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的噪音从多方面变大,其影响因素是有机油、发动机垫老化、发动机内部零件松动、正时皮带松动等因素造成的。下面将详细解释。
机油是发动机的血液,起到润滑、冷却、清洁、密封、防锈等作用。机油和机油滤清器是汽车中更换频率最高的物品。由于更换频繁,难免会用错油。最常见的是错误使用粘度较高的机油,导致发动机内阻增大,从而产生较大的噪音。还有一种情况是长期使用劣质机油,导致发动机内部油泥增多,也会影响发动机的运行。机器脚垫是用于连接发动机和车身的支架,具有减震的作用。发动机明显摇晃和嘈杂,但我们在车内感觉稳定和安静,很大一部分功劳归功于地垫。但是地垫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容易老化损坏。结果是我们主观上觉得发动机有噪音和晃动。积碳问题。如果汽车行驶的公里数达到一定数值,发动机气门、活塞、喷油嘴或进气歧管上的积碳就相当严重。这时,发动机运转时发出的巨响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能做的就是平时多用高速行驶,或者增加高速行驶的次数,这时候发动机内的积碳就会逐渐消失。但是,清除积碳最直接的方法是去维修店做一个维修项目,清除积碳,以清洁发动机和节气门内的积碳。能有效降低发动机运转的声音,减少震动。汽车密封胶的老化也会引起噪音感知的变化。密封条不仅是引擎盖上的一圈(有些车辆没有),而且每扇车门也有橡胶密封条;这些橡胶在高频下打开和关闭,空气中的水分子和氧气,以及对橡胶的紫外线。分子破坏,以及红外线加速氧气和橡胶反应的各种作用,五六年后也会显着老化。胶条老化会降低减震效果。
如果开裂或损坏,隔音效果也会变差;橡胶件就是这样,其实都是有损件。包括轮胎也不例外。老化轮胎的行驶噪音也会变大。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车辆行驶更多里程后,发动机声音正常。车主不用太担心,但需要多注意车辆的保养。保持车辆处于良好状态是最重要的。
汽油变质的原因有哪些
说到机油,第一时间总会联想到“烧机油”这个词。但你听说过“机油乳化”吗?小编问了身边的一些车主朋友,他们对“机油乳化”都表示不太清楚,也从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那么机油乳化到底是什么?机油乳化为何现在出现?到底如何评判一款车是否发生了机油乳化?汽车发动机注油口盖位置发生机油乳化是否正常?又如何避免机油乳化?
带着这些问题,小编采访了四位权威专家以及多家不同品牌经销商的一线金牌维修技师,就以上问题,和大家一起聊聊关于机油乳化的那些事儿。
Question?One:机油乳化到底是什么?(左:正常机油?右:乳化后的机油)
要知道机油乳化,首先要明确乳化的定义,乳化是由两种不相溶的液体经过强烈的搅拌后形成乳状液的过程,其中强烈的搅拌是为了让二者充分的混合,此外,乳化的程度与温度、搅拌的速度有直接关系。
(谢鹏鸿——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交通与车辆首席技术专家、高级工程师)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交通与车辆首席技术专家、高级工程师谢鹏鸿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就机油乳化现象而言,这两种不相溶的液体为机油和水,当它们混合后,恰巧周围又提供了有利的乳化条件,那么,机油就会出现乳化的现象。说简单一些就是发动机里起到润滑作用的机油混入了水分子。而发动机里面的水从哪里来?才是应该去讨论的关键问题。”
Question?Two:发动机里面的水从哪里来?
针对这个问题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交通与车辆首席技术专家、高级工程师谢鹏鸿分析道:“2020年,我国全面推行乙醇汽油,目前已经有很多城市都开始使用。乙醇汽油是乙醇和普通汽油按照1:9的比例混合而成,相比传统型的汽油乙醇汽油可以有效降低排放污染。但是如果乙醇汽油长时间在发动机堆存,可能会产生油水分离的现象。并且水是不参与燃烧,在发动机做功时变成水蒸气。一部分的水蒸气会随着废气排出,还有一部分则会与发动机中的机油融合,发生我们看到的机油乳化现象。”
Question?Three:机油乳化为何现在出现?2020年2月底到3月初,在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疫情逐渐好转,不少企业开始复工,为何机油乳化这个问题为何偏偏出现在了这个时刻?
