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亭镇的著名景点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2 00:09:22
字号:

龟山寺是莆田四大名刹之一,依北面南,对面是一列如屏的几座小山峰,左为笔筒峰,右为笔架山。寺庙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由无了禅师创建。现存的建筑物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重建。奇峰绕峙、列岫争耸、松林叠翠、泉声如弦,这是古刹四大景观。

华亭镇的著名景点

古刹千年,沧桑迭变,几度废兴,慧灯不绝。法堂祭台上供着三位祖师的佛像,中间的开山祖师无了是有1145年历史的镀金全身真人宝像。祭台正中央悬挂着“千年真身”牌匾。

据了解,唐咸通八年(867年),无了祖师圆寂时,端坐如生,寺里师傅建塔供奉。从此,这尊“肉身祖师”名扬海内外,直到上世纪60年代被毁。所幸,1983年,莆田广化寺在重塑全寺佛像之际,也替龟山寺重塑一尊无了祖师“肉身”像。宝像塑成后,重新供奉在龟山寺法堂。据了解,这是全国范围内仅存的三尊唐代真身宝像之一。

大雄宝殿左后角有一口水井,是无了禅师开山建寺之前,先行挖掘的“龟泉井”,后世称为“唐井”。井里泉水异乎寻常:不管是连日暴雨或久旱不霖,井水不涨不退。因此,千百年来寺中的僧伽们,有“大旱十年,唐井不干”和“洪水为殃,唐井不涨”的谚语流传。 处于夏日的兴沙村,油油稻田绿如海,映衬着这千朵万朵荷花开。万绿丛中的荷花,神韵而有灵气,洁雅又含情。随着乡村清新的微风摇曳,送来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路人或是特地慕名而来赏花的游客,以荷花为背景,纷纷拍照留念。

兴沙村的荷花只有夏季才能看到,其余季节不能见到这一美景。这里的荷花盛开一般是6-7月,不要错过赏荷花的机会。 当地有句俗话叫“先有西冲院,后有龟山寺”。

在莆仙历史上,还发生过几件与西冲院有关的历史事件。宋明两朝,莆仙地区发生过轰轰烈烈的保宋抗元、反清复明两场战争,西冲院僧人积极投身到保卫家园战斗中。由于战争,西冲院两度被毁。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7年),倭寇犯莆,西冲院僧人同仇敌忾,与民众一起打响可歌可泣的云峰保门阻击战,使日本倭寇难以进入华亭。

1934年,国民党集中五路大军围堵发动“福建事变”、联共反蒋的第十九路军,在西冲院山下濑溪发生残酷的阻击。西冲院僧人冒着枪林弹雨,和华亭人民一起抢救中共地下党伤残人员。这场战争结束后,十九路军在仙游被国民党整编遣散,西冲院又收留十九路军被遣人员等。

新建的西冲院是一座院场混合的建筑群,院里已经没有僧人,只有一位老人在看院。几间屋子的墙上贴着富有时代特征的知青合照,由于有些年代,一些黑白照片陈旧泛黄。1974年,新建的西冲院成为红旗知青农场,当时有50多位知青住在这里,至今还保留一块知青留下的“志在紫山绘宏图”石刻。 1974年7月1日,50多位来自莆田一中等中学的高中毕业生告别了荔城,来到华亭公社紫云山间,组建了红旗水库知青场。

华亭红旗水库位于城厢区华亭镇快乐农庄西北方向约4公里的西冲,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水库由东侧和南侧的两座各百余米长的大坝围成,海拔高度430米,高山平湖镶嵌在美丽的紫云山峰峦之间。库区周边风光旖旎,有丰富待开发的旅游资源。水库上游有一条龙潭小溪直通莆田名刹龟山,有多处落差十米以上的小瀑布。水库建设前库区原址有一座千年古刹西冲寺,传说当年寺中有一位书生因屡试不第受人嬉笑落发为僧。他不甘十年寒窗苦读,在大举之年进京科举,居然高中进士,但金榜题名后又回西冲寺当和尚。寺庙过去曾有因此留下地方官员题颁的匾额或碑刻。

红旗水库周边方圆数里无居民,保留着良好的自然生态,是莆田市政府划定的水源保护区,2011年底国家投资近300万元人民币对水库进行了除险加固。水库距市区不远,从华亭后角村的三一教主林龙江先生墓祠附近有小径通达,登山需要一个小时左右,是市民周末健身度假的好处所。 快乐农庄坐落于华亭镇,324国道与腾达路的交汇处,交通便利。

在兰州周边有不少好玩的古镇值得一去,非常推荐小伙伴们前去游玩哦!那么到底是有哪些各镇好玩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古镇的详情介绍请看下文。

1、青城古镇

青城是古丝绸路上的重镇,古丝绸之路上的水旱码头和商贸中心,唐宋元明时期的边塞军事重镇,被誉为“黄河千年古镇”。北宋仁宗年间,西夏王李元昊叛乱,时任秦州刺史的大将狄青为防止西夏入侵,凭借黄河天险,在唐朝垄沟堡的基础上增筑了新城。因为新城东西长,南北窄,故称“一条城”或“条城”。后来为了纪念狄青,将“一条城”叫做青城。

