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状是启动民事诉讼程序的重要文件,其格式和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文头
一般写“民事起诉书”或“民事起诉状”。
诉讼主体
列明原告和被告,如果有第三人,还需列明第三人。
详细写明各方当事人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住所、联系方式等。对于法人或其他组织,还需写明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等。
诉讼请求
用序号分开,每条按照“请求依法判令XXXXX;”的格式来写。
诉讼请求应明确、具体、合法,具有可操作性,使法院能够确认审理对象和裁判范围。
事实与理由
先说明事实,如受到侵害等。
再说明要求赔偿的理由(实体法的规定)和提起诉讼的理由(程序法的规定)。
实践中,简单的案件可以不详细列明理由,只写“依法应承担责任”或“依法起诉至贵院”。
文尾
写清递交诉状的法院、具状人(原告)和起诉时间。
诉状中必须有至少一份是由具状人亲笔签字(盖章、按手印)的原件。
示例结构
标题
“民事起诉状”或“民事诉状”。
诉讼参与人身份等基本情况
原告: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住址、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
被告: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第三人:如有,需写明其姓名、与案件的关系等。
诉讼代理人:姓名、职业、住址、工作单位、代理权的范围以及与原告的关系等。
诉讼请求
明确列出原告请求法院判令的具体内容,如偿还借款、赔偿损失、履行合同等。
事实和理由
叙述被告侵权(或违约)行为的具体事实或当事人双方权益争执的具体内容。
根据事实和证据,写明认定被告侵权或违约行为的性质和所造成的后果及应承担的责任。
落款
由受诉法院、具状人、日期三部分组成。
原告为个人的,应由本人亲笔签名;原告为公司的,需加盖单位印章。
注意事项
诉讼请求要明确、具体,避免空洞和含糊。
事实和理由部分要详细、清晰,便于法院理解和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提供的证据和证人信息要充分,以支持诉讼请求。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撰写出符合法律要求的民事诉讼状,有效启动民事诉讼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