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人吕不韦是如何运作的,为何42岁当上秦国宰相?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01:15:51
字号:

这一年,强大的秦国对韩国发动战争,攻到上党郡,韩国被迫献上党,与秦求和,但上党郡的郡守却以上党献给赵国,联赵抗秦。

大商人吕不韦是如何运作的,为何42岁当上秦国宰相?

秦国一直寻不到借口,如今借口来了。于是, 秦国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

这是一场大战,恶战,你死我亡,所以双方都投入了四十万以上的军队。

战火波及的面很广,造成了双方百姓的日子都不好过,最让商人们人头疼的是生意不好做。

锅碗瓢盆,绫罗绸缎都不好卖。 谁也不敢确定明天能不能活下去,因此吃饭用手抓就行,衣服能遮羞就好了。

恶劣的经济形势,反而让一个中年人看到了机会,他亲自来到了赵国。

这个人姜姓,姓吕,名不韦,是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濮阳本是卫国的首都。

吕不韦算是卫国人。

卫国这个国家有着辉煌的历史,先后建都于楚丘、帝丘、野王。卫武公时一度强盛,周平王东迁时,卫武公曾出兵帮助平戎。

但这些都是往事。往事随风过,再好的辉煌那也是历史。

到了吕不韦的时代,堂堂卫国的领地只剩下濮阳一座孤城。在战国争霸的时代,这样的一座孤城注定是没有任何前途。

吕不韦是个聪明人,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尽管他有着无与伦比的政治天赋,但他依旧是选择了商业。

由于家族原因,他经营的是国际贸易,靠着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手段,在诸侯国大获成功,一跃成为天下数一数二的富豪。

当年的富豪榜上,吕不韦显示的财产数字是上千金之多。

年纪轻轻就取得了这样的成就,让人羡慕。看着堆满的金银珠宝,一般商人都会心怀得意。但吕不韦没有。

在他看来,这些不过是小儿科,并不足以展现他的才华和大志。

他很想寻求突破,尤其是政治上,思想上。他的梦想是做一个名垂千古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而不仅仅是一份成功的商业。

财富数字的多少,不是吕不韦最关心的。他关注的是实现自己的理想。

他一直在寻找实现理想的突破口。

这天,他为了生意上的事来到了邯郸,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一个人。正是这个人改变了他的一生。他认为他找到了实现理想与抱负的一个绝好机会。

吕不韦认识的这个人叫异人。

历史准确的记录了吕不韦初次见到异人时发出的感慨:“奇货可居也。”

“吕不韦贾邯郸,见(子楚)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史记·吕不韦列传》

奇货,就是绝佳的商品,可先囤积起来,然后作一笔大生意。这一刻,吕不韦预感到眼前的这个人可以实现自己想要的东西。

异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异人,是当今秦孝文王之子、太子安国君的儿子,现在被秦国送到赵国、作为秦赵两国交换人质的质子。

异人目前在赵国非常不受待见,整天穷困潦倒,郁郁寡欢,谁也不把他当回事。

但吕不韦却独具慧眼,他看到异人后,眼光发绿,看出了异人的与众不同。他认为实现理想与抱负的一个绝好机会到了。

他决定为异人量身定做一份商业计划书:拿出自己所有的财产,先包装一下异人,然后把异人推到秦国的国王宝座。

吕不韦这份计划实在很具有非凡眼光,不亚于后来三国时诸葛亮的“隆中对”,隋唐之际的刘文静“狱中对”。

这又是一个极具冒险的计划,一旦失败,吕不韦将会一无所有。他不得不回去寻求与父亲商量。

这次著名的谈话, 历史同样记录了下来。

吕不韦归家与父亲说:"耕田可获利几倍呢?"

父亲说:"十倍。"

吕不韦又问:"贩卖珠玉,或获利几倍呢?"

父亲说:"百倍。"

吕不韦又问:"立一个国家的君主,可获利几倍呢?"

