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大学发展历史简述

小编:优质农业网   人气:0℃   发布时间:2025-03-07 09:47:19
字号: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经历了多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职业大学发展历史简述

清末高等实业学堂 :早在1902-1904年的“壬寅-癸卯学制”中,就规定了“高等实业学堂”和“高等师范学堂”,这两种高等学堂就是中国近现代意义上最早的高职院校。

民国时期高职院校的发展:

中华民国政府1912-1913年的“壬子癸丑学制”和1922的“壬戌学制”的专门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是中国近现代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的高职教育:

1949年后,中国的高职院校除了高等师范院校真正是在继续走高等职业教育之路外,其他的高等职业教育几乎没有或是名存实亡。

改革开放后的高职教育恢复与发展

恢复起步时期: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国家恢复高考制度,本科专科院校随之恢复招生。1978年,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了金陵职业大学(现改名为金陵科技学院)等13所高等职业学校,标志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正式起步。

职业大学的诞生:1978年,天津、无锡等中心城市开始试办为地方服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这一时期,我国恢复了高等专科教育,发展了以职业大学为代表的新型高等职业教育。

政策与法律支持: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1991年,中国颁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1993年,国务院颁布《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示范与建设:2006年,教育部开始实施“高职211工程”,即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旨在建设一批世界著名的高职院校和品牌专业。

高等职业教育的现代化

法律地位确认:1996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

教育体系完善:1998年,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进一步确认高等职业学校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

国际合作与认可: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将技术性为主的教育(5B)定义为中国所追求的高等职业教育。

新世纪的发展重点

质量提升:2006年,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中的重要作用。

双高计划:2019年,教育部启动“双高计划”,旨在建设一批高水平的高职院校和专业群,引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通过这些阶段的发展,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从恢复起步到现在的规模化、体系化发展,已经成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并在国际职业教育领域逐渐获得认可。

版权声明:本站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原文链接:https://baike.tt44.com/bk/6_1352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