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奶茶、餐饮、KTV这些行业尽量就不要做了,很多人喜欢跟风,什么火热就做什么,结果就是倒闭了,有100万+还不如做酒店行业,真正有投资门槛,又很赚钱。酒店行业在近年来下沉市场经济发展快,差旅刚需增速快。一线城市和下沉市场200块以下的经济型酒店普遍面临“老破旧”窘境,平价新品仍有市场。
我最近关注了一档关于酒店投资的节目,叫“超酷的生意”,里面提及了海友酒店6.0,这个酒店是只需要800㎡就能开的连锁品牌酒店,海量物业任你选;装修投入低,综合运营成本低,100万+就能开酒店;华住集团1.7亿会员流量扶持,营收稳健回报快。总体来说,100万+就能开,这样的小体量经济型酒店还是值得考虑的。
高门槛、可复制的伟大生意
以前店铺门前排长队的酸奶麻花和枣子糕,现在怎么突然消失了呢?
这两样生意其实就是普通的小糕点,开业时搞点促销活动,增加点人气儿还行,可想要在市场长久地站稳脚根,最终还得靠产品质量,靠成熟的赢利模式等,仅凭一时的炒作是长久不了的。
我分析大致有几点原因:
一是产品结构太单一。
只经营一种产品,无法满足消费者五花八门的需求,缺乏市场竞争力,没有了新鲜感,便会使消费者失去购买欲望。
二是短期的炒作行为,无意间抬高了房租成本。
房东看你的生意那么好,每天店铺前排着长队,肯定觉得你赚到钱了!怎么能不眼红?到了年底狠狠给你涨点房租,毕竟你是在人家的地盘上赚到了钱!
三是把让利全部给了消费者,假红火不代表真赚钱。
大家都知道,做生意最终的目的都是要赚钱的,长期凭着各种优惠打折吸引顾客,折腾来折腾去,红火只是表面假象,到头一算帐来还得赔钱,这样的生意坚持下去有什么意义呢?
四是行业门槛太低,竞争者无数。
门槛太低的行业没法做!看到你生意火爆,大家便会争相模仿。
因为这两样生意,一来投资规模小,几万块钱就能开张营业。二来技术含量低,几天就能学会,在家再练习练习,不出一个月就能出师了。
很快你就发现,一条街上接二连三地有差不多的店铺相继开张,这就意味着有人和你抢起了生意,而市场的需求量却是有限的。
就算是赚钱也是一两年或两三年的短期行为,越往后面越难做,必将会打起价格战,使用各种阴招损招,开始明争暗斗无序化竞争!
恶意竞争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最后不但钱没赚到,可能还输了人品。
你看我住的附近,原本有家1元旋转火锅店,开了有两三年吧,生意也不是多红火,经常从那里路过,人气儿也就一般般,有时三五个人,很少有满座的时候!
可是这两天我发现,距离这家店铺仅仅100米左右的地方,又新开了一家旋转小火锅......
不禁在心中感叹,小生意可真难做啊!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低门槛的生意没法做,高门槛的生意又做不起来,给人打工太受气,在家闲着又不甘心,生活的确挺难的!
这几天被华为出百万年薪聘请应届博士生的新闻刷屏,为华为对人才和创新的重视点赞。刘润老师从华为为什么能这么做这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理解了华为的厉害之处。
按门槛高低和是否可复制,生意可分为四种:
为什么开家小店不挣钱?因为它只是糊口生意,门槛低又不可复制。高科技公司做互联网、智能硬件、软件,研发过程难,但后续批产成本低,可以说是伟大生意。
伟大的生意一旦成立,它的毛利就会非常高,就会有源源不断的钱。华为就可以用这些源源不断的钱去招源源不断的人,甚至用高出其他公司几倍的薪水招人。
只有伟大的生意才能付得起如此高薪,反过来也可以说,那些真的顶尖优秀的人只会聚集在一些伟大的事情上。
街边小店难以雇佣高素质优秀人才,因为它的利润太低不足以提供高的吓人的工资。微软、谷歌这些公司建立起了一套赚钱模式,office和广告如同印钞机一般,能开出诱人的薪水。
像比尔盖茨、任正非一样去创建一个伟大的生意当然是好事,但难度很大、概率很低。
然而,加入或参与伟大的生意却是很有可能的。就像公众号《记忆承载》主理人西风所说:
男怕入错行,含义正在于此吧。看下你从事的行业,属于哪一种生意,是否需要转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