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有关环保的政策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08:05:35
字号:

概括起来可划为8种类别;

中央有关环保的政策

1 综合类政策法规 : 绿色生态环境管理类系列政策法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关于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关于印发《淘汰落后产能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 ,环境监察办法 ,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许可管理办法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监督检查办法 ,关于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的若干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 关于印发《2003年全国自然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的通知 ;

2 大气污染防治类政策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 ,汽车排气污染监督管理办法 ,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 ,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十二五”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的通知 ;

3 水污染防治类政策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法(试行) ,关于加强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及相关行业汞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关于印发《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试行)》的通知,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等五部委联合发文加强东线京杭运河段航运水污染综合治理工作 ,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的批复 ,关于印发《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考核暂行办法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保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重点湖泊水环境保护工作意见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

4 噪声防治与固体废物处理类政策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关于印发《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关于印发《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意见 ,关于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批转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办法 ,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监管工作的意见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资格许可管理办法,关于发布《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 ,关于发布《电解锰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 ;

5 化学品污染防治类政策法规: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办法,新化学物质监督管理检查规范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关于实施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 ,关于加强二恶英污染防治的指导意见 ,关于印发《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

6 放射性污染防治类政策法规 :放射性物品运输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关于加强放射性物品运输监督检查的通知 ,国家核安全局关于加强放射性物品入境运输管理的通知 ,关于印发《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系统落实“环保五项改革”的意见》的通知 ;

7 环境影响评价与行政处罚类政策法规 ;

8 部分地区政策法规 。

黑龙江寒地黑土农业物产集团的公司简介

中国鳗业面对危机放手一搏

近几年来,我国鳗鱼产业受日本等国技术性贸易壁垒遏制,受毒饺子、三聚氰胺等事件影响,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出口连续4年下滑,行业举步维艰。据悉,2004年中国出口鳗鱼产品近11万吨(折合活鳗计,下同),换汇8.6亿美元;2005年出口数量降为8.2万吨,换汇降为7.5亿美元;2006年出口数量有所增加为8.8万吨,但换汇降为7.4亿美元;2007年出口数量减为8.6万吨,换汇减至6.8亿美元;2008年出口数量只有6万吨,换汇只有不到5.6亿美元,为近20年来最低出口量和换汇额。日本是中国鳗鱼的主要市场,2004年日本进口中国鳗鱼产品9.3万吨,市场份额占84.6%,而2008年数量下降到3.5万吨,市场份额下降到58.3%,数量仅为4年前的37.6%。2009年,欧洲鳗被纳入华盛顿公约的保护范围,中国鳗鱼出口将进一步受限。据有关报道,今年春节后,广东省的烤鳗、活鳗的出口量及价格,同比都下降了30%多;福建、江西两省情况更差,受欧洲鳗取消出口退税政策影响,出口全面停滞,鳗鱼大量压池。目前,鳗农已连续亏损二三年,鳗鱼加工和饲料生产企业大部分已停产,全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为渡过难关、保持鳗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福建、广东、江西的鳗鱼养殖和加工企业,都在积极寻找对策。

首先是努力打破日本市场壁垒。国内从事鳗鱼养殖生产、加工和经销的单位,依据严格的技术规范,建立健全了一整套从源头抓起、全过程监管的质量安全保证制度。目前中国鳗业面对日本苛刻的《肯定列表制度》,已经应付自如,出口日本的烤鳗连续一年多没有出现过质量问题。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同时,与日本贸易商合作,请日本主流媒体到中国来实地拍摄,作如实报道,收到一定效果。日本的超市和量贩店的中国烤鳗销售量正逐渐回升。

业内专家认为,中国鳗鱼行业当务之急是打造自主的鳗鱼品牌。目前,我国使用的产品标准是日本的、产品的口味也是日本的,完全没有自己产品的特征。因没有品牌,产品在日本市场的售价甚至只有日本同类产品价格的1/4,在消费者心目的形象是越来越差。没有品牌,也容易因个别不良因素而影响整个日本市场中国鳗鱼的销售。打造鳗鱼品牌,一是要打造区域品牌,如“中国鳗鱼”、“顺德鳗鱼”、“福建鳗鱼”等;二是要培育企业自己的品牌,如近期刚刚创立的“龙之星”、“健农”等品牌。

其次,应加强对日本以外国际市场的开拓。福建烤鳗出口占全国的一半左右,大部分销往日本。由于日本市场疲软,该省龙头企业长乐市聚泉食品公司大力拓展国际生存空间,实行多边贸易,去年在全国烤鳗出口总量同比减少40%多的情况下,聚泉公司的出口量仍超过3000吨,其中2/3销往欧美。目前,福建省鳗鱼已开拓了欧洲、美国、韩国、菲律宾等新兴市场,对日本市场的依赖程序已大大缩小。同样,广东省顺德龙昌烤鳗公司,一改过去鳗鱼销售日本的单一渠道,去年起开拓美国、俄罗斯以及东南亚地区鳗鱼市场,已初见成效。

