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在手机CPU市场的表现一直不如人意,最终选择放弃并专注于其更加擅长的领域,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知识产权问题
英特尔为了垄断技术,把芯片生产制造的整个流程全包了。手机SOC的架构需要将CPU作为一个单独的IP核卖出,这相当于打包出售自己的技术。这种模式可能导致英特尔在手机市场上面临知识产权方面的挑战。
移动端问题
英特尔的x86架构不适用于移动端,因为移动端比较注重能耗比,主要是低功耗。而Intel的x86架构功耗较高,难以满足移动设备的低功耗需求。
另外,由于ARM架构在移动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所有的系统和软件都是针对ARM架构的,Intel的x86架构在移动端只能去适配ARM架构的软件,导致性能大打折扣,竞争力不强。
产品问题
英特尔过去曾尝试进入手机市场,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技术发展快速等原因,一直未能取得理想的成果。手机市场需要高度定制的处理器和系统-on-a-chip (SoC),而英特尔的处理器虽然性能较高,但开发周期和成本较长,难以满足手机市场的快速迭代和个性化需求。
此外,手机市场的利润较薄,使得英特尔难以从中获得良好的回报,因此最终决定将重点放在PC、服务器、物联网等更有利可图的领域。
战略问题
企业战略上没有很快地在手机CPU投入上跟上力量,或者在战略上根本没有重视这块市场。当看到苹果和高通在手机CPU市场的成功时,英特尔可能认为技术研究和市场开拓的难度太大,因此选择了放弃。
综上所述,英特尔在手机CPU市场的失败主要是由于其x86架构不适用于移动端、产品开发和市场适应性问题以及企业战略上的失误。现在,英特尔已经专注于其擅长的PC、服务器和物联网领域,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