父亲说:"无数倍。"

吕不韦说:"如今努力耕田劳作,还不能做到丰衣足食;若是拥君建国则可泽被后世。我决定去做这笔买卖。"

这是一个大胆而冒险的计划,与一个商人而言,这已经超出了商业的范围,但父亲没有反对。

父亲的理解与支持让吕不韦打消了最后的一份担心,他重新回到了赵国,着手实现自己的商业冒险计划。

但在这之前,他得先对异人进行包装。

然而,吕不韦准备大力投资的异人实在过于惨淡。

异人作为秦国皇族,在秦国地位并不高。异人的母亲是夏姬,是安国君诸多老婆中的一个,并不受宠爱。这份冷落,自然也落在了异人的身上。

安国君有二十多儿子,异人既不是长子,又不是幼子,上不上,下不下,最没有希望继承他父亲的大位。

最初,异人的父亲安国君想,把异人这样一个没有前途、没有任何用处的儿子与其留在秦国浪费粮食,还不如送往赵国邯郸作为质子。

质子是一个危险的职业,如果秦赵两国关系好,那么质子的待遇就好;可要如果两国关系不如意,质子的吃饭都成问题。

异人的运气很不好,他到赵国的那一年,因为韩国的原因,秦国与赵国关系恶化。随时都有打仗的可能。

在这种国际环境下,异人的日子过得十分凄惨。《史记.吕不韦列传》记录: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

可怜的异人在赵国孤苦伶仃,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但吕不韦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唯有在人遭受苦难时建立的感情,才足以让人铭记在心。

后来的事实证明,吕不韦不光头脑好,眼光也是一流的,作为那个时代最出色的商人,他很清楚:感情投资有时候远远大过金钱投资。

他拉着落魄的异人进了酒馆,说了下面一段话。

吕不韦:"异人,我的朋友,我能光大您的门庭。"

异人笑着说:"你姑且先光大自己的门庭,然后再来光大我的门庭吧!”

见异人不相信,吕不韦趁机加大了攻势:“我的门庭要等待您的门庭光大了才能光大。”

异人落魄固然不错,但并不表示他一点头脑也没有,他很快明白了吕不韦的算盘。

他盯着吕不韦看了许久,才问道“你确定要这么做?”

吕不韦点了点头说:“不错。”

“你只怕要失望了,秦国的情况你还不清楚吧,我并不是王位的最佳人选?我爹不喜欢我,没有打算让我接班的意思。”对待这个刚认识的朋友,异人没有打算骗对方。

异人很清楚自己的身上的价值不多,唯一的投资点就是身体里流淌的血脉——王家血脉。

这东西有用的时候很有用,可没用的时候还不如老百姓管用。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他根本没有实现血脉逆袭的可能。因为他前面还有三座大山。

第一座大山是老爹安国君并不喜欢他。

其次,安国君有二十几个儿子,个个都比他强悍。

第三,他身在赵国做人质,随时都可能丢掉性命。

“我是为你好,早些放弃,还能少花些冤枉钱。”异人盯着吕不韦说道。

但他看到了不是一张沮丧的脸,而是一张柔和的、露出的是一种自信的脸。

吕不韦脸上洋溢的笑容,让异人一辈子都没有忘记。

吕不韦慢慢的说道:“如果公子听信我,我倒有办法让您回国,且能继承王位。”

“你说笑的吧?我这状况还能继承王位。”异人并没有把吕不韦的话当真。

但吕不韦的语气不容置疑继续说:

“我私下听说安国君非常宠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无子,但她能参与选立太子,只能从她身上下手,我打算先对你进行包装,再花大价钱为你西去秦国游说,侍奉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让他们立您为太子。”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此为“一字千金”。后因嫪毐集团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担心被诛杀,于是饮鸩自尽。 吕不韦 生平

奇货可居

吕不韦是阳翟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

公元前267年(秦昭王四十年),悼太子死在魏国,运回国葬在芷阳。到了公元前265年(昭王四十二年),把他的第二个儿子安国君立为太子。而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安国君有个非常宠爱的妃子,立她正夫人,称之为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安国君有个排行居中的儿子名叫子楚,子楚的母亲叫夏姬,不受宠爱。子楚作为秦国的人质被派到赵国。秦国多次攻打赵国,赵国对子楚也不以礼相待。

子楚是秦王庶出的孙子,在赵国当人质,他乘的车马和日常的财用都不富足,生活困窘,很不得意。吕不韦到邯郸去做生意,见到子楚后非常喜欢,说:“子楚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囤积居奇。以待高价售出”(成语“奇货可居”的出典)。

