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车减肥运动要诀
骑车减肥运动要诀,有心脏病的人不适合骑车减肥,骑车减肥是我们维持身体机能的重要途径,减肥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骑车可以降低身体的血糖,明白骑车减肥运动要诀,就快快动起来吧!
骑车减肥运动要诀1
在平坦的道路上慢悠悠地骑车,却达不到锻炼效果。利用坡道,在蹬车方法上下功夫,以增加心跳速度,并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这是骑自行车减肥 运动的要诀。 骑自行车的减肥运动,由于大腿持续不断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使体内摄入大量氢气,可说是效果极佳的有氧运动 !
1、上坡时,臀部不要抬起
如果你家附近有一条较长的缓坡道路,那么这条坡路就是绝佳的自行车锻炼场地。但如果路面太陡,不仅心跳速度会过快,同时还可能因蹬车用力过度,而导致膝部酸痛,随意宜选择坡度较缓的路面。
选择一条骑车上坡要花5分钟的路面最佳。蹬车的要领是:臀部不要离开坐垫,双脚用力蹬车,不要改变车速。
2、下坡时,让脚踏板空转
骑上坡后,自然希望喘口气歇歇脚,但是如果此时停下来休息,那么好不容易加快了的心跳速度又要恢复常态,所以必须继续腿部的运动。尽量让脚踏板不受任何动力,空转着下坡,不过在进行此过程中,必需特别注意自身安全。
3、如果道路的坡度不够,可将坐垫调到最低位置
有的人大腿肌肉发达,可以毫不费力地骑车爬上缓坡。锻炼时,不妨将坐垫高度调到最低位置,以降低臀部的位置。
骑车减肥运动要诀2骑车减肥可以慢慢骑,也可以快速骑,或者忽快忽慢,快慢结合着骑。骑车的方式不同,健身减肥的效果也有所差异。
长时间的慢速骑行
心率是自行车运动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心率不超过最大心率的65%,持续20分钟以上,会燃烧更多的脂肪来供给能量,因此,长时间的慢速骑行比较适合以减肥为目的的人群。
骑车减肥可以中速骑行
也就是把心律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80%,是锻炼心肺功能及身体有氧运动能力的好方法,可以达到提高身体机能水平的效果。
骑车减肥可以快速骑行
快速骑行可以把人的心率达到最大心率的85%以上,此时机体只要通过糖原无氧酵解的方式来供能,可以提高全身尤其是大腿肌肉的无氧运动能力,有助于我们从事更高强度的运动,或在高强度运动时坚持更长的时间。此外,快骑对心肺功能也颇具锻炼价值。
骑车减肥可以快慢结合的骑行方式
除了能兼顾有氧能力、无氧能力、心肺功能外,还能增加运动的乐趣。如果在健身教练的指导下运动,采用更合理的快慢结合锻炼方式,还会取得更好的健身效果。
骑车减肥可以单足蹬车方式
人的足底有许多反射区,用脚的不同部位接触自行车踏板骑车,可以起到按摩穴位的作用。如一只脚蹬车时,另一只脚不用力,以一只脚带动自行车前进,每次一只脚蹬车30-50下,在顶风或上坡时,效果更加。
骑行装备保护基本安全
1、骑行头盔
就是戴在头上那顶大蘑菇哈,由于其能对脆弱的头部提供保护,所以是骑行者必备的装备。防撞、防止树枝树叶击打、防止飞石击打、分流雨水、透气、提速。带有帽檐的`头盔能够防晒,在头盔上贴上反光标志还能在夜间骑行时防止误撞。
现在很多人都在为大肚子烦恼,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他们常常选择做健身运动来消肚子,那么,什么运动可以瘦肚子呢?运动注意事项有哪些?今天我就为大家一一解答,让大家学会能瘦肚子的运动。
什么运动可以瘦肚子
top1、仰卧起坐
