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温度、湿度、氧浓度等,是好氧发酵过程中重要的几个标准。
1温度
温度是影响微生物活动和堆肥工艺过程的重要因素。对堆肥过程来讲,温度是其状态的表观体现。所有过程参数的控制都是为了使堆肥时堆体的温度最快上升、维持适当的堆腐温度及顺利地下降。因为堆体的高温才能杀死其中的病原菌,在堆体适当的温度范围内有机质降解最快,同时在适当的情况下进行水分的去除和堆肥温度的下降,结束堆肥。
堆肥经历了18天的时间。
从堆肥的温度变化情况看,堆肥都经历了完整的升温、恒暖和降温阶段。从开始发酵,堆体温度持续升高,在1-7天,温度由17℃升至55℃;保持恒温55~60℃,持续18天左右;随后堆体温度下降到30℃。24天以后,堆体温度保持平稳,继续监测温度,未见温度有上升。说明堆肥已达稳定。
堆肥过程中,寄生虫和病原菌被杀死,在12天测定细菌数,结果见表4。实验表明,污泥堆肥经过9、10、11三天的55℃高温,即可杀灭决大多数的病原菌符合堆肥的卫生学指标,可以安全施用。
水分
在堆肥生态系统中,水分含量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因素。水分对于有机物的分解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是不可缺少的。堆肥中水分的主要作用在于:1.溶解有机物,参与微生物的新陈代谢;2.水分蒸发时带走热量,起调节堆肥温度的作用。堆肥原料水分的多少,直接影响好氧堆肥反应速度的快慢,影响堆肥的质量,甚至关系到好氧堆肥工艺过程的成败,因此堆肥中水分的控制十分重要。在堆肥过程中,取污泥样品,在105~110℃的烘箱中烘干4小时,称量以烘干损失重量作为水分含量。
可以。
山东潍坊市联合环境保护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采用“板框压滤脱水+好氧发酵堆肥+资源化利用”工艺,通过动态连续运行模式,实现自动进料、混料、输送、布料,生产全过程采用全封闭式负压除臭,每天最多处理污泥550吨左右,经过处理之后生产出有机肥200吨左右。
城市生活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会分离成中水和污泥,中水会再利用,或通过地下管网排入城市内河,而剩下的大量污泥因含有重金属等物质,不能直接利用,则被送进污泥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
沉淀的污泥经过计量后倒入卸料池,经稀释和加药调制后,由板框压滤脱水后变成泥饼。粉碎后,将其输送进发酵池,通过添加适量辅料、嗜热菌种进行高温发酵杀菌,并进一步降低含水率至40%制成营养土。
最后再适当添加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深度加工,就形成了颗粒状或粉状的肥料,满足农用泥质、改良用泥质、园林绿化用泥质等标准,可用于农林绿化、土壤改良等。
扩展资料:
2016年6月,潍坊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顺利通过国家第一批试点城市验收,是通过国家验收的6个城市中的唯一一个地级市。
潍坊市污泥无害化处置项目的建设,解决了周边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置问题,实现市政污泥稳定化、无害化、减量化及资源化的处置目标。潍坊市开展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以来,已在各县(市、区)建立了12个收运中心,收运范围基本覆盖整个城市。
人民网-山东:垃圾变身有机肥?污泥处置无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