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九间棚药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9月由全国劳动模范、中共十四大代表、全国人大代表
刘嘉坤同志创办并任公司董事长。是我县第一家在省工商总局注册的制药企业,具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核发的《药品生产许可证》和《药品GMP证书》,系中国中药协会中药饮片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
公司生产厂区位于“中国金银花之乡”的平邑县,被认定为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和临沂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居于国内金银花行业的龙头地位。占地55000余平方米,依照药品GMP标准要求建有高标准的现代中药饮片生产区,大型中药材提取设备流水线加工区,仓储区,洁净区,配备了先进的生产加工设备检测化验仪器。
公司有员工200余人,药学专业人员占员工总数的40﹪,大中专毕业生占50﹪。拥有一批精通中药材种植、加工、炮制、提取的专业技术人员,生产经营唐王石牌中药饮片600余种,逐步建立起了以金银花新品种“九丰一号”为代表的规范化地产药材种植基地,基地规模达5000余亩,其中以地产优质中药材金银花、山楂、丹参等为主导产品。先后与国内多家大型医药、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及卫生医疗单位建立起了长期合作关系。
2010年1月,公司斥资5000多万元于平邑县经济开发区新上中药材提取项目,建立了大型的中药材提取流水线,采用国内外先进中药材提取设备和前处理各类工艺和手段,引进全自动和在线清洗设施,实现了中药提取的现代化、智能化和一体化,主要生产高浓度金银花绿原酸、丹参酮和黄酮,具有年生产金银花绿原酸浸膏500吨(25%HPLC),金银花绿原酸干粉100吨,(98%—99%HPLC),可满足各大制药企业生产口服液及注射针剂的要求。
公司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刘嘉坤,公司总经理翟茂江,热忱欢迎各级领导和广大客户来公司检查指导、洽谈业务,公司愿与广大客户诚信合作、发展共享。
亳州的中药产业如此兴盛为何没有一所中医药大学?
中国人治病喜欢喝中药,而喝中药不可不了解中药的炮制知识
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是中药行业的三大支柱,中医在临床用以治病的物质是中药饮片和成药制剂,通过一定的加工炮制制成中药饮片,供应配方和制剂,中药的疗效并非原药材的疗效,实际是饮片的疗效,因此中药饮片处于三大支柱的中心地位。
中药饮片的炮制工艺是中药传统技艺的集中体现和核心所在,是在历代中医药长期医疗实践中产生,并不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是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
一、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对中药炮制的文字记载始于战国时代。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其治疗“目不瞑”的秫米半夏汤中就有“治半夏”的记载,表明当时预治疾病已经使用了药物常规炮制品。到了汉代,据有关资料记载,炮制方法已非常之多,如蒸、炒、炙、煅、炮、炼、煮沸、火熬、烧、斩断、研、锉、捣膏、酒洗、酒煎、酒煮、水浸、汤洗、刮皮、去核、去翅足、去毛等。同时,炮制理论开始创立。我国第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序例写道:“药……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不尔勿合用也”。在南北朝刘宋时代,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问世,记载的炮制方法主要有蒸、煮、炒、焙、炙、炮、煅、浸、飞等。该书对后世中药炮制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某些炮制方法,现今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明代时期,中药炮制发展得较为全面,在理论方面,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曾系统地论述了若干炮制辅料的作用原理,记载为:“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仍仗软坚;用醋注肝经且资住痛;童便制除劣性降下;米泔制去燥性和中;乳制滋润回枯助生阴血,蜜制甘难化增益元阴;陈璧土制窃真气骤补中焦;麦麸皮制抑酷性勿伤上膈;乌豆汤、甘草汤渍曝并解毒至令平和……”。他还强调:“凡药制造,责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的医药学者李时珍集诸家之大成,在其巨著《本草纲目》中专列了“修治”一项,收载了各家之法。