很多人都会用仰卧起坐来瘦身,但是并没有把肚子瘦了,这是为什么呢?仰卧起坐为什么是瘦肚子最有效的运动呢?这是因为仰卧起坐针对性强,能够充分锻炼腹部的脂肪,让腹部松垮垮的赘肉变得紧实,但是动作一定要标准,而且运动要适量,否则次日肚子可能会酸到起不来。
正确的仰卧起坐做法:仰卧在垫子上,双腿屈膝成90度左右,脚掌平放地面。双手可放在头后,也可放在身体两侧(手的位置越靠近头部,需要腹部肌力更强,做动作也会更吃力,初学者可以待腹部肌肉增强后再将手交叉在头后)。利用腹部肌肉的力量慢慢将身体向上拉起,起来时呼气,当身体上升到离地约10-20厘米厚,收紧腹肌稍作停顿,最后慢慢将身体下降回到原位。
top2、肚皮舞
肚皮舞不仅是一种休闲及表演形式,也是非常好的运动项目,尤其针对瘦肚子来说,肚皮舞可以增加腹部肌肉的力量和身体的柔韧性,同时也可以燃烧大量多余的脂肪,一段持续60分钟的肚皮舞,可以燃烧330卡的热量,是瘦肚子最有效的运动之一。
肚皮舞具体方法是:双手举起或放在腰侧,然后保持身体其他部位不动,利用腰腹部肌肉力量带动胯部在空中画出“8”字。可以在家边看电视边做这个动作,速度不用很快,但记得要到位,“8”字要完整地画出。
top3、空中脚踩单车运动
空中脚踩单车运动之所以是减肚子最有效的运动之一,是由于腿部在进行动作时,要运用到腰腹部的力量,动作越到位,就越有力地锻炼到腰腹部。不过同样要注意运动不能过量,而且最好在临睡前再做,效果会更好。
空中脚踏车运动做法:仰躺在床上或垫子上,然后双腿抬起,保持上身贴地,然后双脚屈膝,交替模拟踩单车的动作,每次约30-50次。如果刚开始尝试,可以在臀部下方垫一个枕头作支撑。要注意的是,做动作的时候脚背最好绷直,动作不要太快,慢慢地把动作做到位,感受腹部及腿部的肌肉变化。
2、骑行眼镜
非常酷的一类骑行装备和头盔配合使用效果尤其显着。骑行眼镜除了具备一般运动眼镜共有的作用外,其阻挡紫外线照射的作用值得特殊关注。大多数骑行者是在公路上骑行的,而在太阳天时,公路对阳光的反射效果比泥地或者草地要好。由于骑行姿势不同,骑行者比骑一般自行车的人有更多的时间直视路面,由此接受更多的紫外线反射——眼睛长期吸收紫外线是会引发白内障的!另外,骑车的朋友多半都有眼睛被风吹得流泪和眼睛里进异物的经历吧?骑行眼镜可以极大地保护你的眼睛不受这些伤害。
3、面罩及护耳
这些东西是在面临风沙或者寒冷天气出行时使用的,选购时一般要注意是否透气以及边缘的密闭性。
4、骑行上衣
颜色比较鲜艳,上身效果比较紧,很显线条的一款装备。提速、排汗,背后有包包的骑行服能装东西,长袖骑行服能防止手臂被晒,加绒骑行服还能保暖。骑行上衣提速的效果非常显着,追求速度的朋友可以考虑购买。骑行上衣的排汗效果与透气性如何取决于面料的选择。
5、骑行背包
骑行背包的容积不大,但里面的分隔层及小包包较多且各有用途,如底部分隔层用来装水袋,旁边有小洞以方便布设吸水管;工具包内使用了大量的松紧带以防止各种工具互相碰撞;头盔一般可挂在背包外面,但也有隔离层保护其免遭刮花。骑行背包的背负系统讲究轻巧透气,并配有胸锁和腰锁。
当下,旅行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一种缓解工作压力的消遣方式,大多数人简单放松后,又会选择回归生活继续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之中。而河南农民徐玉坤把“远行”当成了自己的事业,从60岁开始,这十几年间, 徐玉坤的骑行总长度达到11万多公里。
至今,他已十四次“起航”,走完了中国33个省区,足迹遍布世界四大洲的25个国家,他的事迹经媒体报导后,无数网友投来赞许的目光,大家都为徐玉坤说走就走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所折服,然而, 75岁高龄的徐玉坤 并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
徐玉坤,是河南省南阳市溧河店村一名普通农民。
