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虾的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池塘选择与准备
选择面积3~5亩,水深1.5~2.5米,淡水水源充足、无污染、沙质底的淡水池塘或虾塘。
清淤除野,保证池中水深1.5米以上,使用漂白粉进行“除野”。
池塘消毒,彻底清理淤泥后暴晒,或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
水质管理
进水30厘米,亩施基肥(发酵畜粪)50公斤或尿素5公斤以培养基础饵料。
每半月左右,亩用生石灰5~10公斤化浆全池泼洒,改善水质和底质,杀菌促进脱壳生长。
定期换水,高温季节每2~3天换水20~30厘米,平时每周加水10~15厘米。
使用水质改良剂(如沸石粉、活性炭、陶土、光合细菌、EM菌等),定期作水质理化指标化验和分析。
虾苗放养
虾苗需经一星期以上时间的淡化处理,比重1.003以下方可放养。
一般亩放0.7~1.0厘米虾苗3~4万尾,0.7厘米以下苗需暂养。
虾塘可混养10~20厘米花白鲢鱼种80~150尾。
投饵管理
虾苗主要依靠塘中浮游生物为食,1个月后投喂配合饵料,辅以鲜鱼、贝肉等,投饵率一般为虾体重的3%~5%。
7~9月可适当增加投饵量,以不剩残饵为原则,投饵次数为每天2~3次,白天投量占1/3,傍晚2/3。
注意观察虾的生长情况,调整投饵量和投饵时间。
疾病防治
每15~20天,应拌制1‰~3‰大蒜药饵,连投3~5天。
定期检查水质和底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使用生态消毒剂进行水体杀毒抑菌。
其他管理
养殖期间要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清除池边杂草和污物。
适当增加池水溶氧,保证水中的溶氧不小于5mg/L。
注意温度控制,水温控制在24度左右最佳。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海鲜虾的养殖,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