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 , 丝尾鼻鱼 并非鹦嘴鱼 ?
(刺尾鲷科) 刺尾鱼科?Acanthuridae?鼻鱼属Naso鱼类?
下图为?丝尾鼻鱼 Naso?vlamingii,俗称?高鼻鱼、剥皮仔、打铁婆
体呈长卵形,侧扁;口小,端位,上下颌各具一列齿,齿稍侧扁且尖锐,两侧或有锯状齿。体呈黑褐色,体侧上半部及腹部有许多蓝色小点散布,下半部则有许多断续的蓝色横纹分布,两眼间有一蓝带相连,尾柄部有2个深色骨质板。而其最明显特征乃吻上方向前突出超过吻前端,尾鳍末端略突,上下叶延长如丝。雄性个体在生殖期体色会变得较淡,但尾鳍则为暗色。背鳍硬棘6枚、背鳍软条26至27枚、臀鳍硬棘3枚、臀鳍软条27至29枚。体长可达65厘米。
被小扬他们叫做干净鱼的其实就是虹鳟鱼。您看这道彩虹就是它们的标志性花纹。虹鳟鱼原本生活在北美洲西海岸,性情凶猛、具有掠食性,属于冷水性鱼类。目前最适合人工养殖的品种主要有美国道氏、美国金鳟、日本杂交金鳟等。这些品种的鱼在小扬他们顺通虹鳟鱼养殖中心都有,而且生活得非常惬意,完全是按照无公害的标准养殖出来的。
采访:咱们这个属于泉水,泉水它干净,你看我们上面,连工业区也没有,也没有农户,也没有污染,泉水,像咱们这儿稍微一加工成了矿泉水了,咱们的人不是也喜欢喝矿泉水吗,所以它也高兴了,好多鱼转着弯,这就说明它高兴了,就是咱们人高兴了就哈哈乐,它一高兴就一块的排着队似的转圈。
生活在这样的清山绿水间它们当然会高兴了。其实进行任何一种鱼的养殖,首要条件之一就是水源,尤其是虹鳟鱼,最好选择洁净流动的山涧溪流水、涌泉水、地下井水、水库底排水等等。因为它们对水的要求近乎于苛刻,特别是对水温、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和水流变动的要求很高。小扬他们这个养殖场选的地方就不错,山根儿底下,泉水的源头。可就是因为这个也才给他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灾祸。
采访:就是洪水采2在九几年的时候,从龙台下来的洪水,整个把我们的鱼池,这个鱼都给冲了,真是所生无几,剩下的那几条吧,鳃里面都是泥沙,充满到鳃里面,整个给呛死了,全军覆没,当时损失了上百万吧。
有了这次惨痛的教训,应对的方法也想出来了。
采访:我们是吃一堑长一智,人都长记性,现在我们就是说从另一条水道,就是不通过咱们的鱼池,洪水走另一条水道了,采5我们修了一条防洪通道,现在我们看到这个就是防洪通道,等到洪水过来以后,咱们把这个拦水的闸,打开了以后,这个洪水,就从地下通道走了,再也不会冲到我们鱼池里面的鱼了。
这一智慧的增长付出的可是上百万元的损失,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养殖虹鳟鱼如果不注意温度的控制同样也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采访:你要到24度,它就不摄食了,人太热了,就中暑了,就不想吃饭了,跟那个一样,这个不摄食之后,时间长了,不就死了吗,是吧。
这一点正是我们要特别提醒您注意的:虹鳟鱼属于冷水性鱼类,适宜的生存温度比较低,在摄氏4到22度之间,但它们在摄氏10到18度的水温中生长状况是最好的。如果超过摄氏24度和低于摄氏0度时间过长的水源,不适合养殖虹鳟鱼。
记者:你看上面的水都已经结冰了,水温已经很低了,那对它的生长没有影响吗?
养殖户:咱们这个是泉水,是比较恒温的,它的水温,要比气温高,但是在夏天,那个水是凉的,比气温要低,一般都在12度到9度左右。
记者:就是说即使上面结冰了,咱们的水温还是10度左右。
养殖户: 对,现在目前要量的话,也得12度左右。
记者:所以并不影响咱们虹鳟鱼的生长。
养殖户:对。
这就是流动涌泉水的好处: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它还有一个好处是流速快溶氧量高,而这一点对养殖虹鳟鱼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采访:咱们虹鳟鱼是高密度的集约化养殖,它一立方米的水面,成鱼能放养53-57尾,要是鱼苗就更多了,鱼缺氧了之后就浮头,所有的鱼都浮头,都冒出水面,要再不给它增氧,它就该缺氧死了,批量的死亡。
虹鳟鱼由于缺氧而出现批量死亡的时候,说明养殖池里每升水的溶氧量已经低于3毫克,其实在低于4、3毫克的时候鱼就会出现浮头现象,如果发现这种迹象还不赶紧增氧,那鱼大量死亡就难免了,尤其是在夏天高温的季节。
记者:它最适宜的溶氧度在多少?