1947年出生的他,在家里排行老五,五岁丧母,十三岁时父亲双目失明,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因为其他兄弟都上了学相继进城生活, 照顾父亲的重任就落在了徐玉坤的身上。
徐玉坤 并不甘心沦陷于平凡的生活之中 ,他每天都看新闻,关心国家大事,练习写字,劳动锻炼身体,希望有朝一日能改写自己的命运。
生活并没有如他所愿向好的方面发展,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并没有让这个家生活有所改善,反而更加捉襟见肘。
父亲曾因为徐玉坤晚了几天给赡养费,就 在村子里对徐玉坤破口大骂 ,手头实在拮据的徐玉坤只好借钱补了父亲的缺。因为家庭的矛盾,徐玉坤在村子里的日子并不好过。
随着四个女儿的先后出生,让徐玉坤成为村里人的笑话,在农村家里没儿子被称为“绝户口”, 这些闲言碎语让徐玉坤的生活负担更重了 ,再加上家里也是争吵不断,琐碎的日常让徐玉坤疲惫不堪。
物质生活的匮乏和精神压力的繁重压得徐玉坤喘不过气来,他想挣脱束缚,出去走走, 想去外面的世界寻求一份内心的宁静。
1999年的一天,徐玉坤和家人摊牌了,他大胆地向所有人提出他要去骑行,具体去哪他自己也不确定。他的这一想法一提出,立刻遭到全家人的反对。
“ 有吃有穿的,为什么还要受那罪呢!” 徐玉坤的女儿十分不理解父亲,她认为这是父亲一时兴起的冲动,对于这样的突发奇想并未多理会。
与此同时,在徐玉坤和家人表达过自己想法没多久,被徐玉坤寄予厚望的三女儿因为学习压力过大,得了抑郁症, 这让徐玉坤意识到自己肩上还有责任。
虽然他没有什么文化,但他知道作为男人该有的担当,得把女儿们都抚养长大,才能考虑自己的事情,于是第一次想要骑行的计划也只能搁浅了。
时间来到了2006年,徐玉坤的孩子们都结婚了,女儿们深情地对父亲说: “您可以退休了,好好地享受晚年生活了。” 说者和听者却是两种心境,徐玉坤想要骑行的小火苗再一次被点燃了。
长这么大,他从来没出过远门,连省城都没去过,为了骑行的事,徐玉坤整日吃不香睡不着。 女儿们为了让父亲打消骑行的念头,集体出资让他坐火车去三门峡旅了趟游。
来到黄河边上,徐玉坤面对汹涌奔腾的黄河浪涛,激动地跪地向黄河叩首,那不管不顾一泄千里的劲头,正是他这么久向往的生活,徐玉坤的心被洪流冲畅快了, 他 更加坚定要去看更大更宽广的世界的想法 ,他要为自己活一次。
回家后,徐玉坤开始就计划“出逃”,他开始留意关于骑行的相关信息,购置了手电筒、帐篷、相机……所有他能想到的路上会用的装备,他还细心地为自己准备了此行的标语 “奥运2008 全民健身”。
2007年4月7日, 60岁 的徐玉坤偷偷把骑行的装备放到了朋友家,趁老婆熟睡后, 骑着改装的老永久离开了这个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 ,徐玉坤一路上即紧张又兴奋,他如鸟出笼,如鱼入水,浑身充满了力量。
他一口气骑行了一百多里路,竟然没感觉到一点疲惫,这就是自由的感觉。第二天一早,他才给老婆打电话,告诉她自己出发了,不用找他。
徐玉坤为梦想说走就走的旅行从此开始了 ,他一路向北,骑行了12天,行程1000多公里,到达梦寐以求的北京,再向北直到中国最北极漠河,骑行路上徐玉坤没了烦恼,更不感到孤独,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舒畅与幸福。
第一次骑行结束后,徐玉坤胡子拉茬地回到村里,老婆嫌弃地拉着他去理了发,但老婆一定不会明白他当时的心情。 “他可能神经了,要不要把他送到精神病医院去?” 其中的一个女儿说到。
其实,对徐玉坤而言,骑行路上最大的阻力,来自于周围人的偏见。有次他和一个已经退休的教师朋友聊天,聊完天没走几步,那位教师朋友就和别人说: “不神经干不出来这事儿。” 徐玉坤心里不好受,他只当没听见,随心而行才是他想要的,何必在意他人的眼光呢?
