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猪和其他季节不一样,因为冬季温度比较低猪更容易生病,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就需要格外留意。以下是猪倌巴巴总结的六点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
第一、尽量不换料
冬季到了由于气温的原因,猪产生应激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所以我们应当尽量减少导致猪发生应激的因素。在众多导致猪应激的因素中,换料无疑是最常见的一种。所以一旦步入冬季我们应当长期给猪供应优质稳定的饲料,尽量避免更换饲料给猪造成的不适。
第二、不要喂冷食
冬季给猪喂料呢,最好就不要喂湿料了,如果一定要喂湿料那么在拌料的时候千万不要用冷水拌料,最好用三十度以上的温水拌料,这样对猪的肠胃更有好处。此外,为了保证猪的正常消化,每次给猪填料不宜添置太多,可以少喂勤补,保证饲料的新鲜度和热度。
第三、不要饮冷水
冬季是一年中最为干燥的季节,所以猪对于水分的需求比其他季节更高。而在饮水方面,为了避免猪患病,最好不要给猪饮用冷水,而应当给其供应温开水。当然你也可以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葡萄糖来给猪群补充能量。
第四、注意防低温
在一年之中,猪生长最为缓慢的季节就是冬季,而在冬季中又以小寒和大寒两个节气对猪的影响最为严重,因为这两个节气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节。所以冬季猪舍的保温对于促进猪的生长发育是十分重要的。否则光吃料不长肉,那养殖效益可就无法保证了。
第五、猪舍要干燥
与干冷比起来,湿冷对于动物机体的影响是更为明显的。这也是为什么南方只要稍微降温人们就会感觉不适,而北方只有降到零度以下人们才会觉得很冷的原因。所以呢,我们一定要保证猪舍的干燥,粪便及时清理,避免猪舍有积液。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在猪舍周围放置生石灰来吸潮。
第六、防寒风入舍
冬季猪舍的密闭程度越高,猪患病的概率就越低(也要定期通风保证猪舍内的空气质量)。因为这样可以避免寒风侵入猪舍,从而导致猪患上感冒。如果冬季猪患上了感冒,那传播起来可是很吓人的。
农村有地不想打工,养殖什么比较好呢?
一亩地能散养土鸡多少只,该怎么养?
土鸡是比较健康、口感比较好的农村养殖的鸡,在东北叫做“笨鸡”。肉质微黄、口感较为有咬头、风味较好,且生长期远比规模养殖场的鸡的生长周期要长的多。那么一亩地能散养土鸡多少只?
1、耕地。如果是在耕地内养殖土鸡,比如玉米地、高杆高粱等耕地内进行散养,建议每亩地不超过20只。主要是鸡的刨食特性,如果土鸡的数量太多,会对作物的根系产生一些不良影响。
2、林地或者草地。林地或者草地也是养殖土鸡的好地方,生态环境较为天然,昆虫也比较多。但是建议也要控制散养土鸡的密度,以免对林地和草地的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建议林地内密度控制在80-100只以内;而草地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建议草地内每亩地的放养密度不超过50只。
3、圈养土鸡。圈养土鸡其实算不上最真实的土鸡了,活动密度小,主要饲料是玉米面类的经济作物,生长周期要短一些。圈养土鸡的密度的可以看您的想法了,一般来说几百只一亩地的密度也是没有问题的。
目前土地单纯用来从事土鸡养殖并不多见,究其原因还是利润率较低。成本分析:1.土鸡养殖,为保证肉质及蛋的品质,以及防疫需求,养殖密度不能过高,一般亩均500只左右,土地租金以900元/亩年计,成本分摊到单只鸡约2元,2.鸡苗及防疫成本,目前鸡苗单只约3元左右,防疫成本至少每只2元,3.饲料成本:幼苗阶段需细料饲养,单只成本约3元,随着生长需逐渐添加草料及玉米饲料以保证肉质,至生殖成熟(6个月)饲料成本单只约20元。
3.母鸡开始下蛋后,继续饲养两月左右至公鸡单只重量2.5斤左右,此时公鸡需立即出栏,中间饲养成本约8元。此时总成本约38元,幼苗成活率约95%,加上鸡舍、围栏、投喂工具、人工每人150一天(亩均0.5人,雇工为农村50岁以上工人),若此时全部出栏综合成本约60元每只,市场价格30每斤,毛利单只15元,亩毛利约5000元左右。4.若母鸡不出栏,留以产蛋,目前土鸡蛋约0.8元/枚,产蛋率约70%,每只鸡每天饲料约2毛钱,平均每只鸡每天毛产出0.36元,每天亩产出利润(扣除人工)约15元,产蛋周期一年,连肉和蛋扣除各项支出母鸡两年总产出约8000元,公鸡产出约3000元,亩均年利润约为5500元左右!
