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子蟹的繁殖方法梭子蟹如何繁殖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12:28:10
字号:

1、梭子蟹,其卵巢大约在10月份开始发育。此时期的性腺指数3%多一些,到11月中旬则达到5%,冬季将继续发育,翌年3月中旬为11%,至5月上旬进入产卵期时达14%,临产前超过15%(性腺指数为卵巢重/体重)。产2~3次卵的雌蟹,在每次产卵之后,可以看到卵巢迅速发育的现象。

梭子蟹的繁殖方法梭子蟹如何繁殖

2、梭子蟹,经第12或13次蜕壳便可达性成熟,这时的蜕壳称为“成熟蜕壳”。经成熟蜕壳后,可进行交尾。天然海区最小型雌蟹甲壳宽13cm,体重约230g,人工养殖个体至12cm可进行交尾。

3、交尾季节随地区以及个体的年龄而有不同。在黄海、渤海,4~5月到初冬,凡是成熟的两性均可交尾。当年5~6月份生的仔蟹在9月中旬至10月下旬为交尾盛期,7月份生的仔蟹到翌年春季为交尾盛期。浙江北部沿海,交配期在7~11月,盛期在9~10月。

4、在进行交尾活动时,雄蟹在雌蟹未蜕壳前,有时追逐长达10天,一般持续2~5天,一旦雌蟹蜕壳即进行交尾。待雌蟹刚蜕完壳,身体处于柔软状态,雄蟹就附于其上,用第三、四对步足将雌蟹抱住,此时雌蟹背部向下,步足收拢,腹部张开,雄蟹用交接器将精荚纳入雌蟹贮精囊内,整个交尾过程需2小时到半天。交尾活动一般只一次,但也有经过两次才告终的。贮精囊内的精荚刚开始呈桃红色,随着雌蟹甲壳硬化,精荚逐渐硬化、缩小、退色,最后在雌蟹贮精囊内部分只能看到白色隆起。精子在贮精囊内一直贮存到翌年春季才行授精作用(精子在贮精囊内保存6~10个月仍有授精作用)。

人工养殖螃蟹需要多长时间

梭子蟹本身生长在海洋之中,在养殖时,要保证池塘中的水质带有盐性,并具备干净、无污染的特点。

水位不能超过3米,然后在池塘内投放小鱼、小虾,为梭子蟹提供饵料。

梭子蟹蟹苗的来源主要有捕捞天然海区和人工培育两种,苗种的规格一般选择80只/kq较好。

要求蟹苗规格整齐、体质健壮、附肢齐全、活力强、软壳率小于10%,于5月下旬至6月中旬放养。

养殖梭子蟹时,要坚持多餐少量,勤查多看,注意饵料新鲜适口。

人工养殖螃蟹,每年4月进蟹苗,养殖到当年的12月成扣蟹,第2年进大池养殖,最快到中秋节前十天就可以上市,所以螃蟹整个养殖周期是不到1年半。

螃蟹养殖注意事项:

1、池塘条件: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良好污染,选择粘土、沙土或亚沙土,通气性好,有利于水草和底栖昆虫、螺蚌、水蚯蚓等生长繁殖,老池塘要彻底清淤,淤泥不超过 20cm为好,池塘面积不宜太小。池塘水深常年保持在0.6—1.5米左右,各处水深不一,最浅处10cm,池中可造数个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岛,岛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要太陡,坡比一般在1:1.5以下,否则,螃蟹易掘穴,且不利于晚间爬出水面活动。也可建造人工洞穴。

2、移植水草:螃蟹天然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水域内水草和底栖生物(饵料生物)的多少。在养殖过程中种好水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种水草除供蟹摄食补充维生素旬,还可以养活相互格斗、隐蔽的作用,是提高各期间螃蟹成活率的一项有力措施,另外还能吸收池中有害氨态氮、二氧化碳、有机物质、释放氧气、稳定水质的作用。群众也常说“蟹大小、看水草”。因此,对于池塘养殖螃蟹来说必须下大力气种好水草,水草的咱类主要有浮萍、满江红、水葫芦、水浮莲、轮叶黑藻、金鱼藻、苦草、水花生等,移植时注意消毒防害。

3、防逃设施:防逃设施多采用塑料薄膜,也有用水泥板,视各自的情况而定。

4、清塘消毒:一般在放苗前半具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每亩75公斤。一方面可杀灭敌害生物,另一方面可改良池底,增加水体中钙离子的含量,促进螃蟹蜕壳生长。纳水后要及时施肥,培育藻类和基础饵料,透明度一般保持在40—50cm为宜,如果发现有蝌蚪或蛙卵要及时清除,以免争食,为害幼蟹。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048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