第一次行程结束以后,家人担心他又不辞而别,把他的装备都藏了起来,徐玉坤用仅有的2000元的资金,买了照相机和帐篷必备物质后, 浑身上下就只剩下80元 ,但这也没能阻挡他再次出发的脚步。
徐玉坤为了节省开支,基本不住旅店,主要伙食就是面包和火腿肠,没钱了就到饭店吃客人剩下的饭菜,或者到路过的人家要点吃的,就是这样艰苦的骑行也让徐玉坤乐在其中,从未想过放弃。对他而言,后半生的意义就是追寻更多美好的风景。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圆满闭幕,徐玉坤也将自己的骑行口号与时俱进,升级为 “保护环境,低碳生活” 。徐玉坤说,经过这么些年的骑行,他以前身体的一些小毛病,也在骑行中渐渐自愈了,身体也特别硬朗,精神头特别足,这也是骑行带给他的收获。
2007年至2010年,徐玉坤一人一车骑行完全国33个省地区。
多年骑行经验让徐玉坤有了骑行世界的大胆设想,2011年,徐玉坤开始着手出国骑行事宜。家人的不理解和周围人的冷嘲热讽,徐玉坤觉得不算什么,但是骑行经费着实让徐玉坤伤脑筋,作为农民,他的收入根本无法支撑他骑行所有的开销。可不可以“靠山吃山”呢?
在南阳市中心的天润广场徐玉坤看到人们摆地摊,这给了他灵感,于是他开始在广场上办展。徐玉坤每到一座城市都会和当地地标性建筑合影留念,还会把每处的风土人情当成游记记录下来,这些都成为徐玉坤的财富,他把相册拿出展览, 把游记订成小册子以十元一本的价格售卖 ,一点一点攒路费。
徐玉坤 全部装备加起来也有40公斤重 ,大部分是不专业但很实用的东西,他在一米多宽,两米多长的塑料布上挖一个洞,雨天可以当伞用,把车子前后都档住,晴天也不影响他前行。
晚上的时候这块塑料布还可以铺在地上防潮,携带起来非常的轻便。还有就是徐玉坤的背包,都是他亲手用帆布缝制的,容量大还经久耐用, 这也是长期骑行积累下来的户外经验。
出国骑行,语言是最大的障碍,徐玉坤开始学习使用智能手机上的翻译软件,设计骑行路线,办理护照等,万事俱备,徐玉坤向世界出发。
他走的时候,对老伴说: “再等我几年,等我回来了,我们一起做伴。” 经历了这么多,老伴也释怀了,选择理解徐玉坤,老伴告诉他: “你走吧,家里有4个孩子照顾,你别管了。”
这简单的一句安慰话,像颗定心丸,让徐玉坤心里暖暖的。 路上再多的艰难,也抵不过徐玉坤前行的决心。
2011年9月末,徐玉坤开始了他第一次骑行东南亚国家,然后是欧洲,澳大利亚,美洲……。
他共骑行了四大洲的25个国家,每到一处徐玉坤会请当地邮局在他的小本子上加盖一枚邮戳,这小小的邮戳即是对自己骑行路线的鉴证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奖励。
骑行路上有无数令人瞠目的好景致,更少不了惊心动魄的危险时刻,2011年4月,徐玉坤骑行在新疆罗布泊无人区时,天色已晚,他正打算去桥下搭帐篷休息时, 却发现桥洞下一只熟睡的大黑熊,黑熊近在咫尺。
在没被发现之前,徐玉坤吓得推着自行车窜上几米高的路上,一刻不敢停留,飞速骑行到后夜两点钟,见到了 汽车 加水站,他才敢停下来歇口气。都是凡人俗子,任谁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候都会被吓得魂飞魄散。
还有一次在美洲,徐玉坤打算在一个破旧的农机修理大棚里过夜,刚躺下,突然一辆车开着大灯直直地向徐玉坤开来, 并在他面前来个了急刹车。
