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炉是什么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09:09:56
字号:

山东凤祥股份有限公司,五更炉,鸡肉制品知名品牌,“五更炉熏鸡”曾获第27届山东畜牧业博览会金奖,熏鸡工艺获国家专利五更炉系列熏鸡即采用此种专利公艺,既保持了传统熏鸡的独特风味,又营养卫生,是现代人新型时尚的食品。

五更炉是什么

五更炉熏鸡,以优质的乡村草鸡为原料,整只鸡更大气,精选20种中草香辛料腌制,梨木熏制,真空包装,等工序精制而成。

鸡肉质细腻,色泽金黄,味道芳香入骨,闻之熏香浓郁,食之颊骨留香,实为佐餐或馈赠亲朋之佳品。

新凤祥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旗下拥有凤祥食品和祥光有色金属两大主导产业,凤祥食品产业建立了从农场到餐桌全产业链食品安全体系,是我国最大的肉鸡生产出口企业之一;祥光有色金属产业拥有世界上单系统产能最大、技术最先进、最环保的生态炼铜厂。

一、凤祥绿色食品产业

凤祥绿色食品产业以山东凤祥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大力发展属于公司自己的现代化养殖场,全进全出,封闭管理,统一防疫,大力实施标准化管理、精细化管控、无缝隙衔接,确保从农场到餐桌全产业链的食品安全。

公司建有居国际一流水准的屠宰厂,年可屠宰肉鸡2亿只、禽肉熟制品6万吨。

通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凤祥食品产业已发展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食品安全十强企业,170多个产品通过了“C”标志认证。

同时拥有“凤祥”、“五更炉”驰名商标,是肯德基、麦当劳、沃尔玛、家乐福等跨国公司的重要战略供应商,产品远销欧盟、、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3年12月13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莅临凤祥视察工作,对凤祥狠抓食品安全,利用高新技术提升农产品增值水平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赞扬。

新的历史时期,为做大做强凤祥食品产业,实现千亿产业目标,公司确立了“买世界,卖全球,大食品,大营销”十二字战略经营方针。

通过公司上市,扩大融资规模;通过兼并重组,整合产业链条;通过新产品研发,电子商务,扩张终端渠道;努力将“凤祥-东方新食业”打造成为国际知名品牌,致力于成为国际化综合食品企业。

二、祥光有色金属产业祥光有色金属产业始建于2005年,主要从事生态炼铜、铜深、稀贵金属提取、矿产资源开发、再生资源利用等,年产矿产阴极铜45万吨、再生阴极铜15万吨、黄金20吨、白银600吨、稀贵金属1000吨、硫酸170万吨、铜精深产品32万吨。

其核心企业祥光铜业是世界上第二家采用闪速熔炼和闪速吹炼工艺的生态铜冶炼企业,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第一个“国家环境友好工程”企业,并被国家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联合评定为第一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试点企业”,被工信部确定为“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荣获2012年度山东省省长质量奖。

“祥光”牌高纯阴极铜是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中国第一个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已分别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伦敦金属交易所成功注册。

近年来,祥光铜业通过自主创新,已完成技术创新项目300多项,多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申请专利80多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40项,已颁布实施的国家标准16项、行业标准4项。

发明了“超强化旋浮铜冶炼工艺”等专有技术,在世界上第一个实现了旋浮智能冶炼和自热冶炼,打破了国外对先进铜冶炼技术长达60多年的垄断,使中国铜冶炼技术跃升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祥光铜业由技术输入转向技术输出,更为可喜的是该项专利技术获得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9年6月27日,时任国务院总理在山东视察时指出:“祥光铜业的经验确实宝贵,突破了两个‘闪速’技术,节约了能源,环保比较好,确实是一个先进、环保、节能、高效的铜冶炼企业”。

“十二五”期间,祥光铜业一是加快海外矿山并购步伐,二是走以技术换资源的路子,三是做大做优铜冶炼,延伸铜产业链条,着重发展“资源-冶炼-”生态工业产业链,到“十二五”末实现销售收入过千亿元,利税过百亿元。

产品分类:肉制品,肉禽/水产品品牌理念:国际美食家品牌发源地:山东省聊城市董事长:刘学景电话:400-0635-656,0635-6779278品牌成立年份:1995

阳谷县总面积1065平方千米。总人口75万人(2003年)。其中非农业人口17.02万人。男女性别比101:100。人口出生率8.99‰,死亡率4.75‰,人口自然增长率4.24‰。有少数民族27个,3080人。在山东省西部,东临大运河,南接河南省。

县人民政府驻地邮编:252300。行政区划代码:371521。区号:0635。拼音:Yanggu Xian。

阳谷县辖3个街道、10个镇、5个乡:博济桥街道、侨润街道、狮子楼街道、阎楼镇、阿城镇、七级镇、安乐镇、定水镇、石佛镇、李台镇、寿张镇、十五里园镇、张秋镇、郭店屯乡、大布乡、西湖乡、高庙王乡、金斗营乡。

中国文物学会会馆专业委员会会长汤锦程通过对张氏文化源流的详尽考证,进一步理清了蔺相如文化的传播轨迹,揭示了张氏家族发展缓慢的诸多原因。[现址岩楼N乡张岩寨村]

