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从日本舶来词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06:03:46
字号:

1、电话………… 电话は日本から伝わった

中国的从日本舶来词

“电话”是日本人生造的汉语词,用来意译英文的telephone。当初中国人对这个英文词采取了音译,译作“德律风”。在一段时期内,“电话”和“德律风”两种叫法通用,但后来,“德律风”的叫法湮灭了。关于这个译名,有一些有趣的资料。

20世纪初,一群在日本的绍兴籍留学生曾联名给家乡写一封长信,详细介绍了日本的近代化情形,鲁迅也名列其中。信中说到“电话”时,特意注释道:“以电气传达言语,中国人译为‘德律风’,不如电话之切。”

2、干部………… 明治年间、当时の干部の职责とは?

在古汉语中,“干”与“部”都可以指办事的官员,因此日语使用这两个汉字来意译法语的cadre,基本含义是一个组织里的骨干。汉语文献早在1901年的《明治政党小史》中就出现了“干部”一词。这是一本清留洋学生所译编,向中国人介绍日本政党活动情况的书籍。

1922年7月,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党章首次使用了“干部”一词。此后,在党和国家机关、军队、人民团体、科学、文化等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中担任一定公职的人员都称为干部。

3、佛系

它本源于日本杂志中提到的喜欢独处、排斥与异性交往的男子,但经过中国网友的转化后,特指不争不抢、随遇而安、不去计较的人,并衍生出“佛了”“佛系青年”“佛系生活”等一系列词汇。

4、哲学………… 哲学という言叶、西周の「百一新论」が初出

中国清代以前的文化典籍中并无哲学一词,只有单独存在的“哲”和“学”这两个动词。“哲”在汉语中的基本含义是明智、明理,指人们通过思想认识活动,使被遮蔽的智慧和道理显明出来。“学”在汉语中的基本含义是模仿、实习、再现。

1874年日本的学者西周在《百一新论》中用汉文“哲学”翻译英文philosophy一词,1896年前后黄遵宪、康有为将西周的译称介绍到中国,后渐渐通行 。

5、革命………… 中国革命党、かつて多くが日本に避难

“革命”一词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很早,《易经》中就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一语。这里的“革命”一词意指用武力改朝换代。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后,采用了中国《易经》中的“革命”一词,来译读西方文明中代表历史前进的revolution一语,从太平天国以至兴中会,党人均沿用‘造反’或‘起义’、‘光复’等名辞。

1895年兴中会在广州失败,孙中山、陈少白、郑弼臣三人自香港东渡日本,三人在神户登岸购得日本报纸,中有新闻一则,题曰“支那革命党首领孙逸仙抵日”。孙中山说:“吾党以后即称革命党可也。”也就是说,自1895年,孙中山就接受了“革命”一词。

人民网-日本舶来词//日本の舶来语

人民网-网络流行语成文化符号(云中漫笔)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1990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