地址:兰州黄河下游50公里处,榆中县北部

自驾路线:兰州—白银—青城

2、碧口镇

碧口海拔624米,是甘肃省海拔最低的地方。碧口古镇名播陇原,享誉华夏,历史悠久,据考古发掘响浪汉代墓群出土的铜器表明,两汉时期这里就有农牧活动。明清以来,碧口至四川昭化的白龙江、嘉陵江两百里水道,成为水上“丝绸之路”。乾隆初年,碧口成为繁华兴旺的水陆码头,甘肃、四川的物资集散地,木船沿白龙江入嘉陵江可直达重庆。凡甘、青及四川松潘等地药材、土特产品运出,西南各省、江浙一带日用物品进入甘、青及四川西北,都必须经过碧口集散。

地址:西秦岭山地和岷山山系的交汇地带

自驾路线

兰州—临洮—岷县—宕昌—武都—文县—碧口

3、什川镇

什川镇,明朝弘治八年(1495年),甘肃巡抚在今十字中心修筑“什字川堡”而得名。什川历史悠久,曾是黄河文化的发祥地,早在汉代就已经很有名气,人文景观星罗棋布,有明朝古堡遗址,历史传说优美动人。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风光秀丽的万亩梨园,使之成为兰州近郊的一处“世外梨园”。什川堪称“梨园之乡”。连片梨园面积达12000余亩,树龄大多在三百年以上。梨树纳天地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至今依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园内梨树千姿百态,景象十分壮观,堪称“中国一绝”。

地址:兰州市区约20公里

自驾路线:兰州—什川

4、永泰古城

永泰古城,也叫永泰龟城,因其城堡似金龟,故叫永泰龟城,修筑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甘肃省景泰县境内唯一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座明代古城。是明政府为防御北方的少数民族入侵而修建。建成后即成为军事要塞,兰州参将就驻扎在这个城堡内。当时,城内驻有士兵2000多人,马队500人,附属设有火药场、草料场、磨坊、马场等机构。永泰古城由于城墙坚固,作为一道完备的军事屏障和防御工事,在明清两代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400多年来没有被攻破过。

地址:景泰西南27公里

自驾路线

兰州—白银—景泰

5、安口镇

安口镇,东邻崇信县,北接平凉市,南与陕西省相望,素有“陇东重镇”之称。安口镇为明朝“陇上窑”所在地。宣统二年(1910年),废里甲,立村镇,曾名为安口窑、窑头镇,红山镇。安口镇辖区矿产资源富集,安口镇煤炭储量13.2亿吨,含煤面积14.5平方公里,占华亭煤田煤炭储量的40.4%。

地址:华亭县东南部

自驾路线

兰州—平凉—华亭

6、大靖镇

大靖镇,南依祁连山余脉,北临腾格里沙漠。大靖镇曾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是该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历史上曾是甘肃的四大名镇之一,汉武帝时期称为“朴环”,商贸活动最为活跃。陕西、山西一带的商人确有“要想挣银子,走一趟大靖土门子”之说。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甘肃巡抚田乐,总兵达云等集兵万人,而大靖的称谓来源于明时的一次重要战役,即“松山扒沙”之战。

地址:古浪县城以东80公里

自驾路线

兰州—武威—古浪

7、哈达铺

哈达铺,地处岷山东麓的丘陵川坝之中,海拔2225米,阴凉湿润,盛产当归、红芪等中药材,是一个汉、回、藏、羌多民族聚居区。哈达铺原名哈塔川,自古是甘川道上的一个商贸重镇和军事要冲。三国时为“阴平古道”,魏将邓艾当年即从此入川灭蜀。哈达铺是当年红军走出藏区,进入甘肃的第一个回汉聚居比较集中的镇子。

地址:宕昌县城北部35公里

自驾路线

兰州—临洮—岷县—哈达铺

8、天水街亭

古镇街亭即天水市东南的街子镇,街亭地处西秦岭北麓,西接古郡,北环渭水,处于麦积山风景区核心位置。2004年,当地村民在神农山重建古庙时挖掘出神农文化遗迹,经专家鉴定,认为街亭神农山是炎帝神农氏发祥地中心及祭天场所。街亭也是先秦发祥地之一,街亭一带出土的秦人墓葬数量众多,文物丰富。除放马滩墓群外,麦积山秦文公墓,也是举世闻名。失街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早已家喻户晓。

地址:天水市区约40公里

自驾路线

兰州—天水

9、礼辛镇

礼辛镇,礼辛在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设礼辛里。清溪河从黄土高原谷地涩行东去,滋润了一川,使得两岸菜地似锦,稻田纵横,杨柳葱郁,花木争茂,礼辛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块绿洲。礼辛镇,历史上就是重要的文化商贸重镇。礼辛遗址的彩陶成为一道旷世的文化风景。礼辛镇遗址属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其悠久历史可追溯到距今约7000年前。属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礼辛镇遗址出土的遗物中,以陶器、石器、骨器、灰陶和砂陶为主。当时主要的生产工具以磨制的石器为主,也有一部分打制石器和细石器。1935年、1936年,红军主力两次过礼辛。

地址:甘谷县城西北四十公里

自驾路线

兰州—甘谷—礼辛

10、阳关镇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阳关镇地处甘、青、新三省交界处,是敦煌市最偏远的一个乡镇。阳关因在玉门关之阳而得名,自古就是通往西域的门户和“丝绸之路”南路的必经关隘。阳关镇地理位置优越,地大物博,境内水、光、土、热、野生动植物和旅游资源丰富,阳关镇又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阳关、玉门关、渥洼池、寿昌城等名胜古迹坐落于阳关镇境内。

地址:敦煌市市区西南64公里

自驾路线

兰州—武威—张掖—敦煌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1934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