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地建造
人工驯养野兔时必须遵循其生活习性,给野兔创造适宜其生长的“仿野生环境”,进行人工饲养,逐渐减少野兔的野性。
人工饲养野兔,应采用地面圈养为主,因为如遇到响声或惊吓野兔即猛烈撞笼,这样势必造成野兔头部撞成重伤,甚至造成野兔的死亡。由于笼养野兔与野生野兔的生活环境差异很大,笼养野兔不利于野兔自身的生长,有时还可造成野兔的自然死亡。如果我们采用地面“仿野生”圈养野兔,就可大大减少野兔的伤害及自然死亡率。兔舍的建造应该选择在环境良好、安静,地势较高,利于排水,通风的地方。以2~4个平方米为一个圈舍。兔舍由室内、室外两部分组成。室外部分必须在圈舍上空设置钢丝防逃网,防野兔逃跑。兔舍室内部分搭建一个仿制的野兔洞,野兔平常就住在里面,如遇到响声或惊扰,野兔就躲在里面。时间长了、野兔就认为是自己的窝了。无论是给野兔喂草还是清扫兔舍时都可以不惊动野兔,这种地面“仿野生”圈养野兔的方法很利于饲养野兔成功。
(二)饲养管理
野兔的饲养管理是养殖野兔成功的关键,野兔在人工饲养环境下,应保持兔舍内的清洁、卫生,坚持每天打扫,供给野兔足够的青饲料及饮用水。对不干净不卫生的饲草坚决不喂野兔,杜绝外来病源的侵入。野兔应1公1母放在一个兔舍,不宜多放,因野兔有咬架的恶习,放多了在一起,可干扰母野兔的正常交配,还可造成野兔的不繁殖。野兔母性较差,对幼野兔也是一种危害。
野生野兔在人工驯养环境中,饲养一对野兔成功需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驯化后的母野兔怀孕期为31~35天;每窝可产2~4只幼野兔,幼野兔一出生即睁眼,会跑,全身有毛。由于野兔的母性较差,对怀孕期的母野兔应严格观察,特别是临产期,更应加强管理,以防野兔出生后乱跑,被狗、猫等动物伤害或天气冷被冻死。野兔在哺乳期间,应增加足够的青饲料,加大青料的饲喂量,来满足野兔的食量,以增加初乳数量,来满足幼野兔的生长需要。野兔及幼野兔自身免疫能力很强,一般不需要药物免疫。
(三)注意事项
饲养野兔另一个成功的关键是在于能否购买到品系纯正的野兔种源。因为一对野兔成功的驯养繁殖需要1年以上的时间。
一要想购买到品系纯正的野兔种源,首先要观察野生野兔驯养的原种。
二是野兔体形较小,一般每只2~2.5公斤,毛色以灰黄为主,并夹杂着星点**长毛,毛松软,用手捉拿时,容易掉毛,并发出刺耳的尖
三是野兔四肢细而长,四肢健壮、擅长跳跃、奔跑速度极快。
四是野兔头小、耳朵小而薄。
五是母野兔生下的幼兔即睁眼,全身长毛,会跑、会跳,母野兔母性较差,没有扯毛和衔草的习惯
野兔是皮毛、肉兼用的野生动物,野兔是节粮型家畜,抗逆性、适应性强,抗病性极强,成活率高,比家兔繁殖率高,耐粗放饲养,成本低效益好。业内人士认为国际市场野兔肉紧缺,市场容量大。日本、韩国、俄罗斯、欧洲的一些国家兔肉需求量大增,其本国供不应求,大量从我国进口,另外港、澳、台地区也频频向内地要货。由于目前饲养量少,国内饲养量不及市场需求量的1%。因此,饲养野兔是致富的好门路。
可以。野兔能养,它是食草性的动物,主要吃野草,树叶或者是红薯藤等。饲料的来源比较广泛,且价格较低,养殖起来成本也比较低。它的抗病能力较强,成活率高,养殖起来比家兔更容易。
野兔的繁殖能力比较强,母兔每年可生育6-8胎,每胎都可产下7-8只,养三个月左右就可以上市。
野兔养殖注意事项:
1、人工驯化。野兔大多生活在山区,野性较大,奔跑速度较快,不易人工捕捉,就算捕捉成功后,也会因为胆小怕人而拒绝摄食,不易成活,更不能让其配种繁殖。所以人工养殖野兔首先要做的就是要驯化,只有驯化成功后才能进行人工养殖。
2、环境卫生在养殖时首先要保持养殖环境的干净卫生,野兔喜欢干燥的环境,忌阴暗潮湿、污染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生长,野兔极易感染疾病,严重时导致大量死亡。
所以每天必须要定期的清扫兔笼、兔舍,清理排泄物和残留饵料,定期清洗饲养用具,做好消毒措施,抑制细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3、保持环境安静。野兔胆小易受惊,极其敏感,稍微的动静都会使其受到惊吓,从而影响生长发育,所以在饲养时不要轻易的捕捉或大声喧闹。
另外养殖场所要远离居民区、公路等地区,尽量保持环境安静,同时也要注意猫、狗、鼠等的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