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塑料放毒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PET瓶装食用油的问题
使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料瓶瓶装食用油时,邻苯二甲酸酯(塑化剂的一种)的迁移量比装水的多了近20倍。PET材质耐热性差,最高使用温度不超过70℃,一加热或装开水就容易变形,还会溶出有害物质。
微波炉加热塑料餐盒的问题
塑料餐盒的标准有1(PET)、5(PP)、6(PS)这3种。PET耐热程度只有70℃,PS耐热程度只有90℃,而PP材质的耐热程度则达到130℃,熔点高达200℃。因此,只有5号PP材质的塑料才可以放进微波炉加热。反复使用一次性餐盒可能会破坏其稳定性,其中的有害物质析出,长期下来可能会影响健康。
钢丝球洗塑料饭盒/保鲜盒的问题
钢丝球刷塑料会破坏塑料的完整性(如划伤等),进而增加低分子化合物迁移的可能性。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癌症研究中心将“DEHP”列为2B类致癌物质,这种物质主要是指“对人可能致癌,但证据有限或不足的物质”。
塑料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
塑料制品燃烧后可产生多种有毒气体,如氰化氢、甲苯二异氰酸酯(TDI)、邻苯二甲酸酯等。这些气体对人体有严重的毒性,甚至可能致畸、致癌。
高温加热塑料的危害
当塑料加热温度超过65℃时,会释放有毒气体,产生致癌物。例如,PET在高温下会释放出有害气体,长时间接触这些有毒气体可能会导致慢性中毒,并对大脑造成损害。
塑料制品中的内分泌干扰物
一些塑料中的化学物质如苯酚、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双酚A(BPA)等被称为“内分泌干扰物”,它们可能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并与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男性生育问题、性早熟等问题有关。
微塑料的危害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广泛存在于海洋、土壤、食物和饮用水中。人们可能通过饮食、呼吸或皮肤直接接触到微塑料,进而被吸收到血液和组织中。一些研究表明,微塑料可能导致肝脏病变、免疫系统问题、内分泌干扰和癌症等健康风险。
建议
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尤其是加热或接触高温食物的容器。
选择耐热的塑料容器,如PP材质的餐盒,并避免反复使用。
在处理塑料垃圾时,注意分类回收,避免将高温加热后的塑料容器直接放入垃圾袋中。
减少在高温环境下使用塑料制品,以减少有害物质的释放。
对于在塑料加工厂工作的人群,应该佩戴好口罩以减少有毒气体的吸入。