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国产DR比进口DR要便宜,这是不争的事实,价位往往只有进口DR的一半甚至更低,但由于国产DR的厂家生产X光机的历史都不长,总是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系统的稳定性往往不高,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断,这是国产DR的一个通病,但一分价钱一分货,花多少钱卖多少钱的产品。
作为一名工程师,在DR这个行业也做了几年,各种品牌的DR也见识了很多,无论是球管,高压发生器,还是探测器,各个厂家品牌宣传,各置一词,球管这一块,其它厂家的先不说,南京普爱的最差,这是不争的事实,没办法,组合式机头,散热慢,不能连续曝光,上周六晚上,回南京和几个大学的同学玩,都是做DR系统设计的,喝的半晕的时候,突然聊起来DR,说他们DR的两次曝光间隔不能少于45秒,不然的话,要么管芯被烧,要么球管报警,这就是组合式机头球管的弱点,我说我现在都在尝试把DSA的减影功能给加进DR上了,我要是在你们那边肯定做不了,我那同学说,普爱的DR就是这样,系统决定功能
。你就是能写再好的程序又能怎么样,球管已经是这样了,无计可施了,老同学,普爱为了降低成本,维持其低价位,不愿意将其球管改为分离式的,也就只能这样了,在普爱当研发工程师还是很郁闷的。
高压发生器可以自己做,但探测器还是别自己做了,安键的探测器自己做的,当初也准备用安键的,支持国货嘛,但最后发现还是太不争气了,第一年还算行,在第13个月的时候,探测器前端的闪烁屏基本上废了(CSI纯度不够,导致其对温度湿度敏感,虽然我不是研究化学的,但查阅资料,还是很容易判断出这一点的。),作为工程师,往医院跑了很多趟,也废了很多口舌,刚开始还以为是个案,最后好几家全成这样了,最后决定对其敬而远之。万东的和其差不多,那探测器真是一个丑啊,更别提临床摄片了,五月份去长春,在一家医院见到其CCD 的DR,科室主任对我讲,这不能叫DR,从外观和做工上看,也就是50年代拖拉机的水平。
成像质量就不用说了,死机是家常便饭,东北人比较直,气的想把它砸了。
蓝韵确实有好东西, sedecal的高压发生器,东芝的球管(虽然阳极靶面涂层比较薄,寿命一般,但还比较好用),但那一帮子销售太缺德了,说的是一套,拉过去的东西又是一套。谈好的是进口的发生器,拉过去的却是国产的,作为工程师,我是最看不得弄虚作假了,我一个师兄在蓝韵国内营销系统做领导,每每聊到此事,万分痛苦啦。借口就是这个世界没有真善美。
其它的什么美诺瓦,中科美仑(中国最××的DR生产商,真是有辱中国制造,为了降低成本,什么东西都往里面掺,想起他,我就想起三聚氰胺的事。),恒瑞美联(一群玩资本的家伙,不好好做东西,CMEF的时候,搭了展台没人看,市场估计都没人开拓。。)。
结论:中国DR有点乱。。。
医用DR(数字化X射线机)该怎么选择?有知道的吗?
放射科医疗设备购置
一、仪器设备名称 直接数字成像系统(DR) 二、购置理由
1、我院放射科设备现状
我院正在使用的300毫安X光机已近二十年,该设备陈旧,工作故障频发,已多次维修,摄片图像质量差,现虽添置(省厅配套下发)一台新X光机,但摄片图像质量也只一般,且工作人员操作流程繁琐,工作效率低,工作量大,给临床诊断造成很大不便,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所检查所需设备要求更高,图像质量要求更清晰,为了提高我院影像诊断技术和工作效率,有必要对我院放射诊断设备进行更新,直接数字成像系统(DR)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数字化影像诊断设备,它彻底解决了常规放射影像信息处理中的数字化问题,使检查者从登记到获取诊断报告一次性完成,提高了诊断质量,缩短了检查时间,减少了以往的中间工作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可全方位满足受检者之所需,体现出了医学影像人性化服务的理念。
2、和传统X线成像比较,直接数字成像系统(DR)优势:
(1)成像迅速、工作流程快、工作效率高。数字化成像获得影像数据的时间为0.125秒,省却了投照中的暗室环节(装片、洗片等),可以连续大量检查病人,门诊检查报告均能在较快时间内完成。
(2)电子存储医学影像。数字化成像可利用光盘存储、管理信息,可远程传递医学图像,提高医院远程会诊能力。同时查找资料十分方便、快捷,使放射科摆脱以胶片作为影像的载体及媒介物存储影像资料。
(3)图象质量优秀。数字化成像可进行窗宽窗位调节、边缘增强、灰阶变换等一系列后处理技术,无废片。省却了以前很多图像质量达不到诊断要求而再次检查的麻烦。
(4)低辐射剂量。辐射剂量可大幅度降低,尤其适合儿童、孕妇、年老体弱及需要检查的病人。
3 (5)方便诊断。较高的密度分辨率,并通过成像后处理、测定、组织均衡、能量减影等,增加诊断信息。