风险分析:1.防疫风险,若发生传染病,则颗粒无收!
2.需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实现利润,养殖低于5000只效应较差。
建议:小规模养殖需配合其他项目共同执行,实现复合化养殖,例如,农家乐跑山鸡,葡萄架林下鸡等。
今天跟大家一起聊一聊:农村也出现了不少的机会,在农村这三个养殖还是不错的,基本不愁销路,不说年入百万,十几万还是相对轻松的。
一直以来在广大群众的印象中,农村都是一副贫穷、脏乱差的局面。在农村就业机会有限,基本没有什么赚钱可言,基本都要外出去城里打工,才能维持的了家里的生活,而在那些为数不多的工作岗位之中,种地、打工、做生意、养殖等等为数不多的选择当中,算起来可能也就养殖还算比较靠谱一点。
现在针对养殖大户也有一定的补贴,对于农民而言也算一个好消息,虽然是这样,但是农民心里也都清楚,虽然养殖的门槛相对于其它生意来说,门槛也不会很高,能够凑够前期的资金起步,但是想要做的好、赚大钱却一点都不容易,从前些年农村兴起的养蝎子、蟾蜍等等,这些看似新鲜的玩意,但是市场需求量并不多,很容易饱和,很多人都血本无归,有了这样的教训之后,很多人都不敢轻易再去尝试了。
那农村究竟还有没有相对来说比较靠谱的养殖呢?在农村现在搞这三种养殖还是不错的,市场需求量很大,赚钱也相对来说比较靠谱。
1、养大鹅
一提起大鹅,很多农村长大的孩子都会想起大鹅的凶猛,小时候不小心惹到了它,经常会被追的满院子跑,不追到你它誓不罢休。别看大鹅的脾气火爆,同样火爆的还有它的价格。
在记忆中农户自家养的大鹅,最低的价格还有没低于30块钱一公斤的,大鹅以其极高的营养价值,渐渐被我们普遍接受,不仅如此,我们常在市集上看到,大鹅蛋的价格一个就要卖到10块钱,而最让农户关心的一点就是,大鹅养殖起来相对简单不娇气,平日里看它们就感觉有使不完的力气,养起来也比较的省心。
2、养地龙
说起地龙可能很多人都比较陌生,这时医学上的学法,在农村我们通常把它们称之为蚯蚓,蚯蚓的用途非常的多,不仅能够入药,也是垂钓的好帮手,现在养殖的人并不是很多,很多人也都不知道蚯蚓的收购价格,鲜活的蚯蚓的收购价根据行情,一般都在二十块到百元不等,虽然市场需求不大,但是好在养殖的人特别的少,基本不用愁销路的问题,可以结合当地的情况,酌情考虑一下。
3、养土鸡
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养生了,城里人都开始追求健康养生的食物来源了,而农村纯天然无污染的环境正好合了他们的意,很多城里人周末都会抽空到去农村一趟,购买一点新鲜的食材。
而其中最受欢迎的估计就是土鸡了, 这种现象也是愈演愈烈,吃土鸡和土鸡蛋被当成了养生的代名词,不管是在大病初愈还是坐月子,土鸡和土鸡蛋都成为了标配,鸡蛋里面营养成分丰富,很多有小孩的家庭都会购买土鸡蛋,这也加速扩大了土鸡以及土鸡蛋的市场,很多懂得操作的人已经赚的盆满钵满了。
当然在农村从事养殖业,也属于创业的范畴,也有一定的风险的,农村很多成功的经验不是能够轻轻松松就能够复制的,切忌不要跟风,要结合实际情况而定,在开始之前,要多多拜访前辈,还要做一做市场调查,这样你成功的几率才能够更大,在准备工作中找到自己适合的行业。你们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养殖行业要分享给大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