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常用浸提方法与设备——渗漉法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11 17:11:01
字号:

渗漉法根据操作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单渗漉法、重渗漉法、加压渗漉法、逆流渗漉法。下面重点介绍单渗漉法。

中药药剂学:常用浸提方法与设备——渗漉法

 单渗漉法

 其操作一般包括药材粉碎→润湿→装筒→排气→浸渍→渗漉等6个步骤。

 ①粉碎:药材的粒度应适宜,过细易堵塞,吸附性增强,浸出效果差;过粗不易压紧,溶剂与药材的接触面小,皆不利于浸出。一般以《中国药典》中等粉或粗粉规格为宜。

 ②润湿:药粉在装渗漉筒前应先用浸提溶剂润湿,避免在渗漉筒中膨胀造成堵塞,影响渗漉操作的进行。一般加药粉1倍量的溶剂,拌匀后视药材质地,密闭放置15分钟至6小时,以药粉充分地均匀润湿和膨胀为度。

 ③装筒:药粉装入渗漉筒时应均匀,松紧一致。装得过松,溶剂很快流过药粉,浸出不完全;反之,又会使出液口堵塞,无法进行渗漉。

 ④排气:药粉填装完毕,加入溶剂时应限度地排除药粉间隙中的空气,溶剂始终浸没药粉表面,否则药粉干涸开裂,再加溶剂从裂隙间流过而影响浸出。

 ⑤浸渍:一般浸渍放置24~48小时,使溶剂充分渗透扩散,特别是制备高浓度制剂时更显得重要。

 ⑥渗漉:渗漉速度应符合各项制剂项下的规定。若太快,则有效成分来不及渗出和扩散,浸出液浓度低;太慢则影响设备利用率和产量。一般药材1000g每分钟流出l~3mL;大量生产时,每小时流出液应相当于渗漉容器被利用容积的1/48~1/24.有效成考试,大收集整理分是否渗漉完全,虽可由渗漉液的色、味、嗅等辨别,如有条件时还应作已知成分的定性反应加以判定。若用渗漉法制备流浸膏时,先收集药物量85%的初漉液另器保存,续漉液用低温浓缩后与初漉液合并,调整至规定标准;若用渗漉法制备酊剂等浓度较低的浸出制剂时,不需要另器保存初漉液,可直接收集相当于欲制备量的3/4的漉液,即停止渗漉,压榨药渣,压榨液与渗漉液合并,添加乙醇至规定浓度与容量后,静置,滤过即得。

 重渗漉法

 是将渗漉液重复用作新药粉的溶剂,进行多次渗漉以提高渗漉液浓度的方法。例如欲渗漉药粉100g,可分为500g、300g、200g3份,分别装于3个渗漉筒内,将3个渗漉筒串联排列,先用溶剂渗漉500g装的药粉,收集初漉液200mL,另器保存;续漉液依次流入300g装的药粉,又收集初漉液300mL,另器保存,继之又依次将续漉液流入2OOg装的药粉,收集初漉液500mL.将3份初漉液合并,共得1000mL.剩余继漉液,供以后渗漉同一品种新粉之用。

 重渗漉法的特点:①溶剂用量少,利用率高。②渗漉液中有效成分浓度高,不经浓缩可直接得到1∶1(1g药材∶lml药液)的浓液,成品质量好,避免了有效成分受热分解或挥发损失。③该法所占容器太多,操作较麻烦。

 应用特点

 属于动态浸出,溶剂的利用率高,有效成分浸出完全。故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高浓度制剂;也可用于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的药材的提取。但对新鲜的及易膨胀的药材,无组织结构的药材不宜选用。渗漉法不经滤过处理可直接收集渗漉液。因渗漉过程所需时间较长,不宜用水做溶剂,通常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或白酒,故应防止溶剂的挥发损失。

1、运行原理:植源灵萃机:植源灵萃机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利用高压和温度将溶剂调节为超临界状态,并与植物材料接触,从而将目标成分溶解并提取出来。中药萃取机:中药萃取机通常采用传统的浸提或者回流提取等方法,通过溶剂与植物材料的接触和循环,使目标成分溶解到溶剂中进行提取。

2、应用领域:植源灵萃机:植源灵萃机适用于提取植物中天然活性物质、香精油、芳香化合物等。它可以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药物等领域。中药萃取机:中药萃取机主要应用于中药制药行业,通过提取有效成分,获得用于中药药物生产的浓缩液。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1872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