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生意现在确实没有以前好做,这个都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同时也要知道,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不行的企业。同理,只要这个行业存在,再糟糕的行情也会有赚钱的企业。
比如说做服装工厂的老板吧,基本都属于重资产运转的企业,老板每天睁开眼面对的就是厂房租金,员工工资,原材料采购等很多开支账单,只要能运转的工厂,没有一点资金很难周转开的。现在还能活下来的工厂老板其实都是有一点实力的,毕竟这个行业以前还是比较好做。
很多老板说生意不好做,基本都是跟以前的行情比较来说的。比如有的大老板前几年每年能赚1000万,现在每年只能赚个500万,他当然就会说生意不好,毕竟没有增长反而下滑啊。而且这种缺乏增长率的情况对企业来说,确实也是危险的信号。因为企业在成本没有减少的情况下,利润大幅度下降,肯定很难继续维持的,所以出现很多老板裁减员工,缩小规模的情况。但对于这些老板,买套房子换部好车子根本就不是什么难事。
当然你说的是一些大老板的情况,现在的服装市场行情,更多的是草根小老板比较多。对于现在这种市场行情,关门歇业的也不在少数。撑不下去的老板也比比皆是。也有很多朋友就是被那些大老板的成功故事所吸引进来,走上创业道路的。
其实不管做什么生意,能不能赚钱都是看个人的,做了生意就知道生意年年都难做的。太容易做,人人都能做的的就不是生意了。虽然每年都说服装生意难做,但每年靠做服装生意赚钱的也不在少数,就是我们合作的很多淘宝店主一年赚个百来万的也不在少数。
我始终认为服装行业是永远的朝阳行业,如果您进入了服装行业,可以有成功发大财的梦想,但也得有能坚持下来,跌倒再爬起来的耐心和勇气。而不要总是一味去听那些抱怨的负面消息,从别人失败的经历中吸取教训,也多给自己一点信心支持。
这2年伴随着疫情的持续,很多人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我国有着14亿人口,按照道理来说,庞大的人口所带来的消费并不会让生意难做。但现实情况是各行业的生意却越来越难做,而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有3个。那么,这3个原因都是什么呢?
一、疫情的冲击
从去年来看,我国虽然没有出现类似于2020年那样大规模疫情爆发的情况,但疫情在全国多地仍有零星爆发。而一旦疫情爆发后,各地都会采取紧急的疫情防控措施。在众多疫情防控措施中,线下实体店闭店基本上是最常见的。而一旦闭店,对于实体店来说损失是非常惨重的。
实体店除了要支付高额的房租外,还需要支付人员工资等。而对于以生鲜为代表的行业来说,由于蔬菜水果等产品要求流通速度快,若一旦闭店相对较长,又没有冷库的话,则意味着这些实体店还必须要承担货物损失的成本。在多种成本一起支出的情况下,实体店又靠什么来实现盈利呢?
以餐饮行业为例,由于我国餐饮业的主体部分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由于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的限制,在连锁经营以及市场集中度等方面都与大企业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当一个行业中如果出现中小企业占比过高的情况,那么往往该市场的集中度会偏低,行业规模效应不显著。
在餐饮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的今天,中小企业就会显露出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客户流动性大、黏性不足,线上平台的使用情况不理想、现金流紧张等。《中国餐饮年度报告》的结果表明,百强餐饮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只有7%,餐饮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仍是中小企业,因而在标准化以及市场集中度方面仍有待改进。
而随着疫情的持续,大型连锁企业的优势在这时得以凸显,他们通过良好的品牌形象,以及规模大、资金充足等优势在危机处理时展示了巨大的自救能力以及顽强的生命力。相比之下,小型餐饮企业的自救能力却略有不足。
在疫情刚发生的时候,大部分的小型餐饮企业只能被迫接受疫情带来的打击,但是一些品牌餐饮企业却能够根据疫情的发展态势,主动应对,不断更新优化经营模式,充分发挥己有资源提供抗疫帮助,一方面尽可能减少亏损,另一方面,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高社会影响力。
而中小餐饮行业在融资能力方面,大型连锁企业在取得银行贷款以及社会支持比起小型企业较为容易,在疫情持续发展阶段,一些资金流紧张甚至断链的小型餐饮企业出现了倒闭现象,而一些规模连锁企业却趁此机会进行融资扩张。过于分散的产业资本形态使得以小规模企业为主的餐饮行业抵御风险的能力明显不足。
二、疫情导致人们收入下降
按照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来看,影响人们消费的因素中除了人们当前的收入情况外,对未来的预期收入也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在疫情没有爆发的前2年,当您在商场看到的一件几百元的衣服的时候,这个时候您会不假思索地买来,哪怕是使用信用卡消费也会进行购买。
因为这个时候大家对自己的预期收入持乐观态度,但随着疫情的持续,去年以来原材料成本的持续上涨,企业利润被严重压缩。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中小企业要么是陷入到倒闭之中,要么是通过裁员来实现自救。甚至在去年的时候,曾被外界看做是高薪行业的互联网公司,也纷纷陷入到裁员潮之中。
此时,民众对自己的未来预期收入普遍持悲观态度,这也导致大家手中即使有钱也不敢随意消费。反而会把这些钱存入到银行之中以抵抗未来家庭的不确定因素,而当民众不敢消费,这也让我国的消费市场陷入到低谷之中。敢问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做生意怎么能赚钱呢?
三、电商行业的冲击
事实上,电商对实体行业的冲击并不是从去年开始的。它对实体的冲击有很长时间,尤其是在疫情爆发这2年,直播电商的迅速兴起,更是让许多实体店的生存空间堪忧。电商对实体的冲击是多方面的,比如,价格上的冲击、交易时间和空间上的冲击、成本方面的冲击等等。
比如,春节即将来临,家家户户开始购买年货。同一种年货,您所在的地区售卖价格为200元,而在拼多多上的售卖价格为120元。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去拼多多上购买。这对实体店来说,也意味着客户出现严重流失。但这种流失,对实体店老板来说,是没有感知的。但和电商渠道相比的,实体店却又很难把价格做下来。
其原因在于在实体店的成本之中,房租成本和人员成本在实体店中所占的比例很高。甚至有不少实体老板都戏称自己是给房东打工的,在成本相对较高的情况下,实体老板只有把商品的价格提高,才能实现盈利。否则对实体店来说,便是亏损的。但这也导致了实体店的生意越来越难做,并且这种情况短期之内并没有很好的方式可以解决。
总结:
从以上分析来看,虽然我国有着庞大的人口。但庞大的人口所带来的消费力却是有限的,尤其是这2年在疫情的冲击下,我国民众普遍对未来预期收入持悲观态度,导致消费市场出现严重的降级情况。显然,这种情况短时间内并不会得到很好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