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殖对环境污染的现状是怎样的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08:33:15
字号: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来以农户分散养殖的传统生产养殖习惯,逐渐被粗放型养殖模式所取代,各种集约型规模化养殖大户、各种养殖小区不断涌现。养殖业的不断发展为农民致富增收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但是随着养殖业的发展,污染问题也愈来愈严重,不少地方因养殖污染造成空气恶化、水质下降,对周围群众的生命财产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和损害,农村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农村的重要污染源。

农村养殖对环境污染的现状是怎样的

污染

一、农村畜禽养殖污染现状 ? 

1.畜禽粪便露天堆放、便液直接排放,造成了大气环境和水体环境的污染。大多数养殖场畜禽粪便随处排放、污水横溢,有的甚至直接堆积到公路两边,堆粪地点周围恶臭弥漫;有的养殖场就近将畜禽粪便直接排入河道或池坑,留下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隐患。 ? 

2.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方法单一。畜禽粪便未经过消毒灭菌处理就直接还田利用,极易造成细菌病毒传播、蚊蝇滋生;有些养鸡场的鸡雏粪便直接出售喂猪,人食猪肉,有可能导致食物链污染,对人体造成危害。 ? 

3.个别畜禽养殖场选址不当。养殖场建在河流旁或人口居住区附近区域内,噪声及臭味会直接污染周围居民,所排放的污染物造成河流堵塞,影响居民日常生活用水,甚至对饮用水造成污染,影响群众生活,引发矛盾纠纷。 ? 

污染

4.畜禽养殖户主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缺乏无害化处理观念。养殖场没有建设相应的污染防治设施,有的养殖场虽然修建了化粪池、沉淀池,对排污物进行处理,但却因容量小无法使污染物达到达标排放,设施几乎成了摆设。

污染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文件背景

畜牧养殖所形成的污染如不及时治理,将会带来严重后果:一是大量高浓度臭气的长期存在,会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二是粪便、尿水和污水的任意排放会破坏附近河流及地下水水质,严重威胁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三是极容易传播人畜共患病,因为由动物传给人的人畜共患病有90余种,这些人畜共患病的载体主要是畜禽排泄物,养殖区与居住区混杂,一旦发生疫情,后果不堪设想。

近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农村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对保障消费者“菜篮子”供给、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缺乏必要的引导和规划,更多地是自发地单纯地面向市场需求自由发展,导致我国畜禽养殖业布局不合理、种养脱节,部分地区养殖总量超过环境容量,加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设施普遍配套不到位,大量畜禽粪便、污水等废弃物得不到有效处理并进入循环利用环节,导致环境污染。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表明,畜禽养殖业COD、总氮、总磷的排放量分别为1268万吨、106万吨和16万吨,分别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1.9%、21.7%、37.7%,分别占农业源排放量的96%、38%、65%。近年的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数据显示,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量在全国污染物总排放量中的占比有所上升。可见,畜禽养殖污染物减排已不容小觑,攸关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攸关国家生态环境质量的整体改善。

畜禽养殖业环境问题也已经成为妨碍产业本身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粪便、尸体、废水等废弃物处置不当,将恶化生产环境,大量病原体、高浓度恶臭气体、粉尘等,都将严重危害畜禽健康,甚至导致疫病,直接威胁生产安全,导致经济损失。畜禽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常常引发社会问题,如由于恶臭或水污染等原因导致农村地区的民事纠纷,直接妨碍畜禽养殖经营活动。畜禽养殖业环境保护滞后,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的浪费,也直接妨碍产业综合效益的提高。农业要提升效益,就必须走综合利用的路子,走生态化、循环化的路子。畜禽养殖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优化和升级,就必须搞好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走种养结合、种养平衡的路子。为此,畜禽养殖业环境保护必须加强。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颁布之前,我国还没有国家层面上专门的农业环境保护类法律法规。长期以来,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监管无法可依,仅有的原环保总局2001年颁布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效力有限,无法作为进一步强化环境监管的依据,导致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设施配套率低,环境管理不到位;此外,部门规章也无法协调更多力量、出台更多的政策措施推动畜禽养殖废弃物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劳动力结构的变化以及国家对化肥使用的补贴等政策,导致畜禽粪肥的应用受到限制,也直接导致了大量畜禽粪便等废弃物资源的浪费,形成污染。《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立法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推动畜禽养殖业从加强科学规划布局、适度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加强环保设施建设、推进种养结合、提高废弃物利用率入手,提高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产业综合效益。

为此,条例以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为指导,引领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发展,推动产业发展走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和低碳农业的路子,采取全过程管理的思路,对产业的布局选址、环评审批、污染防治配套设施建设等前置环节做出了规定,对废弃物的处理方式、利用途径等环节做出了规定。为推动将综合利用作为防治畜禽养殖污染的根本手段,条例还特设专章对综合利用的激励措施做出了规定,如对污染防治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设施建设进行补贴、对有机肥购买使用实施不低于化肥的补贴等优惠政策、鼓励利用废弃物生产沼气以及发电上网等。这些规定,贯彻落实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要求,将从根本上对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实现以环境保护促进产业优化和升级、促进实现畜禽养殖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012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