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扩大奶牛养殖规模的问题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06:49:34
字号:

为高效养殖付出的努力 重视遗传育种,保证牛群的遗传进展

嘉兴扩大奶牛养殖规模的问题

顾场长从养牛那一天起,就十分重视牛群的遗传育种工作。最开始养牛的时候,顾场长还未掌握专业的选种选配技术,他就把精力集中在了冻精公司的选择及选种选配服务上面下功夫。顾场长放弃享受国家良种补贴的国产冻精,坚持购买价格相对较高的进口优质冻精。

除此之外冻精公司要提高好的选种选配服务,根据牧场的自身情况选种选配,达到真实提高牧场的遗传进展的目的。顾场长介绍说:“牧场准备扩群再建新的牧场,因此我们目前更多的选择性控冻精,保证更高的母犊率。避免引进奶牛时带入其他的疾病,我们采取了相对较慢、但相对更有保证的扩群方式,计划明年建一个400头存栏的牧场。我们现在用的是栓系式的牛栏,新建牛舍采用自由散栏式的牛舍,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降低高产牛的蹄病发病率。

重视饲料营养成分的检测保证饲料配方与瘤胃内营养成分一致东兴养殖场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用优质冻精,做好遗传育种工作,从眼前养殖效益的角度十分重视奶牛营养。东兴养殖场在饲料的投入方面较大,为了保证牛群的蛋白质饲料和粗饲料供应,每年从美国进口优质苜蓿干草,并从东北采购一些羊草,以保证奶牛的优质粗饲料供应。对于每批次采购的饲草料,顾场长都会采集饲料样本送到相关专业检测机构或实验室,对营养成分进行测定,保证采购到的饲料原料的质量与经销商提供数据一致,进一步做到日粮配方中的营养成分与最终饲喂给牛的营养成分是一致的。

在选购饲料公司的浓缩料时,顾场长也十分看中对方提供的服务,与东兴牧场合作的饲料公司为其提供饲料成分的检测并提供推荐使用的饲料配方,对牛场来说,一方面节省了样品检测成本,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奶牛的营养健康,一举两得。

重视高产高效,保证成本控制

东兴养殖场在育种、营养等方面投入很大,但是牧场利润率很高,主要是通过其他方面的成本控制来实现的。通过控制固定资产的投入降低成本,走进东兴养殖场,看到的是简陋的牛舍,牛床间距很小,但牛舍内通风良好。令人不敢想象的是每头泌乳牛去年平均收益是9500元。虽然牛场不像规模奶牛场那样的漂亮和气派,用顾场长的话来说小牧场五脏六腑不一定要全部配齐,但是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保证奶牛的舒适度,设备虽不美观但确经济实用。东兴牧场地处浙江省,优质粗饲料缺乏,牛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保证部分青粗饲料本地化,减少运输成本。当地桑蚕规模养殖场较多,桑叶较多,顾场长将桑叶送检,检测结果显示桑叶的蛋白水平达到22%以上,甚至优于苜蓿草,并且其适口性好于苜蓿草,本地桑叶运输成本很低,这样既保证了优质粗料的供应,又适当降低了饲料成本。

重视资料的累积,保证信息的可追溯东兴养殖场在2003年即参加了DHI测定,顾场长介绍说“牛群的改良需要有DHI测定提供的数据进行支持,这样在选种的时候才知道要改良的是哪个方面才有据可查,具体到改良的是牛群的乳房结构、肢蹄的问题、胸深等等。东兴牛场每一方面的工作都有记录,包括消毒记录、奶衬等零部件更换记录、奶槽车清洗消毒抽查记录、预产及复检记录,容器清洗消毒抽查记录、兽药库存数量记录、饲料、添加剂进出记录、牛只繁殖状况监控记录、抗生素酒精试验检测记录、免疫记录、生殖疾病治疗记录、兽药出库数量记录、生奶出场记录、门卫记录。用顾场长自己的话来说,一定要有记录才能发现问题,顾场长采用最原始的记录方式,用这一个个小小的记录本,累积记录牛场各方面的历史信息,用来发现牛场管理方面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指导牛场的良性发展,顾场长说“牛场争取一年做得比一年好”

