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在大家的印象中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神圣的,因为这里的美是如此的迷人,这里的美总是吸引着骑自行车的人,但是骑自行车的人还是有很多注意事项的。那么这些注意事项是什么呢?
: 一、物品准备
1.自行车可以自己带,可以在西海镇租,也可以由社团组织提供。
2.必须带的随身物品有:骑行护目镜、防晒霜、骑行服(可选)、外套(高原昼夜温差大,切记!)、突击裤、2双球鞋(请准备几双袜子以防下雨)
3.出门必需品,保温水壶,充电宝,相机等。
: 二、沿途住宿详情
1.沿途有很多食宿供应点。住宿吃饭不用太操心。俱乐部通常会帮你安排。
2.如果单独行动,建议在旺季的7、8月份提前预订。沿途可以住很多蒙古包(即蒙古包),但是洗澡不方便。
: 三、青海湖骑行会高反吗?
1.环青海湖骑行海拔3196-3300米,并不是特别高。
2.身体好的人一般反应都不高,有一部分是压力太大造成的心理影响。在团队旅行中,俱乐部的安保车配备了氧气瓶,可以在高反射时吸氧。
3.如果你真的担心,在到达青海前2周服用红景天。
四、骑行对经验有要求吗?
根据我十几次的经验,说实话,环青海湖骑行并不是太难。会骑自行车的人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在有保障的车的支持下,加上自己的勇气和毅力,都可以挑战成功。
: 五、沿途有哪些情况需要特别注意?
1.藏区有很多流浪狗。大家骑行的时候都会遇到一只藏獒。别慌,越怕藏狗欺负你,就装作若无其事,赶紧过去。
2.湖边有很多直接通往湖边的标志。建议不要进去。它们是要收费的。在环湖西路上可以更近距离的看到免费的青海湖。
3.建议骑行到江西沟和毡房的两个晚上不要洗澡。刚到高原时,运动剧烈。晚上温度接近0度,洗澡容易感冒,会引起高原反应。高原地区气候比较干燥,很少出汗,不需要每天洗澡。
骑车去拉萨(D20-D22)| 海拔5008米(芒康-荣许-左贡-邦达)
说明:所有均来自网络。
这几日,我一直听骑行西藏的路书,听完了飞鸿骑行西藏的故事。这位骑行者的文采斐然,意志坚强,让我肃然起敬,我的心随着骑行故事跌宕起伏,进而浮想联翩。
在我看来,骑行川藏线首先要克服的是对盘山公路的恐惧。我骑行平凉和骑行延安曾翻越多座大山,蜿蜒而上的盘山公路成为我的梦魇,猛蹬着上坡,感觉心脏都要蹦出来,汗如雨下,衣衫贴身。后来没劲了,就推着自行车上坡,而同行者坚持不下自行车,缓慢地往上骑,我觉得自己好没用,耽误了大家的时间,自感内疚。
其次骑行西藏要克服高原反应,一路上要翻越多座4000多米高的大山。在高海拔地区骑行,氧气稀薄,因头脑缺氧,头脑常常处于无意识的状态。假如出现了严重的高反,就会有生命危险。
再次骑行西藏,要应对恶劣的天气。逆风骑行,即使下坡也速度缓慢,而顺风而行,即使上坡也比较省力。七八月是川藏线的雨季,时常遭遇暴雨,鞋袜湿透非常难受,有时候还会遭受暴雪和冰雹的袭击。我骑行平凉的第一天,就受到了暴雨的袭击,因没有准备雨具,浑身湿透,加之山林气温较低,我竟冷得浑身哆嗦,幸而身体较好没有感冒。在骑行壶口的途中又遇大雨,只好在树下躲雨,看到公路上溅起的水花,我心情沮丧,好在不久雨势减弱,又冒雨骑行。
骑行川藏线遇到的第四个挑战是路况不好。砂石路还比较好,石子路凹凸不平,骑在上面非常颠簸,也很费轮胎,假如遭遇爆胎,我又不会换胎或修理,想想都怕。还有飞石威胁骑行者的生命安全,加之野狗藏獒游荡,都是安全的威胁。
骑行川藏线遇到的第五个挑战是身体的挑战。高海拔地区骑行动辄翻山越岭,身体透支厉害,骑行者飞鸿就因身体疼痛,只得打电话叫救援车坐车前行。据说在成都市卖废旧自行车的生意火爆,在川藏线上收旧自行车已成了热门生意,好多骑行者因身体不适不得已退出骑行,卖掉了自行车,骑行抵达拉萨的不到三分之一。
骑行川藏线的第六个挑战是速度的挑战。川藏线上一个补给点距下一个补给点有时上百公里,你骑行速度慢了,就会晚上无处住宿,在荒无人烟之中低温就会要了你的命。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从凤翔县城骑行麟游县两亭镇,我们21点多还处于荒山野岭之中,只好在山岭之中露宿,而在川藏线上露宿,会分分秒秒要你的命。
既然有这六大挑战,为什么骑行川藏线的人那么多呢,据说每年骑行的人数多达5位数,在我看来是因为身体在地狱,心灵在天堂。高山峡谷,景色如画,高原风光宛若仙境,抵达拉萨,灵魂受到洗礼,人格得到升华。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刚骑行到延安,一个汽车店的一个店员忽然跑了出来,朝着我们大声吆喝,吓了我们一跳。店员给我说他是一位骑行爱好者,看到骑行者感到格外亲切,说天下骑行者是一家,并且和我热情握手,他告诉我去年曾骑行川藏线,让我肃然起敬。
