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王国之巅—云端上的骑行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05:15:50
字号:

你从远方来,我到远方去

熊猫王国之巅—云端上的骑行

遥远的路程经过这里

天空一无所有

为何给我安慰

去巴朗山的骑行,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上一次的巴朗山骑行还是2015年,转眼五年过去了,映卧路早已修通,不复当年凶险。而我却历经两个重要生命节点,故重行当年路,以此次骑行来祭奠曾经的自己。

五一劳动节,参加了老地方车行组织的巴朗山骑行之旅。此次骑行途径都江堰、映秀镇、卧龙镇、熊猫沟,上巴朗再原路返还,计划用时三天。

D1 :成都-都江堰-映秀-耿达-卧龙(139KM)。

早上八点,一行三十余人准时从光华村老地方西门店出发,今天的目的地是汶川卧龙镇,行程139公里,海拔提升1500米左右。

出发后右拐上IT大道,骑行在一马平川的成都平原上,稻田里秧苗长势喜人,远看仿佛给大地铺上一层绿色的地毯,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正因为有它,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的浇灌。这也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上午十一点抵达都江堰,开始翻山,走都江堰到映秀的G350国道,沿岷江溯源而上。2008年,那场震惊世人的大地震,都江堰至映秀的紫坪铺大桥被落石砸毁,此条国道成为当时通往震中的救命通道。笔者2009年参与灾后援建,在水磨古镇待了近一年时间,无数次走过这条救灾生命线,今日骑行走过,别样滋味,再上心头。

一路穿越马鞍石隧道、友谊隧道、漩口隧道于下午一时到达映秀镇,这是“5.12大地震”的震中地区,这场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剧烈碰撞的产物,带给世人无尽的伤痛。时至今日,往昔的板房早已消失无踪,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浴火涅槃的映秀,生机勃勃的小城,在这明朗的阳光里,一股重生的力量茁壮成长。

这里的一切都是全新的开始,用过午餐,全新的骑行也即将开始,下午穿行映卧公路,旅程艰巨无比,五十公里的路程,无尽的上坡,一个接一个的隧道,使人崩溃,令人绝望。

这条历时11年,中途两毁三建才修成的公路,全长45公里,起于映秀火坪隧道,止于卧龙镇。由于贯穿映秀、茂汶两条高烈度地震带,该路段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被喻为“地质灾害博物馆”。

笔者2015年首次骑行时,公路还没修通,短短45公里骑行将尽六个小时。脚下水路泥泞,头顶碎石如雨,沿路随处可见越野车被冲毁到河道之中,令人胆战心惊。

怀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一头扎进这茫茫群山之中,一个接一个长达五公里的隧道,在这大山深处,巨石在头顶压下来,身体早已到达极限,只能听见自己噗通噗通的心跳和呼哧呼哧的喘气声,心情陷入无边的黑夜和孤独之中。这些路是不清楚的,尽头是难解的方程式的根,不清楚还有多远,唯有努力前行。

无边无尽的黑暗可以吞噬光明,而一丝光明即可打破黑暗,冲出隧道那一刹那,一头扎进光明,瞬时膨胀的明亮刺痛瞳孔,大概这就是尽头吧。

跨越这些尽头,穿过最后一个隧道——箭竹隧道,来到中国最大的大熊猫基地——卧龙,卧龙镇,海拔约2000米,林木茂盛,空气中富含负氧离子,也是今晚的住宿地。

D2 :卧龙-邓生沟-巴朗山-邓生沟-卧龙(66KM,最高海拔4222)

今天是整个行程最难的一天,由于前一天体力消耗过多,大腿肌肉拉伤,晚上篝火晚会酒也喝多,骑行无比艰难,从卧龙出发后,沿着山谷的河流一路向上。路上车来车往,转瞬即逝,在缓慢的上坡路上,只有奔流不息的河流,一直陪伴着自己。

和上一次骑行相比,虚度五年光阴的身体,显得那么不给力,当身体坚持不住时,只能靠意志力来填补了,带着狠意的决然,坚定前行的旅程,旅行和爱情莫过于此,否则,或是人生迷失方向,止步不前;或是内心流离失所,无处安放。

到得今天第一个补给点邓生沟,身体和灵魂均被掏空,望着巴朗山折折绕绕的山路思绪纷飞,曾经温暖的自己,这几年来历经人生至暗时刻,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仿若这一个个陡峭的上坡,倾覆一切。

征服他,若无所得,最初的勇气又何处寻?

继续踩踏前行,随着海拔的逐渐上升,白雪渐渐出现,高原的阳光照射脸上,带不来一丝温暖,山间的凤却吹来丝丝凉意,一个人的孤独,是连声音也不会发出的,思绪的起伏就像前行的路途,生命好似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颗是什么。拥抱它或斩断它,也只不过是温暖内心或冷却自己的一种选择而已。

下午三时,到达熊猫王国之巅,五月的巴朗山依旧白雪皑皑,悬崖边的玛尼堆,云渐渐聚齐,脚下云海翻滚,犹如仙境,对面是巍峨的雪山,苍凉的老鹰在山间扑翅飞翔。

“立马秋风绝顶山,千崖万壑拥斑斓,披开云雾依辰极,身在青霄紫气间”。

不一会,寒冷的山风却窜进衣襟,冷得直发抖,给全身套上塑料袋,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一番收拾后下撤,傍晚时分返回卧龙。