(魏安力——中国内燃机学会副秘书长、工信部甲醇汽车推广应用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原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中国内燃机学会副秘书长、工信部甲醇汽车推广应用专家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原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魏安力针对这个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受疫情影响,春节期间绝大多数用车人群用车环境出现明显改变。驾车长途出行的用车环境基本为零。绝大多数用车变成了短途用车,出行距离聚焦在5公里以内。往年春节常见的自驾游、走亲访友的用车环境被开车寄快递、去超市购买生活用品替代。短途和超短途的用车环境,导致大多数车辆的发动机工作在低温环境下,未达到发动机最佳工作温度,相比以往,发动机运行时间大大缩短。加上春节期间寒冷的天气环境,使得发动机机油频繁冷热交替,加速发动机机油中水蒸气频繁的气化与液化,从而导致机油乳化问题的出现与加重。”
Question?Four:?到底如何评判一款车是否发生了机油乳化?很多车主都会担心自己的爱车会发生“机油乳化问题”,那么到底如何评判一款车是否发生了机油乳化?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多家不同品牌经销商的一线金牌维修技师,他们都告诉了小编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可以用机油尺探测。拉出机油尺会带出一两滴机油。如果抽出的机油呈乳白色、并且带有汽泡,那么此时已经可以断定发生机油乳化现象。
如果没有出现,仅在汽车机油注油口盖位置发现白色乳状油水混合物,那表示是汽车注油口盖位置机油发生了乳化。
Question?Five:汽车发动机注油口盖位置发生机油乳化是否正常?在网上曝光的一些上,我们看到发生机油乳化现象都是出现在了机油注油口盖位置,而机油标尺上却未发现乳化后的机油。
(姚春德——天津大学教授、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针对这种情况,天津大学教授、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姚春德说道:“当发动机停止运转后,PCV控制阀关闭,曲轴箱强制通风系统停止循环,其发动机内的水温在高温(100℃以上)的作用下上升到腔室上方,遇到气门室罩内外的冷空气作用而凝结成水珠与油气混合成所谓的黄白色乳状混合物,粘附在气门室罩盖的最顶处,也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白色乳状物。这是所有汽车多多少少都会发生现象,并不能说明厂商的产品有问题,而是发动机工作过程与特定自然环境结合的必然结果。”
(宋健——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而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健,在谈到这个问题时非常肯定的说:机油口盖发生乳化”不能视为“机油乳化”。
宋健表示:“机油口盖发生乳化的情况并不能完全称之为机油乳化,而且机油口盖发生乳化不会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如果真的存在机油乳化的话,那么发动机的润滑度出现问题,会直接影响加速性能、燃油经济性。因此,作为用户,如果我们的产品没有出现油耗增高、加速吃力等情况,那不能仅通过机油气味、机油口盖有乳化现象来判定发动机机油出现乳化或增多。”
Question?Six:国内现阶段对机油乳化有无评判标准?
针对这个问题,接受采访的几位专家都表示目前国内尚无对机油乳化的评判标准。但是,我国在2011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汽油机油换油指标》附录A中注释:发动机在做功过程中,燃料燃烧生成的水汽以及通过呼吸孔吸入的水汽,会进入发动机油中带来污染。油中的水分会导致油品乳化变质,并造成发动机零部件表面的锈蚀、腐蚀。由于在工作中发动机油始终处于较高温度(>80℃)下,正常情况下油中的水含量均较低。而对于发动机油中,水含量的值,《GB/T?8028—2010》文件中给出的>0.2%。
Question?Seven:如何避免机油乳化
1:?首先要从机油入手,找到适合自己爱车的机油型号,再根据自己的用车习惯以及环境,调整到最合适的机油型号。
2: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冬天每次开车时应该是在发动后30秒至一分钟后上路。但此时千万勿以高转速行驶,应保持在低车速,引擎转速以不超过3000~3500转为限。
3:?经常短途行驶的车主则需要定期跑一趟“小长途”,促使发动机机体温度升高,从而可以让存留的水蒸气从发动机中消除。
写在最后:
在本次采访过程中,小编发现无论是专家、技师还是“老司机”,大家都强调要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一些“老司机”表示,他们发现当下的年轻驾驶员,已经不注重像冬天开车前需要热车、方向盘不要经常打死等一类的正确驾驶习惯,这一点是非常不好的现象。
截至2019年6月,中国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达4.22亿人。从驾驶人的年龄分布看,主要集中在26至50岁年龄段之间,其中26至35岁年龄段的有1.44亿人,占驾驶人总量的34.12%。而18-25岁的小年轻驾驶员有1亿人左右,占驾驶人总量的23.7%。
而对于当下如此庞大的年轻驾驶员群体来说,不管现在技术多先进、汽车发展的速度有多快,作为一名驾驶者,不仅要有良好的驾驶技术,更要有一个良好的驾驶习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过了保存期:任何东西都有着一个保存期限,汽油同样也不例外,一般汽油的保存期是在三个月左右,保存方式较好的例如在够密封的环境下,其保存期可以延长到六个月,若是密封环境不好也会降低其保存期限。汽油变质的主要原因是汽油的组成物质中有着辛烷等这类易挥发的物质,这类物质会因储存环境的影响和长期放置的时间而逐步的挥发,从而导致汽油燃烧的成分变少。
2、水污染:随着温度环境的变动,汽油会因混入了水珠或水蒸气等物质,导致汽油出现凝固的情况,这些参合在汽油中的水分子会在发动机中产生细菌从而进一步的对发动机造成破坏。
3、氧化:汽油组成的物质中烃类最容易和氧气发生反应,经过反应变质后,汽油会呈现出酸性气味,同时颜色会出现明显的变暗,从而产生胶装颗粒,若不及时的更换,在汽油燃烧反应过程中,这些胶装颗粒会堵塞过滤器,从而降低汽油燃烧的效果。
以上就是汽油变质的原因有哪些的介绍了,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