滇藏线和川藏线在芒康交汇,214国道和318国道从芒康到邦达这一段合并为一条路。从芒康开始,我们继续沿着318国道向拉萨骑行。芒康和荣许之间隔着两座山:海拔4338米的拉乌山和海拔3930米的觉巴山。
昨夜的雨将没铺柏油的路面变成泥塘,从芒康到拉乌山垭口的海拔上升高度不足500米,却因为路况而消耗双倍的体力和时间。
阴云密布的天空中,几只秃鹫在盘旋。据说他们吞食天葬台上的碎尸,可以将人的灵魂带到天堂。
拉乌山顶地势较为平坦,是典型的高山草原。成群的牛羊,如珍珠般散落在高山草甸,悠闲地啃草。低矮的云层,遮住了头顶的天空,随时可能下雨。
下山的路况明显好转,乌云突然散开,天气转晴。也有小面积塌方路段,大概是因为前几天下雨造成的。
蓝天白云,青山苍翠,一间藏族小屋被金灿灿的油菜花和绿油油的青稞田围绕。房屋的主人,在这样的世外桃源里,筑起自己家。
穿过横在澜沧江上的如美大桥,就到了如美镇,海拔只有2640米,再往前60公里,翻过觉巴山,到荣许。
在如美镇吃过午饭,才2点钟,天气突变,乌云滚滚而来。恰好,几个骑友前来询问是否和他们一起搭车前往荣许。到觉巴山垭口时,果然下起了大雨。
荣许是个很小的村子,仅有几客栈和一个小卖部。住在 “仁青罗布游客之家”,简陋的木板房里面摆着十几张床。
晚上,大家排队领饭,土豆丝和炒白菜,带着锅巴的粗糙米饭。
在此地又遇到了木偶,他是体育系的大二学生。在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里,我们也住过同一家青年旅舍。没想到,一个星期之后,竟然又住在同一家客栈。
荣许海拔4046米,今天要翻越川藏线上第一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东达山,海拔5008米。住在仁青罗布游客之家的都是骑友,排队领的早餐是两个馒头、一包榨菜和一碗米粥。
从海拔4000米到5000米骑行,比从2000到3000米要困难很多。海拔超过4700米之后,明显感觉到空气中氧气含量变少,山上的植被也十分稀疏,甚至寸草不生,每年冰冻时间较长,植物难以生长。
距离垭口最后的几公里,海拔超过4900米,明显感觉到呼吸不畅,体力下降。码表时速在5公里左右,比平时走路都慢。不少骑友推车前进,走走停停。
无论如何,我还是坚持骑行到了垭口,站在海拔5008米的高度。
每当过了垭口,总是心情大好,因为后面是长长的下坡。
听着耳畔呼呼的风声,身体像在飞,心也在飞。瞟了一眼码表,不知不觉中竟然达到58公里的时速!多亏这段路没有转弯,否则不是摔倒就是冲下悬崖。于是减速,时速控制在35公里以内。
经过将近40公里的下坡,耳畔风声渐渐停歇,路变得平坦起来,海拔降到3800米左右,前方就是左贡县城。
从左贡县城出发,一路沿着玉曲河骑行。玉曲河中央有很多沙洲,河边聚集着村落,青稞田随风荡漾,金灿灿的油菜花香气扑鼻。
几个十来岁的孩子站在路中央,这是一个上坡路段,他们居高立下,手里拿着木棍和石头,年龄较小的还光着屁股。
我骑上这短陡坡,被他们拦下。心想,他们也就是要点吃的,或者用的,或者钱。这里条件很艰苦,没觉得他们可恨,反而心生怜悯。
小刘骑得较慢,还看不到人影。正犹豫着,该怎么样对付他们。
“你走吧,我们不和你们骑车的要东西。”个子最高的孩子对我说,显然他是这伙“劫匪”的首领。
我没有和他们搭话,快速通过。这算是“盗亦有道”吗?回头一看,他们拦住了一辆沾满泥土的越野车。
刚躲过“抢劫”的,又遇到一条藏獒模样的黑狗,狂吠着从路边窜出来。我只好全速前进,恶狗没有追上我。
过了阿四村,停在河边的转经筒旁休息。又来了一条黑狗,它没有理会我,竟然围着转经筒慢慢溜达,像在虔诚地转经祈祷。
小刘终于到了,他也是先被那伙“强盗”拦住,并未索要任何物品就放行,又遇到那条黑狗追赶,驮包的防雨罩被狗撕破了。
后面这段路,我骑得悠闲,小刘比我稍早一会儿到邦达镇。他盖完邮戳,看到远处的我,邮局工作人员已经到了下班的时间,却没有关门,而是好心地等着我来盖邮戳。
邦达是个小镇,只有几家客栈,一个邮局和一个农业银行,还有几家餐馆,大部分客栈和饭店都是勤劳勇敢的四川人开的。所有的建筑都围着三角形的“邦达广场”。广场中心一座醒目的雕像,壮汉骑马,手握缰绳,膘肥体壮的马前蹄腾空。据说雕像与茶马古道有关,象征着藏族和汉族的友谊。
邦达虽小,却是个交通要地。214国道和318国道在芒康合并,在邦达分开,沿214国道向北可前往昌都。明天,我们要继续沿着318国道向西,经过传说中的怒江72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