东兴牛场下一步的发展计划

牛场计划今明两年建一个400头存栏的敞开式牛舍,采用散栏饲养方式,牛床用沙床,配备高效的风扇,保证牛舍内的通风,给奶牛提供更舒适的环境,减少肢蹄病的发病率。顾场长介绍说“目前我们因为肢体病被迫淘汰高产牛的比例为2%-3%,因此投入建设一个新牧场改善目前情况是我们下一步必须要做的”。然后建一个挤奶厅,采用并列式挤奶机。两年之后,再建一栋牛舍,牧场计划将规模发展到存栏700头,300至320头后备牛,380至400头的成乳牛。在以上工作完成之后,准备建一个简单的粪污处理设备,不给周围环境带来污染。

河北奶牛养殖小区的扶持政策是什么谁知道?

天友乳业的奶源基地主要分布在如下:

一、是川渝高山生态奶源带,包括武陵山黔江牧场、华蓥山麓两江有机牧场、大巴山七里牧场。

二、是打造北纬35°黄金奶源带,宁夏天宁万头牧场、陕西华山万头牧场。

其中,地处重庆渝北茨竹镇华蓥山山麓的天友两江牧场,是天友乳业打造的西南地区第一个有机牧场,该牧场严格保持着原有的纯天然、无污染状态,从土地、牧场到生产模式,都严禁使用任何化肥、农药、激素、食品添加剂等人工合成化学品,确保全程有机。所有的奶牛都是以有机苜蓿草、有机玉米、有机大豆等混合配制而成专用饲料喂养。

公司前身是重庆牛奶场,创建于1931年。经历抗战洗礼、解放后公私合营、改革开放后股份制改革,现为重庆市农业投资集团控股、包括民营资本、个人股东等多种股权参股的混合所有制股份公司,迄今已有90年历史。

近年来,唐山市丰润区按照中央提出的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部署,充分利用农业大区的资源优势,把发展奶业作为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工作来抓,作为强区富民的一号工程,按照发展现代化的总体要求,着力在奶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使奶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到2004年6月,全区奶牛存栏已达9.3万头,其中成年奶牛5万头,"十五"以来,年均递增36.2%,日产鲜奶800多吨。2003年,全区奶牛养殖业产值达到5.14亿元,同比增长19.5%,分别占畜牧业和农业总产值的31%和15.48%;奶业和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7.1亿元,占GDP的6.7%;奶业和相关产业从业人员纯收入4.4亿元,农业人口人均675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29.6%和28%,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4%;来自奶业和相关产业的税收达到4300万元,占全部财政收入的7.6%。成为河北省第一奶业大区,在全国排第七位。丰润的奶业生产已被国家和省政府纳入奶业发展重点区域规划。2004年5月被中国农业区域布局及产业化高层论坛组委会命名为"全国奶业之乡"。

一、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为适应全区日益扩大的奶牛存栏规模和乳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区委、区政府千方百计加快龙头企业建设,增强其辐射带动作用,在积极鼓励扶持丰润一乳、二乳、银河、三星等本区乳品加工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还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支持广东今日集团乐百氏(丰润)食品有限公司不断壮大规模,区委、区政府将持有的股权转让给广东今日集团,并支持乐百氏(丰润)食品有限公司与法国达能集团合资,进一步壮大了企业的实力,使公司投资由1.3亿元增加到2.5亿元,日处理鲜奶能力由200多吨增加到300吨以上。公司主要生产纯牛奶、酸奶、发酵奶、奶粉等四大系列20多个品种,年上缴税金1000多万元。为进一步强壮龙头,增强企业带动能力,区委、区政府又积极吸引上海均瑶集团来丰润兴建奶业加工企业,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2003年10月,投资6000万元,日加工鲜奶能力120吨的上海均瑶集团丰润乳制品加工一期工程顺利投产。为进一步拓宽鲜奶销售渠道,丰润以诚恳的态度,创造优良的环境,进一步引进重量级龙头企业,以形成群龙闹海、有序竞争的格局。制定出台了《丰润区鼓励外商投资优惠办法》、《丰润奶业科技园投资优惠办法》等一系列文件。2003年10月吸引蒙牛乳业集团落户丰润,日加工液态奶600吨,年产量20万吨,年销售收入10亿元,利税5200万元。计划今年9月份投产,目前已在区内签订机械化挤奶厅建设及鲜奶收购合同50份。