1999年底,阳谷县境内人口共有25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9.66%。回、布依、满、壮、蒙古、苗、土家、朝鲜、白、达翰尔等24个少数民族共3180人,占总人口的4‰。在各少数民族中,回族3145人,占各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8.9%。回族多系元、明、清时期因经商、婚姻等关系自江西吉安、山西洪洞及山东省泰安、济宁、冠县等地迁入张秋镇后又流散于沿大运河之七级、阿城及十五里园、范海等地,在集镇自成街道,在乡自成村落。其他各少数民族多系建国后因工作及婚姻关系来阳谷定居或流入。

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8.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2%。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4.12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3.11亿元,增长20.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03亿元,增长15.2%,三次产业比重为29.2:47.9:22.9。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01亿元,比上年增长14.19%。实现财政总收入2.8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5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8.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1.12亿元,比年初增加6.26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5.21亿元,比年初增加4.3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1.94亿元,比年初增加3.47亿元。

农业

阳谷农业资源丰富,是山东省主要产粮区之一,先后被国家和省确定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瘦肉型猪养殖基地县、食品加工百强县和山东省畜牧强县、放心畜产品基地县。现已形成肉鸡、蔬菜、林果、牧草等四大主导产业,其中肉鸡深加工能力处全国第二位。先后有 13 种农产品被评为山东名牌产品,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6.23亿元,增长3.2%。农业增加值14.61亿元,增长-0.01%。粮食总产35.89万吨,比上年增长—13.02%;棉花总产0.39万吨,增长8.33%;油料总产3.07万吨,增长—30.70%;水果总产3.46万吨,增长-9.66%;蔬菜总产122.05万吨,增长12.29%。肉类总产9.74万吨,禽蛋总产4.72万吨,奶类总产0.24万吨 。水产品总产0.51万吨,增长2%。全年造林2800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19.6%。全市农机总动力118.04万千瓦,增长0.1%。

工业

阳谷县工业基础雄厚,产品门类齐全,现已形成电缆、酿造、化工、服装、机械、蔬菜加工、水晶玻璃制品、塑料制品、畜禽产品加工等支柱行业,有凤祥牌肉鸡、日辉牌电缆、诺亚牌口杯、景阳冈牌白酒、鹤牌农膜等 20 多种产品分获国家、省级优质名牌产品称号,畅销国内,远销美国、日本、韩国、法国、俄罗斯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有多项技术和项目列入国家“ 863 ”计划、星火计划。为了实现工业强县战略,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现有工业产业化、外向型、高科技等特色优势,以增强关联度、提高竞争力为目的,规划建设了阳谷经济开发区,正在打造铜、钢、化工、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五大产业群体,工业经济发展已驶入快车道。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1家,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5.35亿元,比上年增长24.38%。实现出口交货值2.65亿元,增长-12.5%。产品销售率99.57%,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1.02亿元,增长39.65%;实现利润2.41亿元,增长40.72%。实现利税4.34亿元,增长44.68%。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38.95%,比上年提高15.04个百分点。

建设 环保

完成基本建设投资0.29亿元,比上年增长-88.26%。更新改造投资1.05亿元,增长452.63%;房地产开发投资0.53亿元,增长-15.87%。资质五级及以上建筑企业14家,实现增加值2824万元,增长7.97%,实现利税458514万元,增长5.24%。

交通 邮电

公路通车里程1100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110万人、9400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0.92%和4.99%。公路货物运输量204万吨、周转量13571万吨公里,分别增长2.51%和5%。完成邮电业务总量7815万元,比上年增长28.8%,其中电信业务总量5334万元,增长37.47%,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481万元,增长13.4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1.0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6.4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8.5部/百人,互联网用户0.4万户。

贸易 旅游

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5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城乡商品交易市场53处,同比增加0处,成交额7.202亿元,同比增长0.17%。实现进出口总额3900万美元,其中出口3000万美元。新签利用外资项目3项;合同外资额2201万美元,增长35.3%;实际利用外资1155万美元,增长13.2%。主要旅游景点有5处:景阳冈龙山文化遗址、景阳冈、海源阁、狮子楼、海慧寺。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实现旅游总收入360万元,增长20%,其中外汇收入2万美元。

教科文卫

有中等专业学校3所,在校生3886人,普通中学34所,在校生5.78万人,其中义务教育学段在校生4.45万人;小学280所,在校生6.54万人。拥有各类科技人员13345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3345人。共取得市(地)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2项。专利申请量61件,比上年增长3.45%;授权专利10件。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个,艺术表演场所3个,公共图书馆2个,文化馆2个,档案馆1个。拥有卫生机构28所,其中,医院、卫生院24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1085张,卫生技术人员1700人,其中医生782人。有体育馆1座。

社会生活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80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83元;生活消费支出1353.78元;人均居住面积26.88平方米。全县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908人。其中城镇3929人,增长30%;农村4960人,增长3.55%。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含敬老院)17个,床位1043张,收养1016人。社会福利企业4个,安置残疾人员25人。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018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