养殖户:它的溶氧度在9毫克/升吧。
每升水的溶解氧在9毫克以上的时候,虹鳟鱼的生长状况最好,可以快速生长。即使在一般情况下也不能低于7,5毫克。养殖池里水的溶解氧和水的流速流量关系也很紧密。
采访:流速大,流量大的话,它的溶氧度就高,比方说水量大,流速快,你可以多养,它那氧充足,你就可以多养一点,如果是流速慢,水量小,你就可以少养。
在相同温度、面积、饲养密度和养殖技术条件下,水流量越大,养殖效果越好。另外虹鳟鱼喜欢逆水流的刺激,水的流动还可以刺激鱼体,加速体内物质代谢,并能带走鱼的排泄物,清除鱼池里的废物。它生活的水里,每秒的流速在20到30厘米比较合适。其实想要达到快流速高溶氧的目的,还有一个可以借鉴的方法是把鱼池修建在像这样有一定坡度的地方,利用自然落差进行跌水增氧,落差越大越好,最好不低于1米。这样既经济又实惠,效果还好。养殖虹鳟鱼水的好坏确实是成败的关键,但是饲料的质量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一般动物性饲料占30%到40%,植物性饲料占60%到70%。颗粒大小看鱼的大小来定,一般喂成鱼的饲料直径在4到8毫米,每天投喂两次,投喂量是鱼总量的2%到3%。但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看季节、天气来定,不然也会出问题。
采访:夏天的时候,它那个鱼一看,好像是不爱游动,就跟人似的,懒,无精打采的似的,我说这是怎么回事。
采访:夏天水温本身就高,像细菌滋生,种类比较多,本来就容易发病,再投喂大量的饵料,形成水环境的恶化,像还有个别的鱼肠道,消化不良什么的,有的鱼大量的发生疾病。
采访:后来就想,人到夏天有的时候热了,还不爱吃东西,所以说得调整它的投饵率,到夏天的时候,和冬天的时候,投饵量是不一样的。
采访:这个夏天控制在1.5%左右,按它体重的1.5%投喂。
也就是说夏季高温的时候,给鱼投喂的饲料要减少一半左右。不光是天热要给鱼少吃,就是对担当传宗接代重任的亲鱼也不能过分娇宠。
采访:我们拿它特当回事,恨不得一天给它喂八遍料,还给它增加营养,后来采出来的卵,卵粒还小,质量不好,数量还少。
这是因为亲鱼吃得过饱,反而阻碍它的成熟和卵质量的提高。
采访:就是鱼的生长速度特别快 鱼卵这块达不到营养要求,将来主要表现在鱼卵破膜的这个阶段,有个别的破膜率比较低,然后上浮的这个阶段,由于亲鱼培育的过程中营养不足,造成一部分鱼上浮,甚至是上浮几天,就开始营养缺乏,就死了。
采访:所以一定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就是1%的比例进行投喂。
也就是说亲鱼的饲喂量要比正常成鱼少1到1,5倍,但是对初次产卵的亲鱼不能限制投饵量,特别是在卵黄形成期以前,否则会减少它的怀卵量。另外,饲养的密度过高、池水的溶氧量偏低,也会使亲鱼的怀卵量减少。所以在亲鱼的培育阶段,不但要控制投喂的数量、注意营养的搭配,还要掌握好放养的密度,每平方米3到5尾比较合适。亲鱼前期采取的是雄雌混养,但在产卵前一个月要分池单养,通常雄鱼在前,因为雄鱼比雌鱼成熟早,它的排泄物会刺激雌鱼,加快它的成熟。完全成熟的雌鱼,腹部膨大,松软,下坠,生殖孔红肿,轻轻挤压,腹中卵粒外流,这时就可以进行人工采卵了。鱼卵从成熟到游离,直至过熟,只有几天的时间,而雄鱼在整个繁殖季节,都可以排精,所以采卵受精的时间,要看雌鱼卵成熟情况而定。另外在采精前三天,雄鱼要停止喂食,防止采精时排出粪便。采卵和采精都用挤压的方法,采卵前要擦干鱼体,头部朝上,腹部向下,对准采卵盆,用手从鱼腹部,顺生殖孔方向,由上向下挤压,晶莹剔透,如珍珠般的淡**的鱼卵,就会顺利流出。挤压时要轻,不要挤破卵子。卵子采出以后,再把精液挤进去,用手轻轻搅拌,使精卵充分接触。鱼卵受精后静止1分钟,再加入清水漂洗2到3次,直到水清为止。由于受精卵怕振动,所以冲洗时动作要轻,晃动要慢,避免受精卵因振动过大而死亡。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整个操作过程不能有直射光照射。受精卵静止一小时以后,就可以移到孵化捅里进行孵化了。
同期 采1—2#--2一开始水量比较小,靠这个来调节它,刚受精的卵,水量要特别小,随着它一点一点的发育,这个水量相对地调大了,等它发眼的时候,要求每毫升是5克的溶氧。
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小鱼苗终于破卵而出,这时的小鱼称为仔鱼,仔鱼靠吸收自身的卵黄囊,供应胚胎发育的营养需要,当仔鱼的卵黄囊被吸收2/3以后,消化道发育完整,仔鱼上浮,开始采食,这时的仔鱼,称为稚鱼。在稚鱼的日常管理当中,要根据它的营养需要,配制适口性好,营养全面的全价颗粒饲料来引诱稚鱼开口采食。颗粒直径一般为0.3-0.5毫米,要做到多次投料,一次少量,尽量使每个稚鱼,都能吃上开口饲料,提高稚鱼的成活率。稚鱼开口采食的第一个月是虹鳟鱼饲养管理的关键时期,要精心管理,及时清除死鱼和残饵,保持饲育池的清洁卫生。稚鱼在摄氏15度的水温下,经过2个月的饲养,平均体重能达到一克左右。每天的投饵量,要看鱼情、水情和气侯情况来定,一般6-10厘米长的稚鱼,在摄氏10度的水温条件下,每天投喂鱼体重的2%左右,在18摄氏度时,则要投喂鱼体重的3.5%的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