做好防暑、越冬工作:防逃;经常检查、维修黄鳝池的防逃设备,雨天特别是大雨天气时,及时排水,防止黄鳝从排水孔逃出。水质管理;保持池水稳定、水质清新,黄鳝池水深宜在15一25厘米之间,高温季节可再加深池水,天气突变(雨天转晴或晴天转雨)及天气闷热时,要及时注入新水,防止黄鳝缺氧频频浮头。坚持定期换水,高温季节必须天天换水,及时清理残余食物。做好防暑和越冬工作,黄鳝生长的适宜水温是15一30℃,30℃以上对摄食有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在高温季节做好防暑工作,黄鳝池周围种植遮荫作物;经常更换池水,及时注入井水或泉水等(温差不能相差太大)。水温在10℃以下时,黄鳝处于休眠状态,所以当气温下降到15℃左右时,即应该给黄鳝投喂优质饵料,使黄鳝能大量摄食,贮积养分供冬眠所需。黄鳝冬眠时,要注意保持池泥温润、温暖,防止黄鳝冻伤、冻死,此外,要注意防止老鼠等生物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