D3 :卧龙-耿达-映秀-都江堰-成都(139KM)。

今日行程原路返回成都,全程下坡,难度不大,相对轻松,故晚些出发。清晨八时自卧龙出来,下午五点到达老地方西门店,本次骑行活动圆满结束。

来时尽兴,去时无羁。

后记: 08年回成都后,一直热爱骑行,跨过成都这边大大小小的山,走过那些反反复复的路。这也是第一次参加老地方车行组织的活动。

老地方的零点和小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个有梦想的青年,从一开始的热爱骑行,到开车行,组车队,组织活动,却甘愿放弃骑车,驾后勤车来往穿梭,只为骑友安全,活动圆满。

那是最初的热爱,也是最后的坚持,汇聚成梦想,谱写出灿烂的华章,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大概也是生命的意义吧。

在很久之前,中国就是自行车王国,到现在也是引领了共享单车的潮流,本篇要跟大家说的就是关于骑行的事情,环海南岛骑行攻略,喜欢骑行并且就在周边的朋友们可以多关注一下哦。

环海南岛骑行攻略

今天的行程是儋州市——海口,继续沿着G225前行,途经儋州市、和庆镇、和舍镇、加来镇、多文镇、福山镇、白莲镇、老城镇、火车站、滨海大道,全程共计150公里。

环岛骑行的最后一段路程,也是最长,最辛苦,最后的一天。布吉岛环岛小分队成员:柚子、小乐、邱伟、小乖、屁王、斌少,为一小队,悠闲骑行。夏树、兵哥哥以及他的小伙伴为一小队,早就骑得看不见人影了。

清晨云雾缭绕,把整个儋州都笼罩了起来。天空不作美,已经隐隐约约有些趋于下雨的趋势了。我们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迎着风出了城。

出城才不过两公里,天空已经飘起了毛毛细雨,由于我们队伍五人买的是十块钱的一次性雨衣,迎着风就会吹的膨胀起来,这也大大加剧了我们今天的骑行难度。

今天的坡度起伏也很大,出城都是滑行过来的。可是呢,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吧?不过两三公里的平路加下坡,就赢来了一个超长的上坡,令人难受。

斌少总是一马当先骑在前面,然后在前面给我们鼓劲儿加油,速度把控得十分完美,没有任何人掉队。我只能说老司机带队完美~屁王就是一直在路上唱歌,说些没用的,偶尔放一两个屁,我们总是哈哈大笑。

小乐和小乖的劲头就没有以前那么足了,不过现在骑得更稳了,反倒是屁王却吊车尾了。

路上的雨一会儿大一会儿小,一会儿停一会儿又下,乌云也总是追随在我们身后,捉弄着我们。期间大家闲得最疼,一人在路上吃了根冰棍儿,用广告词来说真就是透心凉心飞扬。

骑行的途中还遇到了一个大爷,听说他西藏、新疆、贵州、江西都骑过,海南也是第三次来了,本来也想把他拉进队伍的,但是骑着骑着也不知道人都哪儿去了,骑行大神真是太多了~

下午一点多我们才到了吃饭的地点,此时浑身已经湿透了一半了,只要不运动凉风一吹就会感觉到十分冷。这也是长途骑行的一个弊端,特别是下雨容易感冒,必须得动起来才行。吃完饭,休息了大概二十分钟,我们就已经准备好出发了。

刺激的事情很快就发生了,邱伟推车出去,车胎就扎了。队伍修车都不太拿手,我和斌少这种骑行多的人也是不经常修车,空有一副理论而缺少实践,最后拿到了修车店一会儿也就搞定了。

悠闲小分队刚骑出两公里就遇到了老年大爷大妈的队伍,正在欢快的踩着单车。平均年龄竟然达到了六十岁以上,我也是震惊到了。我现在也是蛮希望,我到他们这个年龄阶段要是还能参加骑行,那就更美妙不过的了。

缘分就是这么神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遇到了环岛之行的最后一位队友——小鱼妹子~

小鱼妹子一直跟在大妈大爷的后面,因为一个人骑着比较害怕,听说最近路上还不安全,所以就更害怕了。但是吧,大爷和大妈又不骑到海口,在得知我们要去海口的时候,特别高兴问了我们能不能加入到队伍中来。

于是大队伍又壮大了一分,来了一位可爱的阳光的小鱼妹子,队友又增添了一份生机。

小鱼妹子呢,本来也是有队友的,但是骑着骑着就有各种原因分散了。感觉今天遇到我们一起走特别幸运,高兴地跟我们说个没完,她的笑容也特别有感染力,我们也十分高兴拥有她这个队友。

小鱼妹子也是骑行过318的人,也是我和斌少的战友,当然也少不了互相吹吹牛啦~而且一看到战友我们就会感觉特别特别的亲切,因为318这个印记的确是深深烙印在我的灵魂中,无法消散,也把这一群人凝聚在了一起,变成了一家人。

绵绵细雨依旧拍打在雨衣上,此时我们已经没有了那寒冷,不断地向前再向前。

一路上披荆斩棘,穿过了艰难险阻,克服了各种困难,互帮互助,互相鼓励,终于一行人来到了海口。

最后一段路,真的是用飞速来说也是不足为奇,大家都拿出了自己的狠劲儿,冲进了海口。

这一天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对,我们到了,行程也结束了。

看着这张荣誉证书,不由得陷入了沉思。那一天我们三个人来到了海口,带上了小乖骑出了海口如今再次回到了海口,却带回了一帮人,这个事情呐,好像就在昨天。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1982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