去年该公司出口1700吨烤鳗,日本只占了300吨左右,80%以上是日本以外市场。

业内人士一致认为,目前最重要的是大力开拓国内鳗鱼市场。可以说,绝大多数国人没有吃过鳗鱼,对鳗鱼营养知识的认识还不够,甚至存在“鳗鱼胆固醇和脂肪含量高,不利于健康”等偏见,开发国内鳗鱼市场难度很大。有关部门应支持加工、贸易企业大力开发国内鳗鱼市场,支持行业协会全方位做好优质鳗鱼产品推介工作。如,在一些大城市的综合超市参照日本的做法开展类似鳗鱼节的活动,宣传鳗鱼营养知识和鳗鱼文化,让更多的人熟悉鳗鱼,了解鳗鱼生产、加工过程。要开发适应国人消费习惯的鳗鱼新产品、提高鳗鱼烹饪技艺,让具有高营养价值的鳗鱼及其制品,首先得到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中高档消费群体认同。

2008年11月,由龙岩市鳗业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闽西鳗鱼文化节暨鳗鱼烹饪大赛在长汀县举行。中国渔业协会鳗业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关景象致辞说,长汀是万里长征的起点,在这里举办鳗鱼文化节很有意义,它也将成为中国鳗鱼文化宣传和弘扬鳗鱼烹饪技艺的新起点。今年初,广东借顺德被授予“中国鳗鱼之乡”的机会,在京深等大城市举行了一系列大型推介活动,为在国内市场开拓顺德鳗鱼品牌宣传造势。

专家认为,开发鳗鱼产品须注重多元化,不仅对外要适应日本、欧美、俄罗斯等不同市场需求,国内市场也要开发东西南北、八大菜系口味特色的产品;要根据男女老幼不同需求,开发强身、美容、保健、益智等系列产品;包装规格、大小要根据旅游、礼品等市场需要设计,形成多元化的产品格局。

当前,扩大内需的主要困难是企业承受能力有限,必须得到国家政策上的支持,比如国家对烤鳗出口有退税政策,而国内销售没有任何扶持政策,近年鳗鱼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价格低于成本,形成倒挂,这是制约国内市场进一步开发的瓶颈.

集团以世界稀有的寒地黑土生态资源为依托,以省供销社和寒地黑土协会会员为支撑,通过“寒地黑土”这一大品牌,整合大资源、引进大资本、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市场,推动现代农业、效益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寒地黑土集团是集农副产品种植、养殖、加工、物流、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综合性集团公司。主要经营农副产品、山特产品、酒水、饮料销售;粮油、林产品、复合肥;种植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粮食收购;货物进出口等。目前经营的产品:有机大米系列、有机粮食及薯类系列、食用菌系列、东北黑蜂蜂产品系列、野生浆果系列、野生坚果系列、边境特产系列、礼品系列,共计八大类近300个品种。集团已有33种产品通过美国FDA认证,其中有机杂粮17种,野生食用菌16种。“寒地黑土”品牌创立至今屡获殊荣,2011年更摘取了品牌创塑的最高荣誉——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同年被评为“黑龙江省著名商标”。2010年、2011、2012年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第一名,评估价值达123.08亿元。以坚实的品牌、雄厚的实力、强大的资源、现代的管理,造就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农产品企业集团,是寒地黑土人坚持不懈的信念。寒地黑土是全球最珍贵、最稀缺的土地资源。而黑龙江就位于世界仅存的三大块寒地黑土之一的核心区。寒冷的气候,造就了地上地下的大量有机质,形成肥沃的黑土层,土质疏松、天然洁净。生长于寒地黑土的农作物,饱满、壮实、营养丰富,口感也极佳,具有不可比拟的金贵特性。

黑龙江寒地黑土农业物产集团由黑龙江省供销合作社依托“寒地黑土”品牌一手创建。2011年经黑龙江北方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鑫茂中牧进出口有限公司增资扩股,现注册资本达2亿元人民币。集团以世界稀有的寒地黑土生态资源为依托,以省供销社和寒地黑土协会会员企业为后盾,组织全省优质农副产品有序地进入市场,推动黑龙江农业经济的发展。

寒地黑土集团承载着整合提升全省名、新、优、特优势农业物产资源、全力打造最能代表黑龙江省农业物产优势品质的“寒地黑土”大品牌的历史使命。在产品整合上,集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品类集群,整合全省优质农产品有组织地进入市场,带动寒地黑土经济的发展,主要经营有机大米系列、东北黑蜂蜂产品系列、有机杂粮及薯类系列、食用菌系列、野生山野菜系列、野生浆果系列、野生坚果系列、边境特产系列、礼品系列,共计九大类200余种产品,远期整合产品计划达1000—2000种。

首届中国品牌大会上公布的《2010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中,寒地黑土品牌在众多农产品品牌中脱颖而出,以120.76亿元的评估值,蝉联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第一名,稳居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榜首。2011年“寒地黑土”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摘取了品牌创塑的最高荣誉。

十二五”期间,集团的任务是创造绿色品牌,对寒地黑土协会的200多家制造企业、2700多家合作社进行产品联合销售。省委、省政府对于集团品牌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在省领导的关注下,批准成立了寒地黑土农业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并被列为“十二五”十大产业之首。寒地黑土集团先后被黑龙江省、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评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集团成立后发展迅速,得到了国家、省各级领导及同行业的认可,同时通过资本运作及自主投资成功组建7家子公司。集团的战略目标是力争在三、五年内打造出位居全省前列,全国知名的农副产品品牌。将企业做成全省最大的、在国内外市场有良好声誉的农副产品精品经营龙头企业。使之成为引领和促进我省农业经济发展的一支骨干力量。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2008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