对有些炮制方法还运用中医理论加以讨论。继之,缪希雍又在《雷公炮炙论》的基础上,增加了当时常用的炮制方法,在他的著作《炮制大法》中,提出了的炮炙十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关心和重视中药炮制事业,使中药炮制事业发展很快。各地有关部门都对散在本地区的具有悠久历史的炮制经验进行了文字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全国大部分地区制订、出版了炮制规范。同时,国家在药典中也收载了中药炮制内容,并相继出版了一批炮制专著。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药炮制经验集成》,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药炮制学》等。在科研方面,目前全国有许多中医药研究机构都开展了对中药炮制的研究,已有一定的科研队伍。在生产方面,中药炮制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药物饮片质量逐步得到了提高。随着我国技术的革新,炮制生产设备已逐步机械化,如滚动式洗药机,去皮机、镑片机、切片机,各种类型的电动炒药锅等。这些将朝着自动化、联动化的方向发展。
二、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1.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中
药多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矿物,药用部位含有一定的药物成分,但也常带有一些非药用部分,而影响疗效,并且不同药用部位药效有异。而原药材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这就需要通过炮制,调整药性,增利除弊,以满足临床治疗要求。所以中医临床配方用药都是用炮制后的饮片。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常常是一药多效,而中医治病往往不是要利用药物的所有作用,而是根据病情有所选择,因此,需要通过炮制对原有性效予以取舍,权衡损益,使某些作用突出,某些作用减弱,某些不利于治疗的作用消失,力求符合疾病的治疗需求。疾病的发生有多种原因,病情的发展变化多端,症候的表现不一,脏腑的属性、喜恶、生病病理各异,故立方遣药及炮制品的选用都应考虑这些因素。如:女贞子既能补肝肾之阴,又能清虚热,且药性较平和,养阴而不腻,清热而不损阳气,实为滋阴补肾之良药。但生用或制用与病情变化有关,当患者肝肾阴亏,兼有肠燥便秘者,可选用生品,既可补肝肾,又可润肠燥,二者兼顾,且用量宜大;当便秘已去,肝肾阴亏之象尚未完全消除时,除调整处方外,女贞子则宜制用,增强其补肝肾之力,避免过用生品又引起滑肠。由此可知,中药必须经过炮制,才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灵活用药的要求,所以炮制是中医运用中药的一大特色。
炮制直接影响临床疗效
药炮制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炮制方法的确定应以临床需求为主要依据。炮制工艺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
中药净制与疗效中
药净制的方法虽然比较简单,但对药效的影响很大。因此,中药在用于临床之前,基本上都要经过净制处理,方能入药。从古至今,医药学家对中药的净制都非常重视。中药亦要求以净制后的“净药材”入药,《中国药典》炮制通则把净制列为三大炮制方法之一。
软化、切制与临床疗效中
药切制之前,需经过泡润等软化处理,使软硬适度,便于切制。然而,控制水处理的时间和吸水量很重要,若泡浸时间过长,吸水量过多,则药材中的成分大量流失,降低疗效,并给饮片的干燥带来困难。利用蒸气软化药材,应控制温度和时间,以免有效成分被破坏。
切制时,饮片不均匀,厚薄、长短、粒度相差太大,在煎煮过程中就会出现药用成分溶出不一。若需进一步加热炮制,还会出现受热不均,生熟不一,药效有异的情况。如:调和营卫的桂枝汤,方中桂枝以气胜,白芍以味胜。若白芍切厚片,则煎煮时间不易控制。煎煮时间短,虽能全桂枝之气,却失白芍之味;若煎煮时间长,虽能取白芍之味,却失桂枝之气。方中桂枝、白芍均为主药,切均薄片,煎煮适当时间,即可达到气味共存的目的。饮片的干燥亦很重要,切制后的饮片因含水量高,若不及时干燥,就会发霉变质。干燥方法和干燥温度不当,也会造成有效成分损失,特别是含挥发性成分或对日光敏感的成分,若采用高温干燥或曝晒,疗效会明显降低。
在我看来,亳州只所以没有中医药大学理由有两个,第一个是经济水平和人口数量不支持它再建立一个大学。第二个是亳州并不是盛产中医药。
大学的建立是多种因素的结果
在中国想要建立一所合格的大学,首先你要有一个能够延续下去的有意义的学科,其次你要有人来报名学习,最后你要有一定的学校基础设施和优秀的教授。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学生报考学校不仅要看学校的排名和师资水平,而且还会看这个学校的环境以及学校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水平等等。
而亳州它是在2000年的时候才从阜阳划出去成为独立的市,它无论是经济水平,地理位置还是人口数量来说,它和其他同级的市都相差比较多。亳州市目前为止已经有一所亳州学院,而且在这个学校里开设的中医药专业已经是学校的王牌专业,在这种情况下再开设一所中医药大学其实就是一种资源浪费。
亳州只是药材售卖而不是盛产药材
亳州是华佗故里,因此在亳州是有很多的药材商集聚的,但是它并不是有很多药材生长出来的。在亳州上大学你可能能够看到的就是药材的交易,甚至还会出现假药,在这里,如果你幸运,你能够获得是辨别药物的真伪的能力,因此亳州从这个程度上来说亳州建立中医药大学并没有任何产业上的优势。
综上所述,我认为亳州即使是中药产业发达,但是由于它经济水平比较落后,人口数量比较少,交通相对不发达,所以亳州并不具备再开设一所大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