于是他就前去拜访子楚,对他游说道:“我能光大你的门庭。”子楚笑着说:“你姑且先光大自己的门庭,然后再来光大我的门庭吧!”吕不韦说:“你不懂啊,我的门庭要等待你的门庭光大了才能光大。”子楚心知吕不韦所言之意,就拉他坐在一起深谈。吕不韦说:“秦王已经老了,安国君被立为太子。我私下听说安国君非常宠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能够选立太子的只有华阳夫人一个。现在你的兄弟有二十多人,你又排行中间,不受秦王宠幸,长期被留在赵国当人质,即使是秦王死去,安国君继位为王,你也不要指望同你长兄和早晚都在秦王身边的其他兄弟们争太子之位啦。”子楚说:“是这样,但该怎么办呢?”吕不韦说:“你很贫窘,又客居在此,也拿不出什么来献给亲长,结交宾客。我吕不韦虽然不富有,但愿意拿出千金来为你西去秦国游说,侍奉安国君和华阳夫人,让他们立你为太子。”子楚于是叩头拜谢道:“如果实现了您的计画,我愿意分秦国的土地和您共享。”

协助子楚

吕不韦于是拿出五百金送给子楚,作为日常生活和交结宾客之用;又拿出五百金买珍奇玩物,自己带着西去秦国游说,先拜见华阳夫人的弟弟阳泉君和姐姐,把带来的东西统统献给华阳夫人。顺便谈及子楚聪明贤能,所结交的诸侯宾客,遍及天下,常常说“我子楚把夫人看成亲母一般,日夜哭泣思念太子和夫人”。

夫人非常高兴。吕不韦乘机又让华阳夫人姐姐劝说华阳夫人道:“我听说用美色来侍奉别人的,一旦色衰,宠爱也就随之减少。现在夫人您侍奉太子,甚被宠爱,却没有儿子,不趁这时早一点在太子的儿子中结交一个有才能而孝顺的人,立他为继承人而又像亲生儿子一样对待他,那么,丈夫在世时受到尊重,丈夫死后,自己立的儿子继位为王,最终也不会失势,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一句话能得到万世的好处啊。不在容貌美丽之时树立根本,假使等到容貌衰竭,宠爱失去后,虽然想和太子说上一句话,还有可能吗?现在子楚贤能,而自己也知道排行居中,按次序是不能被立为继承人的,而他的生母又不受宠爱,自己就会主动依附於夫人,夫人若真能在此时提拔他为继承人,那么夫人您一生在秦国都要受到尊宠啦。”

华阳夫人听了认为是这样,就趁安国君方便的时候,委婉地谈到在赵国做人质的子楚非常有才能,来往的人都称赞他。接着就哭着说:“我有幸能填充后宫,但非常遗憾的是没有儿子,我希望能立子楚为继承人,以便我日后有个依靠。”安国君答应了,就和夫人刻下玉符,决定立子楚为继承人,安国君和华阳夫人都送好多礼物给子楚,而请吕不韦当他的老师,因此子楚的名声在诸侯中越来越大。吕不韦选取了一姿色非常漂亮而又善于跳舞的邯郸女子一起同居,直到她怀了孕。子楚有一次和吕不韦一起饮酒,看到此女后非常喜欢,就站起身来向吕不韦祝酒,请求把此女赐给他。吕不韦很生气,但转念一想,已经为子楚破费了大量家产,为的藉以钓取奇货,于是就献出了这个女子。后来此女生下儿子名政。子楚就立此姬为夫人。

出任秦相

公元前257年(秦昭王五十年),派王齮围攻邯郸,情况非常紧急,赵国想杀死子楚。子楚就和吕不韦密谋,拿出六百斤金子送给守城官吏,得以脱身,逃到秦军大营,这才得以顺利回国。赵国又想杀子楚的妻子和儿子,以子楚的夫人是赵国富豪人家的女儿,才得以隐藏起来,因此母子二人竟得活命。

公元前251年(秦昭王五十六年),秦昭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赵国也护送子楚的夫人和儿子赵政回到秦国。

安国君继秦王位,守孝一年后,加冕才三天就突发疾病去世了,諡号为孝文王。子楚继位,他就是秦庄襄王。庄襄王尊奉为母的华阳王后为华阳太后,生母夏姬被尊称为夏太后。

公元前249年(庄襄王元年),任命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河南洛阳十万户作为他的食邑。

