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婺源篁岭景区
以前来婺源篁岭是为了一睹徽式建筑风采和欣赏水墨梯田,看看精致典雅的“徽三雕”,体验下心跳加速的极速溜索
门票政策: 儿童:身高1.2米(不含)以下或6周岁(不含)以下,凭身份证或户口本免费
未成年人:身高1.2米(含)~1.5米(含)或年龄6周岁(含)-16周岁(含)半价优惠
学生:全日制在校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不含成人院校),需出示本人有效证件半价优惠
老人:65周岁(含)以上,持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免大门票,索道半价
老人:60周岁(含)~65周岁(不含),持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半价优惠
军人:现役军人(含武警部队)持有效证件者免大门票,索道半价
残疾人:持国家残联颁发的一至四级残疾证残疾人免大门票,索道半价
记者:持有新闻总署或广电总局颁发的新闻记者证(采访证)者(不含各类报刊网站颁发的记者证、采访证)免大门票,索道半价
婺源县居民:婺源县居民持有效身份证(双休日及国家节假日除外)免大门票,索道半价
其他优惠人群:境外的冠名国家摄影家协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持有效证件者。持国家颁发的旅行社经理资格证者(或国家旅游局颁发的旅游行业总经理岗位职务培训证),国家级导游持有效证件者免大门票,索道半价
其他免费人群:持有旅行社领队证、婺源、黄山、三清山景区导游证(讲解证)、国家级导游持有效IC卡证(国导证)者(公务);持有A类驾照运客驾驶员(公务)免费
热度: 46.1万人近期导航来过
No.2 李坑景区夜景也很美,坐在路边看人来人往感觉很惬意
门票政策: 儿童:身高1.2米(不含)以下
免费
儿童:身高1.2米(含)至1.5米(不含)
优惠
老人:65周岁(含)以上老人持有效证件
免费
老人:60周岁(含)至65周岁(不含)的老年人持有效证件
优惠
学生:全日制本科(含)及以下的学生凭学生证优惠
残疾人:持有效证件
免费
现役军人:持有效证件
免费
导游:持有领队证、婺源县导游证(讲解证)、国家导游有效IC卡证(国导证)者(公务)。国家颁发的旅行社总经理资格证
免费
记者:持有省级以上新闻总署或广电总局颁发的新闻记者证
免费
驾驶员:持有A1类驾照运客驾驶员(公务)
免费
艺术家:省级以上画家、摄影家证者
免费
热度: 5.7万人近期导航来过
No.3 江岭风景区江岭真是太美了,这里的油菜花是那种一望无际的万亩的花海梯田
门票政策: 儿童:身高1.2米(不含)以下
免费
儿童:身高1.2米(含)至1.5米(不含)
优惠
老人:65周岁(含)以上老人持有效证件
免费
老人:60周岁(含)至65周岁(不含)的老年人持有效证件
优惠
学生:全日制本科(含)及以下的学生凭学生证优惠
残疾人:持有效证件
免费
现役军人:持有效证件
免费
导游:持有领队证、婺源县导游证(讲解证)、国家导游有效IC卡证(国导证)者(公务)。国家颁发的旅行社总经理资格证
免费
记者:持有省级以上新闻总署或广电总局颁发的新闻记者证
免费
驾驶员:持有A1类驾照运客驾驶员(公务)
免费
艺术家:省级以上画家、摄影家证者
免费
热度: 4.4万人近期导航来过
婺源每年油菜花开放的季节都会有很多小伙伴前往,但是其实婺源并不是只有在油菜花开放的季节才可以前往,在秋天的时候婺源的景点也是非常美丽的,下面就来看看婺源景点有哪些吧。
江岭
婺源县东北角的江岭是婺源的王牌景点,一般说的婺源油菜花就在这儿,这里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呈梯田状。江岭共有四个观景台,其中第二个观景台可以从不同角度拍摄油菜花梯田和古村落。
篁岭
挂在山崖上的篁岭古村,属典型山居村落,是婺源东线的景区之一,距离婺源县城39公里;篁岭旅游并不受季节影响,春天可以观油菜花海、夏天可以戏峡谷溯溪、秋天可以赏古村晒秋、冬天可以品民俗度假;这里因”晒秋”闻名遐迩,每年夏秋交替房前屋后成了竹晒匾的世界,长长木架托起圆圆的晒匾,春晒茶叶、蕨菜,秋晒红辣椒、稻谷等。
李坑
李坑是个四面环山的水乡小村,古建筑保存完好,布局极有特色;村外两条山溪在村中汇合为一条小河,溪河两岸均傍水建有徽派民居,村前是大片的油菜花田,入春后满山遍野的金黄;村里还保存着南宋武状元李知诚的故居。沿着村后的小路上山,能俯瞰李坑全景;村内有拱桥、栈亭、寺庙和庭院,入村后,沿街店铺林立,主要出售这里特产的徽派木雕和龙尾砚,还有众多“农家乐”可住宿、吃饭。石城
石城是一座山的称呼,也叫石城山,山脚下就是灵岩国家森林公园。山上分布有两个村庄:程村与戴村。被青石板古驿道贯穿整个村庄的叫戴村,而那粉墙黛瓦的古民居在烟雾中若隐若现的是程村。两村之间隔着一个小山坡,村后都有古枫点缀,但又各具特色。程村三面都有古枫树环抱,一面是石灰岩小山坡,早晨的晨雾悬挂在树半腰,加上村庄中的炊烟,如梦如幻,很受摄影爱好者的青睐。石城的春天也很有味道,千年玉兰树开花的时候十分壮观。
菊径村
菊径村是个典型的山环水绕型村庄,小河成大半圆型,绕村庄将近一周,四周为高山环绕。上了村庄对面的小山坡在半山腰处就见到整个菊径村,一条小溪圆圆地环绕整个小村,小溪与公路的连接是一座座小木桥,整个村子一面靠山,很符合中国的八卦“后山前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