二、基地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为加快奶牛养殖基地建设,鼓励扶持群众发展规模养殖,区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扶持发展规模牛场、养殖小区的奖励办法》,突出抓好奶牛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建设。区政府每年拿出100多万元资金支持群众发展规模养殖。良好的发展基础和优惠的扶持政策,吸引了省财政厅国富投资公司来丰润区建设奶牛养殖小区。并积极探索小区内条块分割,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管理,不断加快小区资本运营的质量。目前,总投资300万元,可容纳1000多头奶牛的国富润兴奶牛养殖小区存栏奶牛1070头。

2003年底,已建成千头以上奶牛镇乡25个,百头村269个,5头以上场户2617个,其中百头以上场户42个(已建成或在建千头牛场7个),新建机械挤奶厅6个,全区规模化养殖比重达35%。

三、奶牛种质不断优化

为使全区的奶牛养殖在数量扩张的同时实现品种质量的提高,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奶牛品种改良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制订了《奶牛良繁体系建设实施办法》。投资150多万元购置配种器材54套、显微镜9台,完善了各基层站品种改良设备、设施;确定并落实了"统一供精、统一供氮、统一培训考核"的三统一管理措施,将奶年品种改良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2000年以来,丰润区以北京奶牛中心、省畜牧局为技术依托,结合农业部《万枚优质奶牛胚胎富民工程的实施,已完成奶牛胚胎移植120枚。为尽快提高奶牛品质,区政府与河北省国富农业发展公司、加拿大新技术发展集团共同出资 7200万元建设年产优质奶牛 5000头、胚胎1万枚的奶牛良种繁育中心项目,项目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良种奶牛繁育基地。良繁中心一期工程投资3600万元,占地256亩,存栏受体牛规模3000头。今2月11日第一头犊牛顺利生产,目前存栏受体牛2606头,进行胚胎移植2872头次,现已确定准胎874头,待查受体牛560头,移植受胎率40-45%;已产犊牛148头,性别鉴定准确率95%。

四、奶业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

以建立无公害奶源基地和无公害鲜奶品牌为突破口,扎实推进奶业标准化建设,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指导思想,把引导奶业基地建设的重心由扩充数量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来。到目前,国富润兴奶业有限公司等7个奶牛规模场区获得省级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为提高全区奶牛养殖质量,打造丰润品牌奠定了基础。2003年11月,丰润区起草的《奶牛场生产技术规范》系列标准通过省级专家审定,正积极申报省级地方标准。这区己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命名为"国家级奶业标准示范区"。

五、配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为提高全区奶牛科学喂养水平 这区充分利用丰润的区位优势,依托京津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聘请专家组成讲师团,入场户进牛棚开展技术攻关,解决奶农关注的难点问题。对全区奶牛百头村和百头以上场户,安排至少一名技术人员驻村驻场指导。并新增村级奶牛技术服务点30个,巡回服务大棚车9辆,使奶农求医买药不出村。大力推广牧草种植和青贮技术,促进了奶牛饲料结构调整和平原农区种植结构调整。2001年以来,全区各级多方筹集资金300多万元,在12个重点场新建贮量500立方米以上的青贮池23个,总贮量达2万立方米。2003年全区完成秸秆青贮15万吨,牧草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为了加强疫病防治,这区在原有10个牧兽医中心站25个分站的基础上,新增村级防疫网点50多个,形成了以区畜牧兽医总站为龙头、镇乡兽医站为骨干、村级兽医点为基础的疫病防治体系。做好奶牛五号病等主要疫病的强制防疫工作。做到乡(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牛。并坚持以检促防、以防保检、防检结合、标本兼治。在基层奶站、流动收奶点全面落实了凭《免疫合格证》收奶制度,为全面实施"绿色奶"工程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六、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完善

