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虾池条件和饵料供应情况确定放养量,一般放养密度为3到5万尾/667平方米。
池塘选择:
1、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排灌方便,交通方便的池塘,虾池面积2000到3300立方米,水深为1.5到2.0米,池底为泥沙底质,保水性能好.
2、虾池四周用塑料薄膜圈围池堤,高度为1.0米,以防南美白对虾外逃和鼠、蛇、青蛙等敌害进入。进水口设60目筛绢网过滤,出水口设40目筛绢网拦虾外逃。
扩展资料:
增强白对虾抗病能力:
1、早期壮苗:
(1)在华南沿海,养虾户习惯于虾苗长到3厘米以上才喂幼虾配合饲料,有的虾苗投入20天后才喂饲料,利用虾池肥水的基础饵料生物养虾。
(2)这对于南美白对虾来说是很不科学的,虾苗刚从苗场放入虾池养殖,如果营养跟不上,就会给整个养殖过程带来病害的威胁。
(3)如果在虾苗入池后立即加喂少量的免疫球蛋白动物性饵料,可以提高虾苗对外界刺激的应激能力,显著提高虾苗成活率。
2、中期防病:
由于南美白对虾食量大,投饵量可按其生活习性进行调整,每天可投喂5-6餐,白天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35%,晚间投65%。每星期加喂两餐免疫球蛋白,按3%-5%拌在饲料中以提高虾体的抗病力。
3、后期催肥:
在中期的养殖基础上,加大投饵量,特别是在对虾摄食旺盛的傍晚和深夜,加强高效优质配合饲料的投喂,并增加投喂次数,适当提高虾塘的池水盐度,促进对虾蜕壳和硬壳,这样可以提高商品虾的质量,增加养虾的经济效益。
百度百科-白对虾
1 放苗密度
为了提高虾苗的成活率,减轻养成期的管理压力,首先确定放养的密度,放养密度大小取决于塘大小、水深、换水条件、增氧设施、养殖方式、种苗大小、饵料供应、产量与规格、其他设备与管理技术水平和经验等方面。建议:水深1.3~1.5米的,投6~8万尾/亩;大于1.5米深的投8~12万尾/亩;工厂化养殖可投20~30万/亩(不在本文探讨范围)。但从长远考虑,放苗量太多,会加剧池塘老化,虾个体大小不均,容易造成缺氧,并会增加染病机会,苗的成活率也会降低等。
2 保苗与壮苗养殖前期的保苗和预防空胃也是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
① 放苗前用水毒净2亩/包和鱼虾卫士2亩/包泼洒,第5天再用一次。
② 放苗前2天用猎狐250克/亩·米,以后每10天泼洒一次,控制弧菌数量。
③ 投喂饲料前,用双价酵母4克/千克料,用适量水稀释拌料发酵3小时全池泼洒投喂,每天1~2次中后期每天一次;用促长大泡王2克/千克料+多维2克/千克料合泡10~12小时拌料再发酵2个小时投喂,每天一次(中后期每隔7天用一次,连用7天);用强效促长剂8克/千克料适量水稀释拌料发酵2个小时投喂,每天1~2次。用开胃解毒灵5克/千克料以适量水稀释拌料发酵2个小时投喂,每天一次,连服三天(在40天龄前隔7天用一次,连服3天),壮苗期为30天。
3 苗期管理① 放养虾苗后,每7~8天用高稳C250克/亩·米+开胃解毒灵500克/亩·米泼洒,连用4次(即28天)。
②?苗龄28~30天时,用红白清400~500克/亩·米,开水浸泡2小时全池泼洒,以后间隔15天再泼洒一次,预防细菌和病毒性病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