庄襄王即位三年之后死去,太子赵政继立为王,尊奉吕不韦为相邦,称他为“仲父”。秦王年纪还小,太后常常和吕不韦私通。吕不韦家有奴仆万人。

一字千金

当时,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被称为“四公子”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名扬四海。并在这方面要争个高低上下。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而自己也是堂堂秦国丞相、秦王的仲父,不应该被他们比下去,所以他也招来了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那时各诸侯国有许多才辩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书立说,流行天下。吕不韦就命他的食客各自将所见所闻记下,综合在一起成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字。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他还把书的内容写在布匹上,并将之刊布在咸阳的城门,上面悬挂著一千金的赏金,遍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若有人能增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但是最后也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

祸乱宫闱

秦王政越来越大了,但赵太后一直 *** 不止。吕不韦唯恐事情败露,灾祸降临在自己头上,就暗地寻求了一个 *** 特别大的人嫪毐作为门客,不时让演员歌舞取乐,命嫪毐用他的 *** 穿在桐木车轮上,使之转动而行,并想法让赵太后知道此事,以此事引诱她。太后听说之后,真的想在暗中占有他。吕不韦就进献嫪毐,假装让人告发他犯下了该受宫刑的罪。吕不韦又暗中对赵太后说:“你可以让嫪毐假装受了宫刑,就可以在供职宫中的人员中得到他。”赵太后就偷偷地送给主持宫刑的官吏许多东西,假装处罚嫪毐,拔掉了他的胡须假充宦官,这就得以侍奉赵太后。赵太后暗和他通奸,特别喜爱他。后来赵太后怀孕在身,恐怕别人知道,假称算卦不吉,需要换一个环境来躲避一下,就迁移到雍地的宫殿中居住。嫪毐一直跟着赵太后,得到的赏赐非常丰厚,而太后凡事也都由嫪毐决定。嫪毐的仆人有数千人,希望做官而自愿成为嫪毐门客的,也有上千人。

公元前240年(秦王政七年),庄襄王的生母夏太后去世。孝文王后叫华阳太后,和孝文王合葬在寿陵。夏太后的儿子庄襄王葬在芷阳,所以夏太后另外单独埋葬在杜原之东,称“向东可以看到我的儿子,向西可以看到我的丈夫。在百年之后,旁边定会有个万户的城邑”。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九年),有人告发嫪毐实际并不是宦官,常常和赵太后 *** 私通,并生下两个儿子,都把他们隐藏起来,还和赵太后密谋说“若是秦王死去,就立这儿子继位”。于是秦王命法官严查此事,把事情真相全部弄清,事情牵连到相国吕不韦。这年九月,把嫪毐家三族人众全部杀死,又杀太后所生的两个儿子,并把赵太后迁到雍地居住。

忧惧自尽

秦王想杀掉相国吕不韦,但因他侍奉先王有很大功劳,还有很多宾客辩士为他说情,所以秦王不忍心处罚吕不韦。

公元前237年(秦王政十年)十月,免去了吕不韦的相邦职务。等到齐人茅焦劝说秦王,秦王这才到雍地迎接赵太后,使她又回归咸阳,但把吕不韦遣出京城,前往河南的封地。

生平

先秦风气,名士所养门客人数越众越说明名士声誉高。比如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魏有信陵君,都是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政治名人,在列国间享有极高声望。吕不韦认为,自己身为强秦相国,比上述诸人自愧不如,因此也招贤纳士,对前来跟随的门客礼遇有加,给予厚待,欲与上述名士的门客相竞。当时各国名士又常以所养宾客能著书立说为荣,所以吕不韦也命门客编纂其所知见闻,一部辉煌的集体创作横空出世,后以他的名义发表,这就是《吕氏春秋》。这是吕不韦执政期间所做的一件大事。在先秦诸子著作中,《吕氏春秋》被列为杂家,其实,这个“杂”不是杂乱无章,而是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用自己的主导思想将其贯穿。这部书以黄老思想为中心,“兼儒墨,合名法”,提倡在君主集权下实行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用这一思想治理国家对于缓和社会矛盾,使百姓获得休养生息,恢复经济发展非常有利。

人物墓冢

吕不韦墓,位于洛阳市东约20公里的偃师市南蔡庄大冢头村东。

吕不韦死后,他的门客害怕秦王,当时叫吕母墓,所以当时秦王派人寻找吕不韦坟墓而一无所获。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1945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