三、拟购设备的技术发展前景
直接数字成像系统(DR)正在蓬勃发展,因为它可以直接创建有数字格式的图像。它被认为比CR系统更具有竞争力,它比CR系统有着更好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由于提高了X线光子转化效率(DQE),病人接受射线的剂量更小,尤为重要的是大大提高放射技术的工作流通量,为了达到更高的效率,DR必须集成在PACS系统中。直接数字成像系统(DR),从根本上改变了医学图像的采集、显示、存储、交换方式和手段。完全取代胶片,展示了诱入的前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医学图像存储和通讯系统PACS,正以破竹之势走进医院的殿堂。直接数字成像系统DR,作为PACS的关键环节,作为影像科革命性的标志,已成为医院的首选。
四、购置经费来源
我院采取职工集股方式筹资购置。 五、拟购价格、数量
医院拟购直接数字成像系统(DR)一台,拟购置约60万人民币 六、经济效益分析
医院平均每天检查病人约20人,按国家收费标准70元/人次计算,全年收入约50.4万元,不到二年即可收回设备购置成本。
七、所需配套设施
1、房屋布局、水电设施达到要求 2、零配件、消耗品来源能满足 3、排污、放射能解决 4、配套设施能满足要求 八、人员基本情况
我院放射科现有临床医师壹名,技术熟练,均在常德市一医院放射科正规培训学习一年,且取得放射工作人员岗位证。(发放日期2011年7月1日市卫生局放发)
4 九、仪器设备主要技术参数、技术要求及型号规格 型号规格: 数字化X光机PLX8200 DR 主要技术及技术要求: 性能及参数
类 别 项 目 内 容
高 频 X 射 线 机
最大输出功率 25KW 主逆变频率 40kHz 最大管电流
200mA mAS
0.4-360mAs
数 字 化 图 像 影 像 处 理 系 统
数 字 探 测
器 探测器类型 CCD 视野范围 17*17 Inch 像素 4K*4K 极限空间分辨率 4.6LP/mm 系统控制
操作台
图文处理软件、X光同步控制软件、运动控制软件
影像
处理
图像后处理
组织均衡、W/L调节、伽玛校正、兴趣点、反相、降噪、平滑、锐化、伪彩色、边缘提取、阴影补偿、滤波核 单窗、双窗、四窗、移动、右旋90度、左旋90度、水平
镜像、垂直镜像、放大镜、图像缩放、复位、图层信息 文字标注、图形标注、长度测量、角度测量、矩形长度、矩形面积、椭圆长度、椭圆面积
图像存贮、传输
Dicom直接发送、Dicom Workist SCU、标准Dicom
DIR、胶片打印、海量存贮(硬盘、光盘)
机 械 结 构 性 能
U
型 臂 垂直升降范围 450mm-1700mm(电动遥控) 焦屏距移动范围 750mm-1550mm(电动遥控) 旋转范围 -40°- +130°(电动遥控) 摄
影
床
床面尺寸 2000mm×650mm 床面高度 ≤720mm
床面横向移动 200mm(±100mm,电磁锁定) 床面纵向移动 100mm(±50mm,电磁锁定) 电源条件
380V 50HZ(可选配220V 50HZ)
十、科室论证小组意见
综上所述,医院科室认证小组建议立即购置数字化X光机PLX8200 DR一台,为医院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 认证小组签字:
十一、院委会意见
通过全院职工讨论通过,论证小组认证,院委会成员一致通过,同意购置数字化X光机PLX8200 DR一台。
院委会成员签字:
DR的选择多根据以下4个方面进行:
影像质量:高质量高稳定的成像质量是我们购置DR设备的初衷之一,也是提高诊疗水平的物理基础;涉及放射影像的失真度、信噪比、分辩率、清晰度、细节显示等方面;主要由平板技术、球管射线质量、计算机及图像软件处理能力决定;其中平板技术是核心因素(材料类型、有效尺寸、像素矩阵、像素大小、灰阶、DQE、空间分辨率、稳定性等)。
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改变普放工作流程以提高效率是DR的最主要功能之一,更是购置此类设备的重要参考依据;涉及动态范围、成像速度、数据传输/处理速度等很多方面;因为省略了许多不必要的工作程序,正常产出率应该是传统屏/胶系统的2~3倍。
使用成本:最大的成本就是平板的维护使用成本;非晶硒平板的技术不成熟导致其平板报废率太高,维护成本昂贵;成像时间也较长,期间有太多的信息损耗,时间成本也较高。
售后服务:要求及时、完备;购置前一定要考虑其技术及品牌差异带来的售后服务质量差异;要尽可能地选择世界公认的大厂商主流成熟产品;非晶硒设备由于其技术的不成熟导致高维修频率是购置前必须考虑的因素。有些大厂家的机器有密码锁定,同时,售后工作被私人小公司承包了,可能会严重造成售后的问题。
综合来说,目前从我们医院新来的一批DR来看,卡姆医疗的DR设备还不错,还有不同的功率可供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