徐玉坤想要通过手机软件翻译向对方解释自己的情况,但对方根本听不懂他在说什么,竟然拿起枪对着徐玉坤,徐玉坤还只在电视上见过枪呢,他哪里见过这阵仗,赶忙收拾行理匆匆离开。
路上的 奇人奇事徐玉坤见得真是不少 ,吃过的奇葩东西更让他记忆犹新。
2016年9月,徐玉坤在澳大利亚骑行时,从卡尔古利到塔库拉,上千公里的无人区,让徐玉坤有点措手不及,到处是灌木丛,为了避免蛇咬伤, 徐玉坤只能选择没有草木的地方支帐篷休息。
事先功课做得不足,徐玉坤进入无人区两天后就断了补给,没食物怎么有体力继续前行,这时他发现路边每隔四五百米就有被车撞死的袋鼠,有的已经成为一堆白骨,有的已经腐烂发臭。
徐玉坤捡了一只刚被撞死的袋鼠 ,挂在树上,取下后腿和臀部的肉,用锅煮熟储备起来吃,虽然袋鼠肉不像牛羊肉那么好吃,吃到嘴里酸了吧唧的味道,但一只袋鼠肉可以维持两天,这样徐玉坤也心满意足了。徐玉坤足足吃了三只袋鼠才骑出无人区。
徐玉坤不仅写游记,长期的骑行也让他学会灵活使用智能手机,他用智能手机导航,写见闻,发文章。如果住旅店,那可是徐玉坤难得的创作机会。他每天早上四点钟起床,五点左右出发, 一天骑行十二个小时 ,即不留恋也不错过每一处好景致。
日复一日的骑行,手机充电又成为了徐玉坤面临的又一大难题,有一次在一个村子里,他想找个人家帮忙充电, 那家人不但不帮忙还叫来了警察, 把他赶出了村子。
在徐玉坤印象里, 善良的人更多 ,在法国的一个小山村,徐玉坤把帐篷扎在村子中心的小广场,他的食物吃完了,手机又没用了。
就在他为难的时候,两名女青年主动走过来问他需要什么帮助,徐玉坤用手机翻译软件和她们交流,她们不仅给他送来了吃的,还把徐玉坤的俩个充电宝都拿回家充满,第二天给送回来。徐玉坤临行前,她们还热情地送给他一条围巾作为纪念。
热情的外国友人请徐玉坤喝咖啡,和徐玉坤合影,了解他的人纷纷为他竖大拇指,还有有会给他捐款,但徐玉坤并没有接,因为他深知,出国后, 他不再代表个人,而是代表中国形象。
过去的十几年间,徐玉坤换了6辆捷安特,3口电饭锅,4个自制油皮包,写了13本日记,照了无数张合照。
村里人见到徐玉坤回家整顿时,态度不像之前一样刻薄,但也没有人愿意听他讲述自己的骑行经历,徐玉坤不在意,他还有梦,还有路要走。
在北美洲骑行时,《奇遇人生》节目联系上了徐玉坤,阿雅和Baby陪徐玉坤一起骑行了一段,但徐玉坤很固执,他坚持参加节目之前就和节目组约法三章,录制节目不能影响他的前行步伐。
所以当节目录制影响了他前进的节奏时,他毅然拒绝了录制计划,放弃了通过节目成名机会,独自踏上了他所追求的远行之路。 这条路坎坷又孤独,但徐玉坤坚持走了10几年。
2018年,在上海举办的中国环球旅行家峰会上,迪拜王子为徐玉坤颁布 “最佳环球旅行成就奖” ,这也是对徐玉坤的一种肯定。
各种赞美和荣誉纷至沓来,但徐玉坤没有迷失, “我有一种责任感,有种往前跑很远的理想,和玩不太一样,今天要跑,明天要跑,后天还要跑。”
徐玉坤未来的计划是再骑行三次,实现骑行五大洲的梦想。
徐玉坤说: “60岁以前我是农民,60岁以后我想当个旅行家” 。徐玉坤的梦实现了,他简陋的骑行路上全是幸福的感觉,他打算在骑行路上一直走下去,徐玉坤也作为一个追光人一直激励着有梦想的人。
如今受疫情的影响,徐玉坤暂时停下的游历世界的脚步,在家休整,但他却没有放弃骑行的打算,他依然期待着去到下一个未知的地方 , 75岁的他,心依然在路上。
新华网《72岁老人骑行4个月横穿北美》
人民网《71岁老人独自骑行23国,10年骑行10万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