为进一步理顺企业与奶农的利益关系,这区首先在重点乡镇或奶牛养殖小区成立了奶业合作社,在落实"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服务、统一收奶、统一物业管理、分户喂养"的"四统一分"管理模式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同时,支持乐百氏(丰润)食品有限公司在全区重点乡镇和规模场户投资近400万元建立低温奶站26个,与北京三元食品公司合作投资40多万元建立了中心奶站,由企业与奶站辖区的1500多产奶农签订了鲜奶购销协议,做到了质量标准公开,收奶价格合理,奶款兑现及时。积极协助蒙牛在我区发展机械化挤奶厅的工作。并组织畜牧局、企业奶源部、合同奶户每周五召开座谈会,及时解决鲜奶购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实践,这区形成了"公司十农户"、"公司+经纪人+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三种行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了全区奶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七、今后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丰润奶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2002年以来,宋恩华副省长连续5次在市委、市政府领导陪同下来丰润区考察指导奶业产业化工作,明确提出丰润奶业要实现健康快速发展,必须建设一个全国一流的奶业科技园区,使初具规模的奶业产业尽快走上依托科技,壮大规模,提高效益的轨道,以此带动全区、全市乃至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区域特色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期间,农业部常务副部长韩长赋、中国奶协理事长刘成果、科技部农业司司长王晓芳、省财政厅厅长王加林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也先后就奶业科技园区的规划建设来丰润区考察指导工作,并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设性意见。

为了加强对奶业科技园建设的组织领导,2002年6月份,区委、区政府成立了中国唐山奶业科技园建设领导小组,由区委书记任顾问,区长任组长,有关区委副书记任副组长,畜牧局、科技局、财政局、发展计划局、国土资源局、招商局和丰润镇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奶业科技园规划和建设的日常工作。

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奶业科技园建设的序幕已经拉开。2002年6月 9日,丰润区政府正式聘请河北农业大学为奶业科技园的技术依托单位,聘请河北农业大学桑润滋教授为奶业发展顾问,丰润区被河北农业大学确定为教学、科研和生产"三结合"基地。同时还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中国奶业协会、北京奶牛中心等单位建立了紧密联系,使奶业科技园建设有了强有力的支撑。

为了搞好奶业科技园建设,区政府聘请中国农业大学对园区进行了总体规划设计,2002年8月5日,《中国唐山奶业科技园总体规化》在北京顺利通过专家论证,目前已通过省级立项。奶业科技园定位为国家级园区,园区总占地面积近1万亩,共分为核心生产区、辅助生产区、乳品加工区、饲料饲草种植示范区和综合管理区等五大功能区,计划总投资10亿元。目前已在该区落户的较大企业有:乐百氏(丰润)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丰润均瑶乳品有限公司、蒙牛集团丰润乳品有限公司和河北国富爱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该区力争通过5-6年的建设,使中国唐山奶业科技园真正成为全国最大的良种奶牛繁育中心、奶业高新技术产业研究与发展中心、奶产品的展示销售中心,成为国内知名奶业龙头企业加工基地、饲料饲草种植加工基地和规模化奶牛养殖示范基地,从而带动全区、全市乃至全省奶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这区的目标是:力争到"十五"末,全区奶牛存栏达到 12万头,日产鲜奶1000吨以上,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把丰润建成全国的奶业强区。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1997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